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郭華研究生

郭華研究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20 10:41:45

郭華:“恩師”的困境

郭華 新校長傳媒 2022-09-28 07:00 發表于重慶

恩師,是古代中國的特有現象。恩師的學識、人品、專業權威,是其成為“恩師”的重要特質。直至今天,被稱作“恩師”仍是教師的至高榮譽。

然而,現代學校的大規模、标準化、統一化,卻在不斷侵蝕“恩師”發揮作用的空間、存在的土壤。一方面,現代學校的運行,必須依賴和突出制度的作用;另一方面,現代學校想要有生動溫暖的教育活動,又必須發揮教師個人的主動性,需要個性化的情感投入。

這一突出矛盾,也就成了現代教師面臨的困境。

郭華研究生(郭華恩師)1

“恩師”的社會心理基礎

“恩師”頻出的社會,通常知識經驗少、教育資源稀缺。有一技之長的工匠、藝人、識字人、僧侶、官吏、鄉紳,都可能是“師”,由于數量稀少,能夠拜師門下、“登堂入室”是求學者極大的幸運。“拜師”這個詞,既彰顯了古代教師的權威,也表達了學生放下自己、以師為尊的意味。

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在傳統社會,“尊師”“重道”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用現代話說就是“教師即課程”“教師即教育”,教師有什麼便教什麼,想教什麼便教什麼,能教什麼便教什麼。教師所傳之“道”,既包括他關于世間萬物的知識經驗,也含着他對待自己、他人以及學生的态度、方式,他人無權質疑。

尊師既是為學之道,也是學習的結果。在中國傳統觀念裡,教師是“師父”,學生尊師如“父”,教師便要“愛生如子”。師生關系因“傳道授業解惑”而結成,卻不因“傳道授業解惑”結束而瓦解,而是升華為更濃烈的父子關系,亦師亦父,師父一體。

這種心理基礎,逐漸發展出一套尊師重道的觀念及行為方式,《論語》的記錄方式便是這種觀念及行為的反映。《論語》裡最典型的對話是“問答”——弟子“問”孔子“答”。問仁、問政、問知、問友、問行、問恥、問君子、問事君、問為仁、問為邦、問事鬼神……

或許問答現場也有争辯,但記錄者更關注孔子的教誨,隻呈現“子曰”的内容。顔回則是孔子弟子的典範,他面對孔子時“如愚”的“無違”,成為傳統中國師生關系樣态的原型。

随着時間延移,“尊師重道”也漸漸被化約為了“不違”,教師由“道”而具有的專業權威,則演化成了教師的人格特征。“尊師重道”成為國人的文化傳統,成為一種普遍理念與行為方式。雖然它形成于現代學校之前,卻依然深刻影響着現代師生關系及行為方式。

郭華研究生(郭華恩師)2

郭華研究生(郭華恩師)3

“恩師”的魅力與作為

古往今來被尊為“恩師”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特點:學識廣博、人品高潔,受學生尊敬、愛戴、仰慕。比如孔子,在弟子心裡,孔夫子如日月,至高至明,得其門而入者寡矣。

古希臘的蘇格拉底,也是當時希臘年輕人的崇拜對象。在《會飲篇》中,有大段文字描述蘇格拉底的學生阿爾基弼亞德對他的崇拜,有着顔淵一樣的“欲罷不能”的喟歎。從東方的觀念來看,蘇格拉底也是“恩師”。在柏拉圖創作的有關蘇格拉底的對話中,蘇格拉底學識的寬廣、人品的高度,以及人們對他的崇敬和贊美被表現得淋漓盡緻。

不過,蘇格拉底并不強調“師”的地位,而在乎通過對話達成真理。那些奉蘇格拉底為智慧者的人,也把當面駁斥看作是追求真理的一種路徑。這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思想基礎,與中國傳統的“師道”不同。

而且,蘇格拉底不直接把人生智慧告訴年輕人,而是通過談話,像産婆一樣,幫助年輕人将原本有的東西“生育”下來。當然,沒有産婆,“生育”會極為困難,甚至“胎死腹中”。這跟我們當下的教育觀相近——師生是追求智慧的“同行者”,但卻與中國傳統社會的語境不同,傳統中國講究學生向先生求、向先生學。

