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五個課堂創新模式?在沈陽工業大學剛剛結束的一場大型人才招聘會上,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4屆畢業生秦思源出現在會場他還是在校時的模樣,但這次的身份是某大型公司人才招募主管他特意回到學院的創新實驗室看了看——他曾在這兒學習實踐創新實驗室是沈陽工業大學第二課堂的重要平台,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合肥工業大學五個課堂創新模式?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在沈陽工業大學剛剛結束的一場大型人才招聘會上,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4屆畢業生秦思源出現在會場。他還是在校時的模樣,但這次的身份是某大型公司人才招募主管。他特意回到學院的創新實驗室看了看——他曾在這兒學習實踐。創新實驗室是沈陽工業大學第二課堂的重要平台。
多年來,沈陽工業大學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深度融合取得了較好效果。2007年,沈陽工業大學在學生培養方案中單獨設立4學分的素質拓展與創新實踐學分作為學生必修學分。十年磨一劍,2017年學校把打造素質拓展升級版——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作為共青團改革的發力點。
“學校全力打造學科基礎 專業技能 應用實踐 創新實踐四協同的人才培養體系。實踐和創新類訓練比例達到總學分40%以上, 100%的學生參加校内創新實驗室和校企、校地協同創新活動。”沈陽工業大學校長張鐵岩說,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必不可少的環節,隻能定制不能複制,與學校定位和專業特色相融,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的黏性決定着人才培養的質量。
第二課堂宣講升華了對課程的情感認同
“對于我來說,每一次講解,都如同親身經曆那一段段曆史。對比之前為了考試而進行的學習,我理解得更為透徹。”該校大學生理論宣講團成員經濟學院學生牟春景在《複興之路》大型圖片展結束後感歎說。
為配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學習,學校團委聯系遼甯省博物館舉辦了《複興之路》大型圖片展進校園活動,輪訓大學生理論宣講團的學生擔任義務講解員,組織學生參觀。
數百張珍貴的圖片資料,40餘分鐘的精彩講解,使第一課堂的理論知識與第二課堂的圖片故事融合,厘清了一張張圖片和一樁樁曆史事件背後所蘊含的曆史邏輯和價值判斷,同學們的學習不再像以前那樣死記硬背,而是升華到發自心底的情感認同。
多年來,學校将思想引領與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相結合,學生通過微電影拍攝道德短劇,到九一八紀念館擔任講解員,兩課教師幫助學生進行社會實踐選題等,不但提高了思想引領工作的專業性,也讓兩課教學充滿活力。
第二課堂社團改變大學人生軌迹
在身邊的同學眼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邵東輝積極樂觀,健談開朗;在部隊首長的印象裡,他沉着穩重。可誰能想到他剛入大學時,一度自卑沉默,不想學習,也難以融入集體。
邵東輝的變化源于加入了校迷彩社團。一次,他經過學校的國防生林時,看到一群人在訓練,在泥土裡,大家摔得很慘,卻都很開心。這是由幾個退伍大學生及軍事愛好者發起成立的社團。
邵東輝加入了社團并受到來自社團軍事氣息的感染和号召。2015年,他選擇參軍入伍,想要去完成一次更徹底、更嚴苛的訓練。他不怕訓練苦,主動加練;不怕工作累,高标準完成。他逐漸從同屆新兵中脫穎而出,在新兵專業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
經曆兩年的軍旅生涯,邵東輝退伍回到了學校。他認識到社團對個人成長的作用,主動申請加入社團學習訓練部,擔任訓練部部長,将自己在部隊所學所感與大家分享。
宮玉迪是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學生,也是志願者協會的負責人。九一八紀念館志願服務基地是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第二課堂基地。宮玉迪說,我們每周進行一次志願服務,引導當代青年勿忘國恥,砥砺前行。
學院團委負責人介紹,志願服務是學校第二課堂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主體參與,服務校園和社會。在第二課堂中,學校以促進學生成長為核心,創建“社會公益組織平台,校級志願服務平台,院級志願服務載體,班級特色志願活動”四大服務平台,發揮組織引領作用,引導全員參與志願服務。
第二課堂發掘自身潛能讓大學生活豐富多彩
袁茵是沈陽工業大學理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學生,院排球隊隊長,但她并不是特招生。學校的第二課堂活動,發掘了她的潛能。
實施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以來,學校的陽光體育運動從競技性轉為群衆性,要求“班班有項目,人人有技能”。袁茵選擇了排球課,從基本功練起,從網上學動作要領。慢慢地,她喜歡上了這項運動。第二課堂讓她不僅結交到了許多朋友,也使她懂得了團隊協作和堅持不懈的重要性。經過一年的業餘訓練,她和夥伴們連續兩年站在學校女排冠軍的領獎台上。今年,袁茵順利考取了大連某知名高校的研究生。
沈陽工業大學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深度融合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專業教師全員參與。第二課堂不再是學生工作戰線的單兵作戰,兩課教師指導學生理論社團的同時,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學時落到社會實踐與理論宣講中;專業教師指導興趣類科技社團,參與創新實驗室和科技賽事的課外指導;要求教師在晉升高一級職稱時必須有指導第二課堂的經曆。
二是部門聯動。學校各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都是第二課堂的發起者和實施者,思想引領類項目由組織部門和學生工作隊伍一起組織;科技創新類由科技部、教務部、學院一起實施;文體類由體育部、群團組織一起進行。
三是學生全覆蓋。第二課堂項目設置分為三個層級,包括校級項目、院級項目和一般項目。校級項目主要面向全校大學生開設,重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院級項目主要面向本院學生,結合學院專業特點開展特色化活動,重在提升學生專業特長和學院特色;一般項目主要面向團支部内或學生社團内少部分學生,重在提升團支部活力,體現學生組織特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