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玄一
打油詩是一種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詩體,它不要求講究格律,也不注重對偶和平仄,但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好的打油詩,描繪世間百态,批判社會不公,所以能在民間廣泛流傳,并被曆史記錄下來。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十首有趣的打油詩。
第一首:最具無厘頭意味的打油詩
這是一首題為《詠石塔》的打油詩,據傳是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時候所作:
遠看石塔黑乎乎,上面細來下面粗;
有朝一日翻過來,下面細來上面粗。
第二首:最具生活氣息的打油詩
這首詩的作者叫張打油,是唐朝人,據說“打油詩”這一名稱便是從他名字得來的。他曾寫過一首題為《雪》的詩: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第三首:最不好好說話的打油詩
有一天,歐陽修到一家酒家吃飯,店主詢問菜的味道如何。歐陽修給了四句打油詩:
大雨嘩嘩飄濕牆,諸葛無計找張良。
關公跑了赤兔馬,劉備掄刀上戰場。
店家一頭霧水。
歐陽修說:
大雨嘩嘩飄濕牆——無檐(鹽)
諸葛無計找張良——無算(蒜)
關公跑了赤兔馬——無缰(姜)
劉備掄刀上戰場——無将(醬)
嗨,能不能好好說話啊,你直接說“缺滋少味”不就得了,繞這麼大圈子。
第四首:最不像打油詩的打油詩
這是大詩人李白寫的一首打油詩。詩名為《題黃鶴樓》,全文如下:
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在上頭。
據說,當時李白登黃鶴樓,看到眼前美景,想要寫一首詩歌來贊美。寫來
寫去都沒有崔颢的《黃鶴樓》好,于是,幹脆來了這麼四句。“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鹦鹉洲。這是打油詩的路子,但卻很有氣魄,也很有想象力。
第五首:最具調侃意味的打油詩
這首詩還是大詩人李白的作品。詩題為《戲杜甫詩》,全詩如下:
飯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
為問因何太瘦生,隻為從來作詩苦。
杜甫和杜甫是好朋友,兩人經常互贈詩歌。李白為人灑脫,有仙氣。但是杜
甫寫詩講究“推敲”、講究遣詞造句,他寫詩的原則是“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所以李白便寫了這首詩調侃老朋友。
第六首:最具人生哲理的打油詩
這是大詩人蘇東坡寫的一首打油詩,詩歌題為《洗兒詩》,全詩如下: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大概是蘇轼在朝為官時候受了打擊寫的發牢騷的詩。因為“我被聰明誤一
生”,因而“惟願孩兒愚且魯”,但是“愚且魯”為何能做到公卿呢?這一轉折,說明在蘇轼的眼裡,當時的公卿都是愚且魯的人。
第七首:最具神轉折的打油詩。
皇帝朱元璋出身草莽,你要他寫正經的詩歌,當然是為難他。但是他也有借詩歌書法情感的時候。他曾寫過一首叫《早朝賦雄雉》的詩,全詩如下: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
該詩前兩句簡直不能叫詩,可是後兩句卻是大手筆,有大氣魄,非常人所
能及。所以,我把他歸入最具神轉折的打油詩行列。
第八首:最具蒼生胸懷的打油詩
這是清代文人李調元寫的一首《詠麻雀》,全詩如下:
一窩一窩又一窩,三四五六七八窩。
食盡皇王千鐘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看到一窩一窩的麻雀,便想到赈濟百姓的糧食被啄食,由此發出“鳳凰何少
爾何多”的感歎,真是胸懷蒼生的姿态啊。
第九首:最具打擊性的打油詩
這首詩的作者詩明代著名學者解缙,題名為《春雨》,從這個題目看,應該是充滿清新氣息的詩歌,但事實卻并非如此,且看全詩:
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
滑到解學士,笑壞一群牛。
自己下雨路滑摔跤,自嘲之餘還不忘調笑圍觀群臣,解大學士以才思敏捷聞名,從這首小詩可見一斑。
第十首:最具諷刺性的打油詩
東也湖,西也湖,洪城上下古月胡;
南長清,北長清,大街小巷胡長清。
據說,有位官員喜歡題字,每到一處必揮毫題寫,但是此人乃大貪官,而且字寫得并不好。于是,人們寫了這兩句打油詩來諷刺他。
大家知道這個官員叫什麼名字嗎?可以在評論區裡寫下答案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