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階段,不少小夥伴表示“不會自行整理熱點專題”,“不知道期刊論文如何轉化成答題語料”……為了集中解決大家的答題“疑難雜症”,铎子正式推出【答題金句】專欄!
我們從2022初試真題高頻考點、結合學界業界研究重點為大家梳理了答題必備熱點專題!每期會為大家提供一個專題的分角度講解&答題精華語。
【答題金句】專欄的第4期,我們為大家帶來這兩年高頻考察的「人工智能」
考點解析
1.考察題型
以簡答題、論述題為主,分值在15-30分。需要考生對人工智能的定義、特征及對新聞傳播的影響有深刻的掌握。
2.考察角度
分析初試真題有關「人工智能」的考題,發現考察角度有以下幾個方面:
3.真題示例
答題金句彙編
我們選取了十幾篇高質量的期刊論文,為大家總結了以下答題金句。在遇到該專題的相關真題時,大家可以吸收以下高分金句組織答題語言,在考場上驚豔老師的眼球
一、人工智能在新聞業中的應用
新聞采集(News Gathering)
新聞生産(News Production)
新聞分發(News Distribution)
新聞核查(News Verification)
二、人工智能應用引發的倫理争議
非真實
偏見和歧視
低透明度
違背個人信息保護理念
損害個體自主
三、搭建人工智能平台,新聞内容智能化呈現
(一)國家級媒體依托人力和智力支持走在人工智能平台建設的前列。
(二)AI機器人與智能語音技術助力新聞報道智能化。
四、算法及人工智能對新聞倫理的影響
(一)生産流程的外部化
(二)傳播過程參與者多元化
(三)新聞倫理事實的跨界化
五、算法時代新聞倫理的重構
(一)轉變觀念:重新定位算法時代新聞倫理的主體
(二)道德物化:将新聞倫理原則植入算法設計
六、新聞倫理重構的路徑
(一)微觀層面,提升主體的跨領域對話能力
(二)中觀層面,促進新聞倫理的行業性理解與實施
(三)宏觀層面,提升算法時代新聞倫理重構的力度
七、人工智能給主流媒體帶來全方位變革
(一)智媒體時代,人工智能賦能輿論傳播
(二)輿論場内存在“劣币驅逐良币”、主流價值觀不彰現象
(三)以主流價值導向駕馭算法,全面提升輿論引導力
1、保持輿論引導的強身份。
2、尊重民心、凝聚人心,強化輿論引導的主流價值。
3、堅持技術向善,重塑共同體。
真題訓練
論述題:論人工智能技術對新聞實踐的影響。(南昌大學學碩2022)
參考文獻:
張夢,陳昌鳳.智媒研究綜述:人工智能在新聞業中的應用及其倫理反思[J].全球傳媒學刊,2021,8(01):63-92.
甘險峰,郭潔.5G與人工智能技術賦能下媒體融合的新發展——2019年中國新聞業事件回顧[J].編輯之友,2020(02):75-86.
劉斌.技術與倫理的沖突與融合——算法新聞時代新聞倫理重構及對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43(03):135-143.
鄭珊珊.人工智能給主流媒體帶來全方位變革[J].人民論壇,2020(35):87-8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