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三年三月初五,是神宗皇帝忌日,在杭州的宋高宗趙構帶領百官主持完行香大典,之後又臨朝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檢校少傅、奉國軍節度使、制置使劉光世被任命為檢校太保、殿前都指揮,下朝後,趙構終于抽空前去看望自己最寵愛的潘賢妃,還有自己唯一的兒子趙旉。
當初康王趙構臨危獨身出使,家小全留在了開封,金人攻破開封後,與其它趙氏成員一樣,趙構的正妻邢王妃與另外兩位側室田春羅、姜醉媚以及康王的五個女兒都被金人擄走,而府上的另一位側室潘氏卻幸運的逃了出來,南渡投奔趙構。
趙構在危難之際登基,沒有心思納秀攬妃,他将寵愛放了和他一樣幸運出逃的潘妃身上,建炎元年六月,潘妃為趙構生下一子,趙旉,将趙氏的香火延續下來。
趙構一度想立潘氏為皇後,卻遇到呂好問等大臣的反對,隻有立為賢妃。
雖然趙構一行倉皇而逃,但南遷杭州,卻是之前就于計劃之中,建炎二年十月,趙構聽從了時為侍禦史的張浚的建議,命常德軍承宣使孟忠厚奉隆祐太後搬到杭州,六宮嫔妃及小皇子趙旉跟随太後同往。
到杭州後,趙構以百官家屬未至,獨寝于堂外。睡的是白木床,上施蒲薦、黃羅褥。以示與軍民同苦之意。
稍安頓後,他還是想到自己的妻兒,心身都有了需求,于是前往臨幸潘賢妃。
春宵苦短,帝國的未來趙構也不知在何方,但這并不妨礙他暫時沉醉一下溫柔鄉,在柔美的潘氏懷中尋求一下慰藉。
窗外卻突然火光四起,刀戈利刃之聲相擊,壞了趙構的好事。
近衛顧不得避嫌破門進室,說“苗傅,劉正彥兵變叛亂,皇上請速更衣前往主持大局”。
趙構從床上一躍而起,臉色蒼白,邊更衣邊抖嗦,說這天下,還不夠亂的嗎?苗傅,劉正彥,你們想幹嘛?
劉正彥和苗傅都是掌握杭州兵權的禦營司都統制王淵部将。
王淵熙州(今甘肅臨洮(táo))人,年輕時好财重義,善騎射,頗有俠名,徽宗時期應募伐西夏,屢立戰功,後随經童貫征讨方臘、征遼等役,是西北軍久負盛名的老将。
靖康元年王淵升真定府總管、都統制,金軍二圍開封,王淵随北宣撫使範讷勤王,兵屯駐雍丘,得知康王在相州開府,王淵率部投奔,随後張邦昌開封稱帝,趙構命王淵率兵三千到開封保護宗廟,王淵到開封後成功的将張邦昌和衆文臣帶歸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
高宗皇帝對王淵極為器重,即位後置禦營司,以王淵為都統制,授龍、神衛四廂都指揮,同知樞密院(樞密院副長官),成為了南宋政府級别最高的武将。
作為名震西北多年的老将,王淵上任後的表現并不差,其時江南一帶群盜烽起,王淵提兵征剿,平趙萬于鎮江,誅陳通于杭州,降張遇于楊子橋,所向披靡,大獲全勝。
宗澤之後,王淵是帝國最負盛名的武将了,如果說後來的中興四大将嶽飛算是宗澤的嫡傳弟子的話,那張俊和韓世忠則是王淵的門生故将了,張俊更是侍王淵如父,而王淵對韓世忠不僅有提攜之恩,還有成人之美典故,提攜之恩是早年的韓世忠還是一個沒落的低級武官,直到遇到了王淵,王淵對他禮遇堪厚,随即韓世忠跟随王淵南下征方臘,于是有了力擒方臘的英雄壯舉。除此之外,王韓之間還有豔史一則,早年王淵在東京還是一個小官時,結識了一個周姓青樓知音,後來離散,南渡後,周美人為秀州太守皇族子弟趙叔近所有,這成了王淵的一塊心病。
後來趙叔近有和謀反的士官陳通勾結之舉,朝廷派張俊出兵征讨,張俊殺了趙叔近,把周美人帶回交給王淵,王淵卻不願将周美人留在身邊了,他最初将周美人賜給張俊,張俊說您就像我父親一樣,您曾經的女人我怎麼能要呢?堅決不受。王淵于是就把周美人賞給韓世忠,韓世忠素來不看重女人名節之類東西,沒客氣,納得美人歸。
劉正彥苗傅都是西北軍名将之後,劉正彥父劉法是北宋帝國童貫時代威鎮西北邊陲的一代名将,官至熙河經略安撫使知熙州,後戰死蓋朱城,劉正彥最初任閣門祗候的小官職,後來做到正五品的朝奉大夫 ,最後又因被免。
王淵做禦營司都統制後,想到了自己老戰友劉法的兒子劉正彥,于是向朝廷推薦啟用劉正彥在其帳下效力,并極為重用,劉正彥很快從武德大夫做到了禦營右軍副都統制。
但劉正彥是一個自私是氣量短小的武人,他并沒有記做王淵的提攜之恩,反到很快記恨起王淵了,起因是王淵派他征讨丁進,并讓原遼降将劉晏随其出戰。此戰中,隻有八百騎的劉宴面對丁進大部,出奇計,讓自己的騎兵持五色騎,循山而出,一色盡則以一色易之。丁進見官軍累日不絕,顔色各異,以為官兵衆多,遂不戰而降。戰後王淵明察秋毫,雖然劉正彥是此次出征的首領,但王淵還是把頭功記在了劉宴身上,劉正彥隻獲小賞,自此之後,劉正彥就不太聽從王淵的調遣,始有反意。
王淵的決定證明他是一位識才之人,劉晏雖然是原遼降将,但後來跟随韓世忠,活躍在抗金戰場上,屢立奇功,最後戰死沙場以身報國,而劉正彥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苗傅也是出身西北名将世家,其祖父苗授,其父苗履都是西北軍名将,靖康元年,苗傅從梁揚祖部從康王,隆祐太後南渡杭州,苗傅為統制官,率所部八千人護從,駐兵杭州。
苗傅自視為名将之後,現在自己隻做一個小小的統制官,而王淵白丁起身,卻做到了簽知樞密院(樞密院副職)、禦營司都統制這樣的高位,心中十分不滿。
兩位将二代的不滿合在一起,南宋朝又處于風雨飄搖之際,他們聯合作了一個決定,反!
