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些人不見棺材不落淚

有些人不見棺材不落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1 15:51:07

有些人不見棺材不落淚?如題,我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樣,許多事情哪怕有人告訴過你不會有好結果,但是自己卻還是很執拗要堅持到底(或者隻是懶的改變?),真正知道疼了才會認識到錯誤這種現象是什麼造成的?,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有些人不見棺材不落淚?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有些人不見棺材不落淚(不見棺材不落淚)1

有些人不見棺材不落淚

如題,我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樣,許多事情哪怕有人告訴過你不會有好結果,但是自己卻還是很執拗要堅持到底(或者隻是懶的改變?),真正知道疼了才會認識到錯誤。這種現象是什麼造成的?

自由是人最高的價值,獨立自主是它的要求、痛并快樂是它的表現

人生在世,最重要和開心的事情是自由。自由是一個人外出旅遊、享用美食、搞攝影、寫字繪畫等活動的基礎,所謂自由就是獨立的、按照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理解來表達與做事的狀态。反之,剝奪一個人的行動自由、乃至生命存在的自由,是現代法治社會能想到的、對一個人最大的懲罰。

為了實現自由,人類發展了很多心理的功能作為保障。其中核心的自我功能,即維持和保護自我邊界。因為你得有穩固的自我邊界,才有自我的存在;有了強壯的自我才能談得上按照自我意志來感知世界、做出自我的選擇。

人是以個體為單位的,現代社會法律明文規定的基本精神,是“一人做事一人當”。一個有獨立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在違法犯罪的情況下,隻是這個當事人要受到法律的懲罰。即使家屬至友都不受牽連。除非有人涉嫌包庇、乃至協同作案,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但這也是另一個人違法的問題,與前者沒有必然聯系。

這種獨立的法治精神,與封建社會時期的連坐制與株連九族的懲罰體系完全不同。後者隻要你和犯法者有血緣關系、甚至你住他家隔壁,都會受到懲罰。在這種環境下,毫無獨立性可言。而現在,一個人獨立承擔和照顧自己的生活,既是權利、也是義務。

在一個自由得到法律保障、也相對接納自由表達的社會環境裡(絕對的自由後文再說),人們可以通過努力和競争來盡肯能實現自己向往的生活。但是在一個法律雖然允許,但是人際邊界普遍不清晰的社會裡,要做到這一點兒很不容易,時常還會惹一些麻煩。

比如每年秋風吹起、天氣變涼,你得穿秋褲,一是你自己覺得腿冷,二是你母親覺得你的腿在冷。添不添衣,本來是我們個人的事情,但是母親的介入,讓我們感覺自己安排生活的權利受到了侵犯。使得不少人,反而甯可咬緊牙根兒、不讓上下牙打架,在淩冽的寒風中“嘶嘶”哀嚎着前進,也不加上秋褲。内心體會到的、是自我獨立性的小火苗,溫暖着自由的心房。直到頭疼無力、鼻涕橫流,在感冒中的侵襲下,悲憤地贊歎自己:為了自由,革命先烈可以抛頭顱、灑熱血,感冒這點兒代價不值一提。阿嚏!

這還隻是一條秋褲的事兒,大而化之,我怎樣完成我的工作、怎樣安排我的假期、我學什麼專業、我買哪兒的房子、和什麼樣兒的人結婚、過日子等等,都可能因為要抵抗試圖侵入自己邊界的人,而導緻刻意對立着做事,通過防禦外界的幹涉、來保持自我邊界的穩固。

自由和依賴同樣是我們的内心需求

但是任何矛盾能夠被維持,必然有兩股能量相當的力量在提供燃料。而這種一味地維持自我邊界是如何被維持住的呢?