孔子與蘇格拉底各自開啟了東西方不同的師生關系傳統。16世紀意大利畫家拉斐爾的名畫《雅典學園》,我國明代畫家吳彬的《孔子杏壇講學圖》各自描繪了兩位聖師形象。《雅典學園》中是并排前行、正在争論的柏拉圖與亞裡士多德師徒,而《孔子杏壇講學圖》上則是孔子獨居高位,弟子在下凝神敬聽,這無疑反映出中國傳統社會對“恩師”這一形象的特殊定位。

在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他提到兒時的授業恩師壽鏡吾先生。這位先生表面嚴肅古闆,内心卻對學生寬和,質樸博學,極具魅力,同樣是中國人内心對教師的形象定位,師的嚴肅嚴謹、父的嚴厲慈讓、友的寬容坦然,集于一身。

郭華研究生(郭華恩師)4

“恩師”的專業自主權

“師父”一詞,意味着教師于學生有如再造之恩。“恩師”之恩,則比“師父”更進一層。“恩師”是創造奇迹、化腐朽為神奇的人。

恩師之所以能創造奇迹,除了他在知識和技藝上有神奇之處,還在于他能全身心付出、想盡一切辦法去成就學生的品格。嚴厲或者溫和,暴風驟雨或和風細雨并不重要,隻是其内在品質的個性表達。這樣的教師,比父母更用心,配得上“師父”,是成就學生的“恩師”。

“恩師”對學生的成就,決定了“恩師”是一個結果性而非過程性概念,是教育過程結束後學生感激教師時的稱謂。教師能否被稱為“恩師”,要看他能否培養出超出一般預期的、有成就而且有感恩心的學生。換言之,“恩師”是由學生在“未來”定義的。

因此,以“未來”來評判和定義“現在”,既是教育的一大特征,也賦予了教師當下活動以極大的彈性空間,一切可能有利于“未來”的行為方式,都被合法化。比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笨辦法,“恨鐵不成鋼”的強硬幹預,皆因未來可期,變成了合理了。

吊詭的是,人們對“未來”有期待,于是賦予“現在”以意義,但恰恰是因為對“未來”的期待,“現在”就變得沒有了意義。在大多數中國人心裡,未來比現在重要、結果比過程重要,這當然是抓住了教育的根本。但是,完全用“未來”來定義“現在”,就會忽視師生雙方尤其是學生當下生活的意義與價值以及情感需求,忽視了教育活動的規律和特點。

在這樣的情形下,“恩師”與“惡師”可能隻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遙,甚至是一體兩面。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期待、對教師的信任,給了“恩師”充分發揮專業自主權的空間,同時也給了“惡師”無法無天、胡作非為的理由。

“恩師”總是某個學生的恩師。學生千差萬别,隻有心裡裝着學生的老師,才能“看見”每個學生的不同需要。看見了,還得有專業措施。然而,因材施教,即便在古代的個别教學背景下也難以實現,遑論現代學校的班級授課制。

當然,這就涉及現代學校是否允許教師行使專業自主權。有一本叫《恩師的條件》的書,記述了日本傳奇國語教師橋本武的教學。橋本老師用他的神奇教學,讓他的學生幾乎個個成名。

橋本武的神奇之處,首先是初中三年他隻帶學生讀一本小說。他有膽識、有擔當,而且他所在的學校有寬松氛圍。一門學科由一位教師教幾年,教什麼、如何教,由老師決定。另一神奇之處是,橋本武講課喜歡“繞遠”和“跑題”,沿着岔路不斷開掘下去。而這樣的做法,與現代學校的統一要求、标準化管理是格格不入的。

橋本武的“恩師”形象,還表現在他待學生的嚴格嚴厲,但他的嚴厲不僅沒有招緻學生的仇恨,多年之後竟成為學生回憶的趣事,這正是“恩師”的行為與形象——對學生全情關注,以雷霆手段,顯菩薩心腸,而不是客客氣氣,“相敬如賓”。

基于專業判斷,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是教師的重要責任,也是成為“恩師”的重要前提。但是,在現代學校,教師對學生究竟應該嚴格還是寬容,在相當程度上,并不是教師個人能決定的。

郭華研究生(郭華恩師)5

郭華研究生(郭華恩師)6

現代學校還會有“恩師”嗎?

