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七夕節的12種傳統

七夕節的12種傳統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1-11 00:40:36

和諧而明朗的北京中軸線,支撐着古都的脊梁;堂皇而悠遠的恭王府花園,連接着近現代的變遷;美輪美奂的冬奧二十四節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活化穿越千年的三星堆,修複曆經歲月的藏經洞,激揚充滿豪情的楚文化,數字技術讓人們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欣賞到祖國的瑰麗文化……

8月4日,上述場景中的博物館館長、行業代表齊聚在2022新京報貝殼财經夏季峰會“數字技術展大美中國”主題論壇,探讨文博藝術在數字科技的加持下,如何煥發出全新的勃勃生機。

七夕節的12種傳統(七夕節成文化和科技的鵲橋會)1

論壇上出現了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恭王府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等五大博物館聚首的焦點環節,館長及行業代表們從文博數字化實踐中的“加減法”談到藝術和技術交流互鑒時面臨的痛點,最後暢想了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在文博行業的新空間。

論壇上,新京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劉軍勝宣布了兩項重要合作——新京報社聯合騰訊新文創研究院成立“創意傳播中心”,聯合黑弓團隊成立“數字文化創意中心”。雙中心成立将幫助新京報更好地關注和報道數字科技藝術領域的發展,傳遞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聲音。

論壇現場還發布了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交互媒體藝術設計研究所、新京報社、騰訊新文創研究院四家共同發布的《2022文博數字化報告》(下稱:報告)。報告認為目前的文博行業正在從數字化走向深度數字化,積極構建文博行業“全生命鍊條”的數字化。

七夕節的12種傳統(七夕節成文化和科技的鵲橋會)2

本場論壇由北京市文物局擔任指導單位,由新京報社和貝殼财經主辦,騰訊公司聯合主辦。出席本次主題論壇的嘉賓有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劉玉珠,文化和旅遊部産業發展司副司長馬力,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館長馮乃恩,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中國文物交流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譚平,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俞天秀,故宮博物院數字與信息部副主任于壯,三星堆博物館館長雷雨,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主任舒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交互媒體藝術設計研究所所長張烈等,以及主辦方新京報社的領導。

發現文化遺産之美方興未艾,參與數字文博事業恰逢其時

來自文化遺産、博物館領域的行業領導,從頂層設計、方法論方面分享了對“數字技術展大美中國”主題的見解。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劉玉珠在進行主旨演講時判斷,數字文博事業的進步順應新時代發展要求,參與數字文博事業也是恰逢其時。他從持續完善政策法規建設,提升數字技術支撐水平,加大社會各界參與的力度等三個層面闡述數字文博的發展方向和重要意義。他還呼籲與會的文化遺産和數字技術從業者,要各守其責,去蕪存菁,盡可能把路走得平穩快順,以數字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增進中外交流互鑒。

文化和旅遊部産業發展司副司長馬力在峰會緻辭時稱:“讓文物和文化遺産活起來,展大美中國,讓人們喜聞樂見,廣泛參與其中。數字化是一項基礎性工程。”

馬力對文物數字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以正确導向引領發展。堅持守正創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文化、文物蘊含的價值内容與數字技術的新形式、新要素結合好。二是以科技創新助力發展。推動數字技術在文化遺産的保存保護、展覽展示、管理治理等領域的創新應用,推動博物館發展數字化體驗産品,提供沉浸式體驗、虛拟展廳、高清直播等新型服務。三是以産業融合推動發展。促進文化事業、文化産業互聯互通,讓更多文化文物資源,文物和文化遺産元素融入産業鍊,融入現代經濟體系,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

“北京作為世界著名古都,有三千多年建城史和860多年建都史,有7處世界文化遺産,3840處不可移動文物,還有501萬件(套)文物藏品。這些豐富的文物資源,就是講好文物故事的最好素材。插上數字技術的翅膀,我相信北京一定能成為文物活起來的典範之區”。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在緻辭時稱。他提出要推動文物資源的生活化、産品化、場景化、國際化等四點建議。

