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話故事中“三”這個數字,是有其獨特的内涵,在上古神話中認為,三生萬物,認為分為天地人三界。而古人亦認為,天有“三寶”,分别是“日、月、星”、地也有“三寶”,分别是“水、火、風”,那麼人呢?人的“三寶”是什麼?答案是——“精氣神”
古人認為,“精氣神”是一種哲學,是物質的本原,俗話還說——“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那麼所謂的“精氣神”,有指的是什麼呢?這句由一代又一代的人口口相傳至今的俗話,有沒有依據呢?
第一、精足不思淫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認識一下“精氣神”是什麼?俗話還說“精脫者死,氣脫者死,失神者死”,從這句話中,也可以知道,“精氣神”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被認為是生命的基礎。
這句“精足不思淫”來自古籍《黃帝内經》,與另外一句“溫飽思淫欲”意思相反。而這裡所說的“精”,是一種廣義上的概念,也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與生俱來的,而後天之精則是吃了飲食水谷後産生的。
在中醫上,也有“腎為先天之本”的說法,因此,“精足不思淫”可以理解為古人的一種勸解,是為了讓人遠離美色和淫欲。而自然界的生物中,代表“精足不思淫”的典範,便為鹿。鹿與絕大多數哺乳動物不同,鹿每年隻繁殖一次。
第二、氣足不思食
鹿代表着“精足不思淫”,那麼古人認為,自然界的生物中,能夠代表“氣足不思食”的是龜,龜能夠即使長久不吃東西都感覺不到饑餓,這便是“氣足”的一種表現,而在養生的“辟谷”中,最要養的便是氣。
“氣”是一種玄之又玄的東西,人一出生便有氣,能夠呼吸與自然環境交換“氣”,樹活一張皮,而人活一口氣,由此可見,氣對人體的重要性。
第三、神足不思睡
這句“神足不思睡”中的“神”,不是指“神仙”的神。“精氣神”中,“神”排在第最後一位,也是最為重要的。古人認為“精氣神”三者之間,是相輔相成,能夠相互轉化的,而最終的表現便是“神”,一個人有“神”了,便是精神抖擻,氣定神閑。
“神”被認為是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統帥,它能夠控制“魂、魄、意、志、思、慮、智”等心智活動,當這些心智活動能夠協調統一時,才能為人在生活工作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都說“千年龜,萬年鶴”,鹿、龜和鶴這三種動物,在古人的眼中,都是長壽的表現,在很多年畫中,要寓意長壽吉祥,都會出現鹿、鶴這兩種生物的形象。而自然界中,代表“神”的便是鶴,古人在自然界中,幾乎看不到鶴的屍體,同時如果見到鶴,鶴都是神采飛揚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