南宋軍事上的潰敗以及倉皇出逃杭州,百姓怨聲載道,軍士士氣低落,劉苗二人開始密謀造反,适逢王淵在軍中又做了一件不得人心之事,南逃時制置使劉光世的部隊沒有趕上趙構腳步,光世上書告狀說是因為專管運兵船的王淵不給他的兵渡江,王淵為自解,殺了江北都巡檢皇甫佐,此事在軍中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劉苗二人乘機在軍中散布,說王淵找替罪羊,并趁機串聯中軍統制吳湛等中級軍官,伺機起事。
建炎三年三月初五,劉正彥、苗傅、王世修等将領兵埋伏在城北橋下,王淵退朝經過城北橋時叛軍一湧而出,弑王淵于城北橋上。
随後,劉苗帶兵包圍行宮逼宮,趙構登上内宮城樓,問劉苗二人意欲何為?劉苗打出的口号是清君側,誣王淵與趙構身邊的太監總管康履謀反。
王淵已被殺,太監頭目康履成了衆矢之的,要趙構交出康履、藍圭、曾擇三個太監頭目。
趙構最初并不願意,說這幾個人如此犯事,發配流放就行了,何必要濫殺。
叛軍不同意,趙構和近臣商議,主管浙西安撫司機宜文字時希孟、軍器監葉宗谔等人都勸趙構交出康履。
太監康履成了替罪羊,被交給了叛軍,劉苗二人得到康履後,立即腰斬于宮前。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末陳東領導的太學生暴動,以後南宋初的劉苗兵變,口号和目标都對準了皇帝身邊的宦官,陳東領導的太學生們當日就在東京城打死了幾十名太監,劉苗兵變更是在杭州城大肆殺戮宦官,見無胡須者殺之。盡管兩次事變的性質完全不同,但太監集團都成了他們的頭号打擊目标。
其實在趙氏帝國,太監集團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傳統勢力之一,,在宋帝國文臣政治核心體制下,一直受遏制,堪稱各代最老實本份的太監(童貫是唯一非典型),帝國的興亡,最大的責任群體本是那幫與皇帝共治天下的文臣,和太監們關系不大,但因為前朝同行們留下的惡名,卻總成為了起事者興師問罪的緣由。
殺了太監頭目,并許諾以苗傅承宣使、禦營都統制,劉正彥觀察使、禦前副都統制的高位,卻仍然滿足不了劉苗,二人把矛頭直指趙構,說他即位不當,将欽宗皇帝置于何處。
聽了劉苗二人的話,趙構的心涼了,知道劉苗真正的目标是他。
這時候身邊的執宰朱勝非說還是我去和他們談談。
到了劉苗營,苗傅劉正彥提出了他們的政治條件,讓趙構退位,隆祐太後垂簾聽政,立皇子趙旉為帝。
朱勝非回宮把叛軍的條件捎給了趙構君臣,給了趙構和他的臣屬們一道選擇題,率百官死社稷,還是從叛軍,立太後幼帝效東漢末年董卓故事。趙構歎了口氣,說有今日之事是我這個皇帝沒當好,為保全江山社稷,我退就退吧。
朱勝非安慰皇帝,說這也算權宜之際,我到劉苗營時打探過其下面将領的口氣,他們對劉苗也并不如何忠誠,現在當務之急是穩住他們,然後等各地勤王部隊的到來。
是日,趙構下诏退位,移居顯忠寺。劉苗給他封号睿聖仁孝皇帝,留了十五個内侍,被軟禁起來。
劉苗當政後,要做的兩件事一是改元,二是要遷都金陵,太後和朱勝非商議覺得如果兩件事都不同意恐怕劉苗會發憤翻臉不認為,于是同意改元明受,而遷都,朱勝非對劉苗說金陵現在離金兵太近,不安全,目前還是杭州安全,劉苗迷糊着放棄了遷都的想法。
些時的趙構,已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他隻能寄望于杭州外手握兵權的大将們,第一時間趕過來,救他于水火之中。
誰才是他的救星?
《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