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上海人的消費模式和消費場景出現了新的變化:居家消費和生鮮到家需求旺盛。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全市生鮮電商平台的交易額達到了88億元,同比增加了167%,訂單量增加了80%。在疫情嚴重的2月份,上海一些主流生鮮電商平台每天平均的訂單量達到50萬單,生鮮電商助推消費能級提升,一個30分鐘的賣菜圈已在滬上形成,上海成全球最便捷的買菜城市。
生鮮電商正成為了競争最激烈的一個戰場,衆多的品牌紛紛攪局:以誼品生鮮、蘇甯菜場為代表的外來品牌,以盒馬、叮咚買菜、本來生活為代表的線上流派,以徐彙銘言、長甯美天為代表的菜場升級,以聯華系、永輝為代表的超市轉型,以清美鮮食、光明随心訂、萬有集市為代表的跨界品牌,都在共同打造一個生鮮電商的市場。
據“好菜攤”創始人石一鳥介紹,在疫情前經營着5家連鎖生鮮超市,生意還不錯。今年2月遇到疫情後,由于員工無法返滬導緻門店無法開業。當時就開始與社區物業對接,組建小區業主群,線上小程序訂購,配送到小區。2、3月份社區配送業務還是風風火火的,俨然搭上了社區團購的車;可是沒過多久,形勢又開始急轉直下,到了4月,疫情好轉後,訂單開始明顯下滑,每個線上平台都在補貼發紅包打價格戰,而線下的門店也都是銷售下跌。繞了一圈後發現,線上也好,線下也好,門店也好,前置倉也好,每一種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如今,上海市民的買菜方式也出現了多元化:去菜場買菜、網上訂菜送到家、團購買菜、月訂或者年訂菜等多種模式。對很多小區居民來說,他們希望能在小區門口就能買到菜,農産品一筐筐擺出來,放在小區門口,居民提前網上付好錢,來現場秤了拿走就行了。各種蔬果也沒必要包裝起來的,這樣價格就能更實惠。居民每次來拿貨時,順便看看說不定還能多買幾樣。
很多小區居民的想法,也讓石一鳥有了全新的靈感,把送貨變成了銷售機會,節省包裝和加工環節進一步降低農産品價格。于是,在上海很多小區裡就出現了“好菜攤”,社區買菜可通過固定一周兩次擺攤、線上預訂 小區提貨、現場銷售三合一的模式。
“沒想到人們非常歡迎,一大早就開始排隊等着我們,半天時間能有兩百多位顧客,銷售額動辄上萬,每次商品都基本賣光,中午前肯定清空。大家也都踴躍的加入到小區買菜群裡來,會提前把緊俏貨、線上專享貨通過小程序做預訂,也會自發的在群裡分享自己的烹饪體驗和感受,有不好的也會反饋我們直接快速處理,總之效果非常好。”石一鳥介紹說。
建立從田頭到餐桌的生鮮供應鍊,就是一場品牌農業的革命,随着消費觀念的改變,消費者對農産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産品可追溯、綠色安全等。同時,品牌電商通過品質嚴格把控、營銷方式創新、精細化運營等,也幫助了一些農産品實現了差異化競争,促進了品質消費的升級。
在生鮮電商如火如荼之際,社區菜攤連鎖真的能夠搞起來嗎?如何與盒馬、叮咚以及菜場超市競争,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社區銷售,都是固定客群,靠口碑的信任維系。而采購、倉儲、配送每一個環節的成本都很高,專業度很強。石一鳥介紹說,我們不僅在一批市場有自己的采購和倉配,而且在崇明、松江等處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色農産品渠道,也有自己的供應鍊追溯管理系統。所以我們也是在做源頭農戶、農産品與終端社區、終端消費者的對接。我們做加盟,就是想從供應鍊能力上賦能給菜攤這種最小的經營實體。
同時,社區生鮮菜攤,其實就是一個mini的移動門店。沒有标準化的管理,客戶體驗就不會好,效率也不會真正提高,最後其實還是賺不到錢。因此, “好菜攤”一開始就按照打造“樣闆攤”的要求來規範化标準化運營。記者看到,“好菜攤”《标準化運營手冊》足足20頁紙,涉及訂貨、選品定價、現場陳列、現場道具、人員管理、衛生管理等等。在現場收銀智能終端裡,會員、促銷、支付,線上與線下是無縫打通的。消費者曾經買過什麼、有多少積分、是否有優惠券可以使用⋯⋯一打開就能清楚看到。
在“好菜攤”的社區群衆,還有線上的小程序,小程序上“線上專享品”專門做了區分,小區居民可以通過小區拼團、量販低價、預售這些線上功能來購買。 在徐彙一個開通服務的小區的微信群裡,記者還看到了群裡面還時不時在做新品直播。
在所有的消費群體中,社區消費群體屬于超級價格敏感者,為了1毛錢的差價,他們就可能會奔跑于不同的超市裡。那“好菜攤”如何以價格優勢來吸引消費者?如何能在激烈的競争中赢得自己的生存空間?
記者在一個700戶的小區的“好菜攤”采訪,3個工作人員幹一上午,平均每次銷售額大約1萬元,毛利潤有2500元。去掉所有費用和人工,還有盈利。而25%的毛利,在社區客戶看來,覺得商品 25%的毛利,這樣的定價覺得商品還是挺便宜的。
對于生鮮而言,庫存意味着品質下降、周轉變慢、損耗增加,這些都是無形的成本會體現在商品售價上。為了降低庫存和損耗,“好菜攤”的IT系統會根據曆史數據,計算推導出下次訂貨的數量、品種、價格,再結合現場情況,讓每次的銷售都實現“半日清空”。
同時,無論是線上配送還是門店銷售,都有大量履約成本,打包、分揀、配送,或者是上架、下架,這些成本以及相關費用都是巨大的負擔。因為通過“好菜攤”線上小程序提前預訂的訂單占總銷售額30%,這30%的履約是幾乎沒有成本的,是随車到小區。記者看到,在“好菜攤”的小程序裡,線上品是榴蓮、銀鳕魚、黑虎蝦一類貴重、易損耗商品,以及整箱汽水這類重貨。石一鳥說,“我們比傳統擺攤多了線上渠道,通過線上與線下的分工與整合,實現毛利與費用的更好的分配。”
社區會員模式,使得商戶和居民建立了信任關系,也使得客單價和複購率遠超傳統線下渠道以及線上的即時配送渠道。
石一鳥介紹說,雖然是小小的菜攤,但加盟宣傳剛剛推出不久,就已經有30多個小區以及加盟者聯絡洽談。通過連鎖加盟模式、标準化、規範化,讓互聯網以及現代管理與菜攤這種最小的生鮮形式相結合,來摸索産業升級的新路子,同時也給上海市民的便民買菜帶來新的模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