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abb運營模式

abb運營模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1 21:10:56

編輯導讀:ABTest是互聯網行業的常用手段,通過高頻測試找最優,ABTest就是協助我們衡量需求收益的好朋友。相比于産品運營高頻使用ABTest,風控比較少用到ABTest,這是為什麼呢?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與你分享。

abb運營模式(為什麼産品運營那麼依賴ABTest)1

大家都知道流量時代,互聯網産品、運營都在幹嘛呢,高頻測試找最優。即使我們不知道背後的統計學原理,我們也對ABTest耳熟能詳。

在産品做一個功能或需求時,聽到最多的疑問就是:你這個功能/需求能帶來的收益是什麼?收益能有多大?那我們怎麼去衡量一個需求帶來的實際收益?這個時候,ABTest就是協助我們衡量需求收益的好朋友。

那風控模型策略上線做不做ABTest呢?大家可以想一想。

我曾經有過一次面試經曆,對方問我,之前有沒有做過ABTest,我說有。然後要我舉個例子,我想了想,意識到不對勁,瞎解釋了一通。

因為風控策略其實并沒有真正意義的ABTest。

一、ABTest
  • 運營同學想測試:banner高度是否影響點擊率?
  • 設計同學想測試:不同分享按鈕的顔色能不能提升點擊率?
  • 大數據同學想測試:不同推薦算法的點擊率啊?

ABTest将不同的用戶分成不同的組,同時測試不同的方案,通過用戶反饋的真實數據來找出哪一個方案更好。解決的是多種方案需要拍腦袋确認哪一種更好的問題。

對一個産品設計,往往已經能難直觀判斷是否真的是一種優化了,這個改變,可能來自文案、按鈕的顔色、界面的布局或者功能的叠代,也可能是推薦算法。

abb運營模式(為什麼産品運營那麼依賴ABTest)2

你說你知道哪個更優?

隻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比一比。

根據這些思想,ABTest有幾個關鍵,一個是分流,流量要分配的公平,一個是檢驗,要驗證結論具備統計學意義。

abb運營模式(為什麼産品運營那麼依賴ABTest)3

ABTest的統計學知識就不寫了,随便一搜都有,而我也不會。

值得注意,ABTest是驗證想法方案的策略,而不是戰略。

它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因為它并不适合所有情況。

更改登陸頁面可能是一個很好的ABTest候選者,更改網站或表單上的按鈕位置可能也是一個很好的ABTest。一個完整的網站重新設計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一個好的ABTest,這取決于如何進行實驗。

通常,增量更改非常适合ABTest。注意,缺陷也隐藏在其中,增量測試顯然容易陷入局部最優。

最常用到ABTest的就是增長部門,那什麼時候應該引入ABTest呢?應該是在找到了一條相對比較可靠的增長路徑之後,通過ABTest來優化這條路徑。

二、産品 & 運營

有人總結産品和運營的關系,産品是把東西做出來,運營是把東西賣出去。有點意思。

不管是産品還是運營,可以統稱為增長,它們都是為增長服務的。而上面剛說,增長非常适合ABTest。

比如電商行業中典型的增長問題,提升頁面轉化率,包括提升列表頁到商詳頁的轉化率,商詳頁到訂單确認頁的轉化率,訂單确認頁到交易成功頁的轉化率。

這整個流程中太多ABTest的用武之地了,從icon,到文案,到頁面結構,到推薦結果,等等。可以說産品體驗5要素的很多内容都需要經過測試。

再比如,電商平台為618、雙11促活,想知道是用滿減券好,還是折扣券好。這兩種券,可能在不同品類的商品、不同客群上效果都不一樣。

實際上,很多用于測試的選項你是真的不知道哪個好。

據說,google的設計師不能在兩種顔色中做出取舍時,他們測試了41種不同深淺的藍色。

abb運營模式(為什麼産品運營那麼依賴ABTest)4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們看下工作中典型的産品&運營工作流,以電商場景為例。

産品和運營同學日常,統計電商搜索結果頁面的PV、UV、曝光、點擊等數據指标,發現該頁面搜索結果的轉化率很低,即很多用戶進行了搜索卻沒有點擊搜索結果進店購買。

随後運營同學對用戶的行為數據和各項指标展開分析,定位問題并進行頭腦風暴,提出多套可行的的改進方案。

之後通過ABTest同時将這些方案發布到線上運行,并記錄實驗日志,計算轉化率等指标,最後通過分析各個方案的效果指标得到最佳方案。

總結一下,這個工作流可以概括為,發現問題->提出目标->建立假設(提出優化方案)->AB實驗->驗證假設,若假設成立則上線新方案,若不成立則繼續頭腦風暴提出新方案再進行實驗。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發現ABTest已經成為數據驅動增長的必要工具。

三、風控

我隻是想寫這一部分,不知道為何要先寫前兩部分。

風控中,做一個新模型,或者一條新策略,都是要充分評估更優的。叠代的模型要跟很多東西對比,首要對比的就是想要替換的模型。策略的優化第一個要比的也是原策略。

沒有得到更好的模型效果或者策略效果,别說上線了,你都不好意思說你做了這個工作。

當然,這裡存在幸存者偏差,我們是在“幸存者”上确保了B好于A。

你看,這根本就不是傳統ABTest的工作流,不知道好壞,隻能靠上線分流測試。

根本問題出在哪呢?

ABtest的原假設是組别間沒有差異,備擇假設是有差異,目标是拒絕原假設,核心是證僞。

而風控策略呢,很可能是AB沒有明顯區别,也會接受B,因為B的設計更簡化、更清晰、更輕維護。

abb運營模式(為什麼産品運營那麼依賴ABTest)5

增長裡B方案的提出是腦暴式的,而風控裡的B方案卻是嘔心瀝血出來的。也許是更複雜的算法,也許是更精細化的特征挖掘,也許是目标定義的改變,等。不管是哪一種,一定是為了更好而做的B。當然,不排除即便如此,仍然出現了B不如A的尴尬局面。

這是風控和增長的前提差異。一個是沒有差異就拒絕,一個是沒有差異就接受。

增長本質上是通過ABTest的思想,把産品決策權交給了用戶。風控并非如此。

風控的新策略不需要保證新的業務指标顯著優于原有業務指标,即使沒有顯著差異,仍然可以上線新策略。

背後的根本原因是,這些都是不和用戶交互的,不像産品層,新的UI不比原UI高效則不上。

結果是,産品,除非确認有效,否則就不上,而風控,隻要沒有負面影響,就上。

這并不是說風控裡就沒有ABTest。

風控決策引擎裡面的ABTest,一般叫做冠軍挑戰者。隻是因為上面提到的這些原因,冠軍挑戰者起的作用隻是圖心安而已。絕大多數都沒有起到什麼價值。

大家做風控,不管是模型叠代,還是一個确定的策略工具叠代,例如償債能力,我們評估風險區分性,評估換入換出,評估通過率,評估這評估那。這些都是線下完成,而非線上測試。

本文由@雷帥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