口紅一哥李佳琦有一個響亮的口号,叫做:oh,mygod!買它!買它!買它!
我認為,這個口号用在我國過去二十年間的房地産市場上是極為恰當的。在過去,大多數人的買房邏輯都特别簡單,就是兩個字:買它!隻要是經濟實力允許,不管是新房、二手房、商住房,也不管是郊區房、市中心房,還是學區房、地鐵房,買的隻要是房子就可以。
那個時候,人們并不是不在乎房子的戶型、地段以及品質,而是,在房價快速上升期,不管是什麼樣的房子,隻要是買,都會實現财富增值,而且,無論是買什麼樣的房子,流通性都不會差,也就是不愁賣,即便是居住體驗很差,也可以賣掉置換,在這個交易過程中,還能大賺一筆。
但是,近年來,随着房屋總量的供大于求以及樓市調控的精細化,我國房地産的紅利期也正在消退。
根據央行的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居民住房擁有率為96%,戶均1.5套;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約40平方米。此外,截止到2020年底,我們國家的新建商品房庫存量已經超過了5.1億平方米;還有,根據西南财經大學2017年的城市空置房數據分析:我國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已經超過21%,三四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更是接近30%左右,也就是說城市中更有大量的住房在“空置吃灰”。
如此一來,對于開發商來說,未來的房子會越來越難賣,置業顧問天天在售樓處等客戶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同時,對于購房者來說,未來買房則需要更加認真地挑選,而不是像過去二十年間那樣“閉眼買房”。
那麼,在這樣的樓市背景下,買房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前段時間,我看到網上有一個觀點,叫做:購房時,能買“邊戶”,不要買“中間戶”,這個說法靠譜嗎?我們來分析一下。
先分析邊戶我們先來看一下邊戶的優點。
1、南北通透。大部分的邊戶戶型都可以做到南北通透,這裡有一個誤區,很多人都認為房間南北兩側有窗戶就屬于南北通透,這樣的看法,其實是不正确的。
南北通透的戶型不是指房間南北兩側有窗戶,而是指南北兩側的空氣可以形成無障礙的對流。從這個角度來看,95%以上的中間戶都不能滿足南北通透。而邊戶因為南北兩側沒有障礙物,基本都能滿足南北通透的要求。
南北通透的戶型有什麼好處?其一,采光好,南北通透的房子是兩面采光,房間内更加明亮,日曬比較充足;其二,通風好,空氣對流可以使房間内的空置最大程度的流動,保證房間内的空氣質量,而且會使房間内更加幹燥,家具等物品發黴的概率降低。
2、面積更大。面積越大,居住體驗自然更佳,這是毫無疑問的。
3、噪音低。邊戶與一家相鄰,噪音低是必然的。噪音低,也就意味着居住環境更加安靜。這對于睡眠質量不佳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尤其是老年人。
當然,邊戶也有缺點。一般來說,邊戶有兩個缺點最明顯。
1、購房成本更高。邊戶的居住體驗更佳,這一點是公認的事實。不僅購房者清楚,開發商也很清楚,所以,在定價的時候,開發商往往會把邊戶的價格定得更高一些。此外,邊戶的面積比中間戶要大,目前,動辄上萬元的房價,面積越大,購房成本自然越高。
2、東滲、西曬的問題。所謂東滲,是指邊戶中的東戶,東戶發生滲水的概率更大一些,尤其是在南方地區,雨水較多,長此以往,東戶的牆面難免發生滲水,建議在裝修的時候,多做一層防水,可以大大減輕東戶滲水的問題;而西曬,是指邊戶中的西戶,在夏天的時候,日照充足,房間内會更加悶熱,不過,現在樓房的隔熱技術已經很先進,而且,家家戶戶都會安裝窗簾和空調,西曬問題已經不那麼嚴重。
中間戶的居住體驗雖然不如邊戶,但是,中間戶有兩個優點,是邊戶不具備的。
1、購房成本低。理由正好與邊戶購房成本高相反,面積小,定價低,所以,中間戶的購房成本更低一些。
2、冬天更保暖。因為中間戶是夾在中間,散熱面積小,冬天的保溫效果會更好,這一點在北方感受更明顯,很多中間戶的住戶,冬天都不需要開地暖,僅靠“蹭暖”就可以過冬。
關于中間戶的缺點就不做過多贅述,因為邊戶的優點就是中間戶的缺點。
分析完邊戶與中間戶的優缺點以後,再來看“能買邊戶,不買中間戶”這句話,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隻不過,這句話隻是站在居住體驗的角度來分析,而沒有考慮實際情況,比如經濟實力差的購房家庭,多10個平方米,可能就要多15~20萬的購房成本,對于他們來說,甯可選擇居住環境差一些的中間戶,也不會選擇購房成本更高的邊戶。
所以,買房這件事,還是要從實際出發,按需購買,量力而行才是最實用的買房技巧。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我是@大川說樓市,關注我,了解樓市動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