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厭學正常嗎?
我現在是高二,原本在天津上學,高一因為成績問題去衡水借讀了一個學期。高二又因為成績來老家一所和衡水模式差不多的學校借讀。我每次的月考成績都在450左右,成績不好再加上之前沒有好好學落下許多功課都使我有些恐懼學習,兩次借讀又讓我更加厭學。我和父母說過一些問題所在,但他們無法改變并且不相信我會改變。
厭學和本博士:
别人怎麼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似乎覺得厭學是不正常的。
但是現實又要求你去認真學習,估計你的性格也是比較懂事的孩子,厭學的想法和你的角色、人設不符合,讓你覺得沖突矛盾。
所以不是厭學正常不正常的問題,而是你自己“我希望自己沒有厭學的情緒”的想法和現實沖突,這才對你造成困擾。
不知道你現在的情況怎麼樣?對生活是不是滿意?
這裡還好你及時發現了這個問題,目前你的厭學隻是偶爾出現,基本上隻是在思維上有困擾。
我記得有厭學的孩子,姑且稱為李四。
他初二的時候來找到我們。
和家長反饋總是難受,在學校想家,可是又覺得不努力學習,覺得對不起父母,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他是一名轉校生,之前的學校不住宿,現在轉回老家讀書,學校環境不好,再加上第一次住宿,心理壓力特别大,每天都很想家,開學快2個月了,還是适應不了。
他知道自己要好好學習、努力,再上一個好高中。
可是,現實有這麼容易嗎?
努力了很久,成績也不見起色,越來越想破罐子破摔。
很羨慕其他同學,随便學一學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成績。
他的家庭也不是個富裕的家庭,算是中等偏下。
然後這個學校是每周回一次家的,每周回來李四都更加難受,已經跟媽媽溝通過了,媽媽為了不讓我難過,有時候晚上不加班,和我一起去逛街,買好吃的,讓我開心起來,可他還是改變不了。
他越來越迷茫了,一方面覺得學習很痛苦,不想學習,不想寫作業,不想面對同學,也不想去到學校裡面,甚至覺得自己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也不知道活着有意義嗎?
但是另外一方面,内心又很愧疚,花着爸媽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卻讓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這給李四很大的心理壓力,他告訴和本博士:
“前面的路我已經看不清了,風吹走了光明,剩下的黑暗把我吞噬,使我迷茫,墜落深淵。”
其實李四的問題很常見,這就有點類似于職業倦怠。
大人在一個崗位上努力很久,還沒有起色,也沒有晉升,往往就會出現職業倦怠。
尤其是很多工作環境中競争激烈的崗位,自己總是排名在後面,心态受到影響的很正常的。
如果你出來工作的話,你會就會發現大多數人幹一行是恨一行的。
當然我這裡不是要吓唬你,而是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講這個事情。
大多數厭學的問題,看起來是學習力的問題,其實本質是生命力的問題。
或者換一個詞來說,叫做活力不足。
活力體現在“吃穿住行玩”這個五個方面。
但是你會發現一個事情,你的學習好壞暫時和這個五個方面關聯不大。
尤其是“吃穿住行”方面,和你其實沒啥關系,和你父母的錢包關系更大一些。
再加上你在衡水中學的環境中,這就會導緻連空餘時間都沒有了。
而任何玩的需求想要得到滿足,就一定需要充足的空餘時間。
和本老師接觸過很多厭學的孩子,當孩子在說自己的學校就像衡水中學,潛台詞就是,“這管得也太嚴格了,隻知道關心學習,完全也不關心我快樂不快樂。”
即使你努力學習,你發現你也不會得到自由時間,你的生活暫時也不會變好。
惟一變好的,可能隻是你父母的态度,老師和同學的态度。
和本博士理解,很多時候這種态度,不僅很難讓孩子感到高興,還經常讓孩子感到厭惡,因為這讓孩子覺得,父母隻管成績不管心,父母關心的是成績,而不是人。
你的學習結果,需要到你工作的時候,才和吃穿住行玩相關。
按照正常的大學畢業時間,你需要再讀10年書,也就是說,你的生命還需要再花費差不多一倍的時間去學習。
對于初中的你來說,這實在太遙遠了。
更何況,哪怕是你工作之後,你也很難選擇一份你喜歡的工作。
為了糊口,做着不喜歡的工作,職業倦怠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
看起來,這世界似乎很糟糕的樣子。
但是好消息是,世界也沒有那麼糟糕。
讀書早就帶來了很多好處,隻是你自己沒有察覺到。
遠的就不說了,任何值得尊重的職業,都是需要好好讀書的。
像醫生、律師、作家、研究員、程序員這些職業,不僅是會被人尊重,收入的下限也會比大多數職業高出很多。
在近的方面,你可能根本都沒意識到,你現在會使用手機,要感謝小學時候的教育。
生命力,除了“吃穿住行”,還有“玩”。
其實可以把“玩”理解成“精神滿足”。
不管你去和朋友聊天、打球,還是你自己在家看劇、打遊戲,本質都是一種“精神滿足”。
讀書學習,能讓你獲得更加高級的滿足感。
比如,看小說,假如你不認識字,你根本體會不到讀書的樂趣。
我記得助理說過,一個事情,他教他奶奶和教他外公使用智能手機,完全是兩個難度。
奶奶就很快就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因為奶奶當年讀過大學,當過醫生,但是當年條件有限,沒有系統性地進行學習數學,對符号不敏感。
教會了關于各種符号的意思之後,很快就觸類旁通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
一個月能把50G的流量用完。
而外公就異常困難了,因為外公基本上沒讀過書,字不認識幾個。不是要教智能手機怎麼用,要從一個一個漢字教起,難度特别大。
人類的精神文明很豐富,但是需要你長期積累才能體會到這種精神滿足。
前面這些可能有些大了,你可能感覺比較迷惑,那就再從小的地方來說。
如果你不去學習,你會面對很多的壓力,不努力學習,不用很遠,期末考試就能嘗到苦頭。
你想想,如果你好好學習,考得一個不錯的名次,看起來是交代給父母、老師、同學,其實本質是交代給自己。你考得好,玩的時候就沒有負擔,你的内心就自在,偶爾聊聊天、看看劇、玩玩遊戲,你自己和周圍的人都不會覺得有很大的問題。但是你考得很差,哪怕是做同樣的事情,内心少不了罪惡感和指責的聲音。
這可看起來可不劃算啊,對不對?
關于孩子厭學症,和本博士的提示:
孩子厭學的原因,隻管成績不管心。
孩子厭學的表現,學習困難管心難。
孩子厭學怎麼辦?家庭管心是關鍵。
孩子厭學要管心,管理心理管心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