“當今,‘文化 科技’融合日益廣泛和深入,我國‘文化 科技’産業發展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态,推進中華傳統文化與科技發展相融合,才能不斷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才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新京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劉軍勝在緻辭中稱。他表示,新京報社将以更大力度、更多資源投入到“文化 科技”融合的産業中來。

推出“中軸線”創意視頻作品,發布《2022文博數字化》報告

在本場論壇上,新京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劉軍勝宣布與騰訊新文創研究院成立“創意傳播中心”。劉軍勝和騰訊新文創研究院執行院長、騰訊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嶽淼共同點亮了啟動光柱。

七夕節的12種傳統(七夕節成文化和科技的鵲橋會)3

在論壇現場,“創意傳播中心”發布了首部飛躍北京中軸線視頻作品——“雨燕躍中軸”。作品采用3D建模、CG特效等方式,引領觀衆穿越北京700年曆史變遷,感受中軸線文化的厚重與多姿。

“千年一線,貫通古今。北京中軸線是一組長達7.8公裡,北起鐘鼓樓,南到永定門的巨大的建築群和城市空間,彙集了北京古代建築的精髓,承載着華夏文明的精彩印記。我們希望能用數字和科技的力量,引領用戶見證’中軸線‘煥發的新活力,與加速奔向世界的新面貌。”嶽淼介紹稱。

他表示,科技和文化是騰訊的一體兩面,希望能把公司20餘年積累的“科技 文化”力量形成産品和行業解決方案,應用到實際場景中,為行業貢獻新的發展動能。

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主任舒展在主旨演講中以“數字中軸”的案例,分享了其對文化遺産數字化的思考,以及對數字文化技術發展的理解。“‘中軸線’申遺不應該隻是政府的事,而應該是全社會的事情。我們希望通過數字化的方式,一方面呈現7.8公裡‘中軸線’,從700多年的曆史和時空變遷,一直到今天如何去活化利用。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加強老百姓和社會力量的參與和觸達,同時找出文化遺産活化利用的可持續道路。”舒展說。

談及未來計劃,舒展稱,騰訊目前在文化遺産領域主要圍繞兩個方面:一是探源方面,希望利用科技的力量參與到考古探源和中華文明曆史發展溯源的相關研究中。另一個方面是面向未來,通過數字化的技術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作為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數字中軸”項目的負責人,李汶軒希望增強大衆對“中軸線”的認知。“我們前期快速上線了’雲上中軸‘小程序,是為了從基礎層先解決大衆對’中軸線‘的認知問題及對遺産價值的認識問題,希望通過創意内容和沉浸互動的方式,拉近遺産和大衆的距離。同時,我們和北京市文物局聯合發布北京中軸線申遺首個數字形象IP——北京雨燕。這個數字形象是選取19個遺産點元素,結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北京風筝造型,以藝術語言重新創作。希望通過這樣的探索和嘗試,讓中軸線的曆史文化更好地觸達社會大衆,傳播到世界各地。

論壇上還發布了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交互媒體藝術設計研究所、新京報社、騰訊新文創研究院四家共同發布的《2022文博數字化報告》(下稱:報告)。報告認為目前的文博行業正在從數字化走向深度數字化,積極構建文博行業“全生命鍊條”的數字化。

七夕節的12種傳統(七夕節成文化和科技的鵲橋會)4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譚平從文博全鍊條數字化的探索與實踐角度對報告進行了解讀。他提出了四點對文博數字化的發展設想:打造文博行業新基建,構建“全生命鍊條”的數字化,助力預防性保護;創新傳播文物價值,實現“多内容形态”的表達呈現,助力活态化傳承;聯動整合各方資源,推動“強連接交互”的多元協作,助力大衆化參與;講好中國文物故事,搭建“數字化共享”的橋梁平台,助力國際化表達。

但譚平也提示,在努力推動數字化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中小型文博單位數字化發展力不從心,兼具文博知識與數字化技術的專業人才欠缺,文物當代價值與公衆生活的連接較弱,文博數字化與多産業的融合創新不足等問題。

