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6:21:29
原文

《登金陵鳳凰台》

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三山半落青天外)1

譯文

登上鳳凰台,這裡曾有鳳凰飛過,如今鳳凰飛走了,隻剩下空台和江水川流不息。

想當年這裡曾是花草芬芳的吳王宮殿,如今都已經掩埋在這人迹罕至的幽靜小路中了,而晉代那些顯赫的世族大家,如今早已化作黃土。

登高望遠,那幾座山像是聳立在天空中,白鹭洲坐在秦淮河中間,把它分成兩條水道。

望着天上浮雲把太陽遮蔽,我總是會因為它使我看不見長安而惆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三山半落青天外)2

賞讀

李白的這首《登金陵鳳凰台》節奏輕快,讀起來朗朗上口,關于它的創作背景有三個:一說是唐玄宗天寶年間,李白被權貴排擠“賜金還放 ”,南遊金陵時所作;一說是李白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後所作;也有人稱是李白遊覽黃鶴樓,并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在上頭”後寫的,是想與崔颢的《黃鶴樓》一争高下。

詩的開頭連用兩個“鳳凰”,卻并沒有拖沓之感,讀着還很順口,而且頗有幾分崔颢《黃鶴樓詩》的味道。鳳凰在古代是祥瑞的兆頭,如今“鳳去台空”,曾經輝煌的吳宮、晉代大家也都化作塵土,隻剩下江水獨自空流。

李白并沒有一直傷懷,他把目光放的更遠了“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景象一下子變得氣勢恢宏,而且對仗精工,“三山”“二水”、“青天”“白鹭”,用字巧妙,不露痕迹。

“浮雲蔽日”一句,暗指奸臣當道,而自己被排擠在外,報國無門無路,不見長安使人愁啊。

整首詩裡,有景、有典故、有感受,頗有味道。被《珊瑚鈎詩話》評到:“金陵鳳凰台,在城之東南,四顧江山,下窺井邑,古題詠惟滴仙為絕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