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回聲怎麼引起的

有回聲怎麼引起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5:12:30

回聲欄目

這裡是一個有回聲的樹洞,那些盤桓你心頭許久的問題和困擾,也許可以在這裡聽到回響。

每期回聲會有一個問題得到回應,如果你也有想問的問題,可以給我們留言。


本期問題

怎樣改掉自己對别人的一句話一個表情太敏感,總覺得别人在欺負自己嘲笑自己,最後把自己搞得很累的毛病?

有回聲怎麼引起的(回聲太敏感怎麼辦)1

01

從您的問題表述上來看,其中涉及的關鍵點在于您的主觀感受與客觀事實不相符,即别人的表情和言行并無冒犯之意而您卻感受到冒犯,而您的理性也知道别人并無冒犯之意——言者無心,卻無法停止感受上的受傷感——聽者有意,您正因這種主客觀的沖突而産生心理能量的消耗,因而感到疲累和無力應對。

02

您被這種内心沖突所困擾,因而稱之為“毛病”,我個人的意見是:與其稱之為毛病,不如稱之為信号和友情提示。若以毛病視之,必會因此産生不接受、批判否定、對抗等态度,顯然這些态度隻會加劇内心的沖突和消耗。而若以信号和友情提示視之,自然就會展開對真實處境和狀态的認知,進而去探尋原因——為何我總會出現“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狀況呢?隻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解決問題,而有空間、有心力探求原因的前提是——先改變對問題的态度,保持敞開和好奇。

03

在有了敞開的态度基礎之上,我們再來探尋這個現象到底發生了什麼。“對别人的一句話一個表情太敏感,總覺得别人在欺負自己嘲笑自己”,簡而言之這就是心理學中的投射現象,即把自己内心的主觀感受、情緒情感和态度等投射在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上。舉個例子——智子疑鄰這個成語故事,當他心裡認定鄰居偷了他的斧頭這個判定時,那麼鄰居的一言一行皆像小偷。

04

這裡提到的投射是關于人類心理現象的純客觀描述,不涉及針對任何個人的好壞對錯的評判和否定,因為生活中投射無處不在,甚至從某種程度而言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也是建立在投射基礎之上的,比如“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這是典型的投射,詩人把自己的主觀情感投射在花和鳥上,以此來抒發和疏解内心面對離别時的感傷和憂愁。我們能讀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所傳達出來的沉郁悲涼,是因為我們和詩人對秋天有共同的情感投射。

有回聲怎麼引起的(回聲太敏感怎麼辦)2

05

心理學意義上的投射是有價值、有功能的,即人類為了生存(讓自己的内心感受舒适一些)而産生的一種心理保護機制。比如有同事說你工作不認真、總是劃水摸魚,實際上他才是遲到、早退和不按時完成工作的人,這就是典型的投射,把自己不良的行為、想法、欲望,通過投射甩鍋轉嫁到其他人身上,這是一種潛意識的自我保護,為了使自己的内心感到舒适,潛意識試圖用投射的方式使自己免除良知上的自我譴責(良知上知道自己不應該劃水摸魚,對這樣的行為感到不安),方式就是指責、幻想是别人做了劃水摸魚的事情而不是自己,這樣自己就可以不用對此負責。這樣的投射隻是讓自己感到暫時性的安慰,但卻阻礙了個人的成長——成為一個對自己言行獨立負責的人,同時也會在不同程度上破壞人際關系和交流。

06

在談如何破解之前,我們先需要對敏感和投射做一下區分,敏感有兩重含義:一是生理感官的敏銳,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感非常的靈敏,對外界的信息能夠快速敏銳的感知到并做出回應;二是心靈的敏銳,即可以敏銳地捕捉到另一個人的情緒、感受和态度及其變化。其實敏感本身是一種寶貴的品質,即可以快速地感知到他人和環境的存在狀态及其變化,并以此作為基礎而做出相應的決策。比如原始狩獵時期,如果我們對獵物的信息不敏感,可能因食物不足而忍饑挨餓甚至餓死。對豺狼虎豹的信息不敏感,很容易變成它們的食物。再比如在人際交流中,如果一個人因不敏感而不能快速清晰地感知别人表達的意圖,可能會被别人抱怨“對牛彈琴”而阻斷交流,影響人際關系和事業的發展。

通常我們所說的“太敏感”其實并不是敏感,而是投射。敏感和投射的最大區别在于開放性和封閉性,敏感隻是敏銳地感知環境和他人,對感知到的信息保持開放、好奇的心态,而投射是感知到信息之後做了一個封閉性的邏輯閉環處理——評判或推斷,比如他不高興是因為我不夠好。早上上班你看到領導來了,你跟他打了招呼,領導沒有回應你,表情嚴肅徑直從你面前走過。在這個事件中,敏感指的是你能感知和猜測領導今天的心情沉重、不高興,同時你也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緊張(呼吸變得急促,心跳加快),但你對于事情的真相和結果是保持開放的心态。而投射指的是,在你感知到領導不高興後你做了一個評判和推斷——領導不高興,一定是因為我昨天的某個工作沒做好,否則為啥不理我呢……