五大博物館齊聚京城,共話數字化創新

論壇上出現了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恭王府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等五大博物館齊聚的環節,“科學與藝術,在山腳下分手,在山頂上相遇。”這樣的場景在論壇成為現實。

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館長馮乃恩在題為“數字博物館加減法”的主旨演講中稱,“博物館 數字社區”正是“文化 科技”的又一次新嘗試,他相信在未來,博物館能夠讓數字社區更加精彩,而數字社區讓博物館更加多元。要形成“博物館 數字社區”,必須做好“數字文物”和“數字運營”方面的工作。

基于此,馮乃恩提出數字博物館的三方面“加減法則”。首先,他認為做好文化内涵的挖掘是讓文化遺産“活”起來的基礎,是構建博物館數字社區的根本。其次,确定了基礎内容之後,數字博物館建設的基本功就是建立健全各種數據庫。最後,博物館通過數字化手段建立起一個可以提供給社會共享、共同研究、共同開發的數據庫,讓公衆參與到博物館建設當中,形成“數字社區”,這是核心。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在題為“數字化博物館的思考”的主旨演講中稱,數字化博物館有三個階段:數字化在博物館的被動應用、博物館主動擁抱數字化以及博物館的數字化文創開發。

他還重點提到了數字藏品話題,“數字化文創的藏品除了要做好規範行業自律以外,還要在文物數字化藏品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和再創作,并在再創作的過程中,賦予文創産品時代的特征和時代的精神。”方勤說。

三星堆遺址工作站站長、三星堆博物館館長雷雨以“三星堆博物館文物數字化展示與傳播”為題,從記錄、傳承、構想三個方面,講述了三星堆博物館文物通過數字化展示與傳播的實踐和努力。

在他看來,文化遺産的數字化,是實現文物由物質資源向數字資源轉化的基礎性工作,同時也是讓文物及其所承載的文化信息走向公衆參與社會教育、走向世界參與文明互鑒的路徑。博物館應順應時代要求,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以人為本,關注當下,勇于突破,在觀念上轉變、方法上創新、内容上升級,不斷提高博物館文化傳播的輻射力、感染力和生命力,提升博物館的社會服務水平和效能,讓博物館中的文物活起來。

有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俞天秀和故宮博物院數字與信息部副主任于壯兩位嘉賓參與的圓桌論壇頗受業界關注。俞天秀是典型的技術出身,而于壯則是藝術出身,這場對話也被形容為“技術和藝術”的碰撞。

在俞天秀看來,文博數字化應先從廣度上了解文化遺産,再從深度上挖掘文化遺産的價值,之後再用科技技術助推文化遺産,這樣才能取得更大效果。于壯則表達了他對故宮未來的浪漫設想,希望嘗試用數字孿生技術複現一個真正的數字博物館,能夠将線下真實物理世界的博物館實時、動态映射到線上虛拟世界,甚至可以對文化遺産地和博物館開展預測性保護、研究、管理等工作。

談及數字技術和文博藝術交流互鑒時的痛點,于壯稱,很多科技企業的數字産品或者技術本身很好,但是放到故宮談融合再創造時,就發現不行,這是因為對中國傳統文化、對博物館沒有足夠的、深厚的認知。在他看來,所有科技企業一定要尊重曆史、敬畏文化。

俞天秀結合敦煌的地理位置分析稱,敦煌比較偏遠,交通不便,生活也不太方便,很多人來了以後可能因此退縮。另外,莫高窟有492個洞窟,每個洞窟形制都不一樣,每個洞窟的技術應用可能都需要定制化研究。不少有成熟産品的單位不願意為敦煌研究院一家改變自己的産品,這可能是最大的問題。

法國作家福樓拜說,“科學與藝術,在山腳下分手,在山頂上相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浪漫的“七夕節”,新京報社将文博行業領導、行業代表和企業家代表聚集在“數字技術展大美中國”主題論壇的“鵲橋”上,探讨如何讓科技促進文化繁榮,如何打造和積累科技文化成果,并期待着“科技 文化”在山頂的相遇。

文/白金蕾

編輯 宋钰婷

校對 趙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