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圈的新車發布内卷到連企業CEO都扛不住了。“現在新車發布,上市後2小時/24小時/72小時,如果不公布有2萬台以上的訂單,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9月5日上午,哪吒汽車CEO張勇在朋友圈吐槽道。目前尚不可知其究竟指向哪個品牌,但張勇所提及的訂單浮誇風在汽車行業中已經“流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就近期預定的幾款産品來看,比如哪吒自身的産品——哪吒S的訂單量剛在9月1日宣布過萬。
對哪吒汽車而言,這顯然是一個不小的進步。哪吒S的有增程、純電兩種動力形式,而售價區間為突破30萬,為19.98-33.88萬元。在哪吒汽車的産品序列中,這是其第一款進入該價格區間的産品。對于一直以主打性價比的哪吒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如果以營業收入及扣非淨利潤分别除以交付量計算,2021年哪吒汽車單車平均售價還在8.23萬元左右。因為售價較低,哪吒在之前幾年雖然銷量提升很快,但卻一直處于虧損之中。
哪吒S的到來,可以迅速提升其單車售價,改變其毛利潤過低的狀況。不過,從張勇的表态來看,其顯然對目前行業中訂單量浮誇有點“小意見”。除了哪吒S,在今年預售的産品中,騰勢D9訂單量宣布已經超過3萬,阿維塔宣布首款産品阿維塔11訂單量已經超過2萬,而同屬于長安旗下的深藍汽車SL03第一款産品訂單也超過4萬,此前甚至一度有消息稱其訂單在10個小時就突破6萬。
而理想L9更是誇張,當時官方一度宣布網站因為訂單過多而崩了。随後8月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其理想 L9 累計訂單量超過 5 萬,确認定購訂單超過 3 萬。從小定轉換到大定的比例約為 60%,遠遠不及當時業内傳言的訂單超過10萬輛。而另一款網紅産品,問界M7訂單量也來得有點兇猛。官方曾宣布問界M7發布,4小時訂單破2萬,還有消息曾傳言其72小時訂單超過6萬。不過,這一消息随後被官方辟謠。
實際上不僅僅是這些新勢力們,實力派的車企們也不甘落後。比亞迪的海豹在7月29日上市,而24小時後官方稱該車訂單就已經超過了6萬台,此外近期上市的新款唐家族上市5小時,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了3.5萬台。即便是法系車,也保持了最後的倔強。比如東風标緻新408,也交出了預售24天,訂單量過萬。不過顯然标緻們沒有新勢力們會玩。在一些造車新勢力的預售上,其實花樣很多。
比如,某新勢力的預定實際上隻需要1元錢,就能搶先占位,比這更狠的是零跑,其在第四款車C01上市時候直接搞出了0元預定。因為預定幾乎沒有成本,這也使得其訂單量可以迅速增加。不過,對這些企業而言,不僅僅是想膨脹一下當天的訂單量,可能也是降低門檻,以此收集對該車感興趣的潛在消費者。相比于在其他渠道花費巨資來獲得線索,這種顯然成本也更低。對企業而言,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不過,這些訂單數量對消費者而言則存在混淆視聽的效果。企業以浮誇的數據展示其預定量,将一款不是很好,甚至是競争力很差的産品最終包裝成了熱銷車型。一些消費者可能因此沖動式購買,因而在不少平台上,轉讓訂單已經成為了一門生意。等到産品上市,消費者真正體驗到車的時候,已為時已晚。正是因為百利而無一害,一些車企也在不斷利用訂單量來制造熱銷車的假象。“期車”和“訂單浮誇風”這兩種現象對行業的發展無疑是劣币驅逐良币的典型例子。
就行業發展來看,就如同對智能駕駛和永不起火的電池一樣,這都屬于過度宣傳,将行業拉入一個打嘴炮的環境中。其中,今年年中所流行的“百萬元以内最好”,“500萬以内最好”等等都是如此。這種表述,就和十年前某些自主品牌寫出的“吊打BBA”文案一樣——幼稚而可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