其實,這件事情有很多種可能性,領導不高興可能是因為昨天談業務受挫,可能是因為孩子上學的問題而煩心……你早在領導從遠處走過來時的狀态已感知到領導不太高興,内心有點緊張,打招呼時聲音有點小,或者領導還沉浸在昨天的事情中,根本沒有聽到你的打招呼聲,所以沒有回應你,但是處于投射狀态下的你,把這一切歸結于——領導不高興,是因為我做得不夠好,因為我有問題,因為……

有回聲怎麼引起的(回聲太敏感怎麼辦)3

07

再次總結一下,敏感是生命的寶貴特質和财富,敏感讓我們對來自環境和他人的信息保持靈敏性和警覺性,心态是開放性的。投射是把自己内心的主觀感受、情緒情感和态度等投射在外部的人、事、物上,心态是封閉性的,投射本身是有價值和功能的,即為了生存(讓自己的内心感受舒适一些)而産生的一種心理保護機制,以此轉移注意力和責任。“太敏感”指的是那些幹擾了我們或者說讓我們感到困擾的“敏感”,它們多半是投射。敏感和投射都是心理的功能和機制,我們應承認和接納它們而不是否定它們,借由它們來探索我們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我們當以這種态度來對待它們——可以敏感,也可以投射,但是别把投射太當真,即我們不能沉浸于自己的投射中,把投射當事實、把投射當成唯一的解釋。

08

有了以上的内容作為基礎,現在可以談談怎麼辦的問題:

1

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保持開放性,即如實的了解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并真實的承認它們,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我們認識自己和他人的基礎。

2

每個人都隻能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負責,但現實生活中的事實是:我們不是為别人負責,就是讓别人替我們負責。但是,唯有當一個人願意并且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負責時,他才能活出真正獨立自主的品質,擁有這種品質的人才會有清晰的邊界意識,這意味着——

你是你,

我是我。

你為你的人生負責,

我為我的人生負責。

你不是為了我而活,

我也不是為了你而活。

有時

我可以服務于你為你做事,

那是因為我希望我們彼此的生命更加的豐盈、幸福、充滿愛與力量……

為此,我非常樂意效勞

但,絕非出于情緒性的勒索和掌控、權威的強迫、恐吓要挾……

如果說一定有什麼原因讓我與你之間産生一些交集,

那一定是因為對生命的熱忱與好奇,

也即愛與聯結的需要。

有回聲怎麼引起的(回聲太敏感怎麼辦)4

3

所以,你可以做的是:

a:理清自我與他人的邊界,也即“走自己的路,讓别人去說吧!”,隻要你走的是人間正道,不必介意别人那滄桑的眼光和看法,别人有笑和評說的權利,你同樣擁有選擇的權利,即選擇用何種态度來看待别人的笑和評說。

b:看到“總覺得别人在欺負自己嘲笑自己”的另外一種可能性(這就是前面為何強調如實的了解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的重要性),即我們的内心裡住着一個低價值感的自我,這裡隐藏着我們從原生家庭裡一路走來時所受過的傷痛,他需要被看見和療愈,即需要做一些恢複和強健自我價值感(把自卑轉化升華為自尊和自信)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咨詢和療愈、生命成長沙龍和課程、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讀書、寫作、唱歌、繪畫、運動、交友)等。

最後想說的話——友情提示與備注

a:以上隻是本人關于如何認識問題、如何調整的個人觀點和看法,所表達的是一種方向,而非立馬可以達成的結果,正如我們要去北京,需要選擇一條适合于自己的路徑方可到達,再如飯要一口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任何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一個努力前進的過程,所以千萬不要着急,也許你需要選擇一種合适的交通方式,即良師益友的砥砺和陪伴。之所以要寫這條友情提醒,是因為文字的表達和面對面的互動交流相比存在很大的局限,而且我們都很擅長自我批判和否定,我擔心提問者和讀者朋友們會把以上的文字當成新的标準而展開自我批判和否定,我想盡力避免因文字的局限性而帶來的削足适履現象。

b:僅憑一句話的提問,無法知曉提問者的其他具體情況,所以以上觀點僅供參考。盡管我想避免泛泛而談,但在背景資料匮乏和文字表達局限性的情況下,也隻能做出以上的回答,希望對大家能有些許的啟發和幫助。


——徐金城(樸凡心理咨詢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