原來,雖然為了自由,人們在意識層面玩了命地抵抗,但在潛意識裡,人也都有同樣強烈地依賴、順從的渴望。表面上在對外界的幹涉與侵入進行防禦,保持自我的獨立性,其實是反向地拒絕着,内心渴望依從别人的渴望。簡言之,過度強調邊界、不肯退讓,往往是對内心依賴渴望的反向形成。

想想我們小時候,得到照顧、充分被滿足時,我們并不覺得自由是最大的價值,反而被照顧和關懷是一種美好的體驗。但是随着成長,進入充滿競争性、弱肉強食的學習、工作氛圍中,曾經依賴、依從的願望在這種現實條件下是不能被實現的,甚至是可怕的、不利于實現成績優異、獨立工作的,現實的要求告訴我們:獨立做事的能力不足會保不住工作、職務無法晉升。

所以,我們内心雖然有依賴别人的需要,也明知道得到别人的照顧是一件很爽的事兒,但是我們大多時候選擇了壓抑和否認了這種可怕的、不利于在競争環境中展現出來的特質。甚至過度地強調自我的獨立性,在輕微的邊界被侵犯,如别人給予善意的建議和安慰時,而感覺強烈的不自在、拒絕别人的好意。

其實這與我們對依賴缺少覺察,把内心對于自己依賴的恐懼,投射給對方有關。因為對方越是侵入邊界、照顧自己,越是顯得自己需要被照顧、自己是無能的,無法維護自己的邊界。小事上,鬧一些不愉快還好,但是如果是大事上,因為要保持獨立性,而刻意維持對抗、拒絕依從别人的建議,以至于影響到了現實上的判斷。那麼就真如題主所言,會撞到南牆了。

還以那條秋褲為例,母親對我們的建議:“天氣涼了要穿秋褲”,撇開“被體驗”到的侵犯感,從最簡單的信息層面看,是“母親提示了天氣的變化、可以做出穿衣上的調整“,僅此而已。對這條建議投注自由與否、獨立性與否的象征意義,來自于我們内心狀态。是我們對于母親的關切投注了是否在控制自己、侵犯自己的情感,并以拒絕外在的建議,來使自己意識層面保持獨立,而這些内心的意義和情感,并不是這個信息的原意。要想解決這種聽不進去别人話的心理狀态,方法不在于拒絕母親式的勸告、不要讓她給出建議,而是要在内心能面對自由和依賴的沖突、接納内心活動的複雜性。減少把内心的沖突,投射給别人,進而和對方糾纏。

所以,保持獨立、自由的狀态,更需要我們保持一顆覺察的心,無需為了自由而自由,還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可以舒适、更自在,出于現實的考慮而堅決做出獨立的選擇。

特立獨行、苛求自由有時是最大的不自由

所謂“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人,往往内心有強烈的依賴需求,甚至比可以接受一些不自由的人,更加依賴。因為凡是追求絕對自由的人,内心其實都是極度不自由的。頂着嚴苛的“我必須徹底獨立和自由”的要求,必然處處标榜自我的邊界和獨立性、處處以“我不能聽從别人的意見”為第一标準,以此來反向地防禦着内心過于想要依賴别人的渴望。但是這樣往往會導緻心理功能中的預期後果和自我調整功能受到影響。

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視角和獨特性,同樣也有特定的視覺盲點。有時候我們聽從别人的意見,不見得是對方給出的建議有多高明、道理有多深刻,而隻要幫我們消除一些盲點就可以了,以此我們就能根據目标和現在的差距、做出自我的調整。有如開車的老師傅,在拐一個陌生的巷口時,讓一個孩子幫着看看離牆根兒還有多遠一般。

但是邊界僵硬、内心很頑固的人,會為了保持獨立性,盲目相信自己、拒絕建議,這必然會導緻撞南牆的後果。直到撞了才悔悟“早不該如此啊!?”這就是為了保持獨立性,而壓制了上述兩種功能的表現。

充滿彈性的自由和依賴,是自我功能健康的一種表現

所以說,獨立和依賴沒有絕對的隊和錯的分别,任何需要都要與當時的人、事、物結合來看。而撞南頭才回頭的人,顯然是在這部分心理功能上缺乏彈性,不是以現實要求為考慮,反而僵硬地維護着自我獨立性,來防禦者内心強烈的依賴需求。

對于追求自由的人,我想說,内心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而不是失去了和環境聯系的徹底的自由。

與面對内心的沖突、困擾相比,外界大多的束縛和侵犯,都隻是暫時的、可以協商解決的,而内心不敢嘗試去想象、不敢進入某種角色、不敢真實地體驗和接納自我,那才是最大的不自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