“恩師”,不僅需要教師有淵博的學識、超凡的魅力,更需要寬松的環境。這樣的條件,與現代學校緻力于普及教育的設計及運行機制是矛盾的。

在現代學校,成就學生的不再是某一位教師,而是學校的所有教師。現代學校并不依靠和突出某個教師的獨特才能,更多是防止最弱的那位教師拖後腿。因此,加強教師團隊建設,往往不是要突出少數人,而是把掉隊者拉回正常水平。

依靠法律、制度、規則、規範來約束教師的言行,劃出合格教師的底線,而非依靠教師個人的人品、修養,是現代學校教育教學運行的基本前提。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學校與标準化工廠一樣,依靠制度而不是個别“恩師”來運行。即便各種教育教學活動離不開教師,也會盡可能剔除教師個人的情感和觀念,讓所有人像一台精密的鐘表裡面的零件那樣流暢運轉。

現代學校的大多數課程,是由外部規定的,即課程與教師是分離的,再也不是古代社會“教師即課程”的狀态,也不是想教什麼就教什麼。現代教師必先被教育、被培訓,并經評估合格後才能走上講台。将規定的内容,教給學生并力保其達标,是教師的基本任務。這意味着,現代教師可能并不需要多高的學識,但必須有完成統一任務的能力。

而教師的教學工作是否合格,是否完成了教學任務,也不由教師自己說了算,而是有指标來衡量。課前的教案、課上的環節、課後的作業布置等,都有各自獨立又相互參照的評估标準。有的學校甚至裝有課堂監控,随時查看教學情況。教師必須遵從統一規範,而不能根據個人喜好和節奏來工作。如此規範的好處,在于保證所有教師的言行都達到合格線,防止反教育行為的發生。

郭華研究生(郭華恩師)7

然而,統一的言行規範,也在相當程度上抑制了教師個人風格的形成,幾無個人專業自主權發揮的空間。當然,也有能夠“帶着鐐铐跳舞”的教師脫穎而出,既合規範,又有個性。但總體而言,現代教師是社會的代言人,是達成教育目标、幫助學生實現成長的中介。在這個意義上,現代學校并不需要“恩師”,若有,也是學校,是母校。“母校”替代了“恩師”,成為影響學生的人格化組織。

被匿名了的現代教師,同時也被他律、被監管,他如何去感受教師這一職業的崇高感和神聖感?如果難以體會這份崇高,他還願意投入額外精力嗎,還願意做春蠶、紅燭,為學生的成長嘔心瀝血嗎? 當教師的精神高度被拉低時,還能指望他培養出高境界的學生嗎?

統一的規範和制度,并不是教育本身,也無法替代師生的精神交流。學生的個别需要、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次心理動蕩,必須由教師個别對待——教師必須付出全部的精神情感來投入工作。馬卡連柯說,一個教師要“學會用十五種至二十種聲調來說‘到這裡來’”。教師的聲調都在表達教育意圖,更别提他的思想、精神和情感。

現代學校與大工業相伴而生,但教育畢竟與标準化生産不同,它是師生共同經曆的生命曆程。師生共處一個時空,一個眼神、一句話語,都可能在學生内心産生奇妙的反應,成為學生成長的寶貴财富。

承認教育是科學,但不能否認教育是藝術。科學有規律可循,可細分為規則、程序,但藝術卻承擔着那些無法細分的情感、想象力、創造性。廣義的教育規律,本身就包含着藝術的部分。

因此,即便在講求規範、制度的現代學校,依然需要有真切關心學生的教師,需要有超凡魅力的教師來感染學生,需要教師投入情感、愛和希望,打破常規探索新路,需要教師運用專業自主權為學生制定個性化學習方案……

如何看待教師,如何對待現代學校中的教師, 反映了人們對教育的根本理解。是培養整齊劃一的标準件,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有靈魂的個體?如果是後者,那我們這個時代仍然要呼喚“恩師”。

多年以後,當回想起你的教育時光,也許已經忘了教師教過什麼,那些都已經化為你的思想、血肉,但你會記得老師投過來的那一道目光,記得曾經微不足道的一句鼓勵,一刹那的感動。這正是教育的力量,是教師、“恩師”不可替代的根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