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紅茶生産的發源地,在 16 世紀末就有紅茶,流傳至今的有|“茶葉盜竊案”故事,還有令人震驚的“波士頓傾茶事件”,有興趣的找度娘了解了解。#茶故事#
目前市面的紅茶主要是分為三類:工夫紅茶、紅碎茶、小種紅茶。不同種類的紅茶,由于對外型和内質要求有所不同,所以工藝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但不管制作什麼樣的紅茶,四個基本工序是不能少的,四道工序分别是:萎凋、揉撚(切)、發酵、幹燥。
制作紅茶工藝并不複雜,但是在制作過程中各種成分的變化卻很複雜,如果了解紅茶制作過程中各物質的變化規律的話,對制作紅茶提高紅茶質量有很大幫助。#茶餘飯後#
我們先說萎凋,萎凋就是将采來的茶鮮葉攤放,大約 15~20cm 厚薄,這樣散失一部分水分,茶葉在逐步失水的過程中,葉細胞汁濃度會相對提高,酶系代謝方向會趨于水解,像部分澱粉酶、蔗糖轉化酶、原果膠酶、蛋白酶等水解酶活性都會得到提高。
酶系活性的提高,還與葉組織内部酸化有關,同時也有利于促進鮮葉中,一些高分子有機化合物的水解,提高萎凋葉中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含量,這些成分對紅茶的色、香、味的形成有很積極的作用。
像脂肪氧合酶會随着萎凋的進行,活性會持續增加,特别到後期,增加更是明顯。而且過氧化酶、醇脫氫酶活性也會有所提高。
酶系的活性變化在萎凋過程中,既與進程有關,又受溫度影響,在同一溫度下,萎凋時間延長,酶的活性升高,不同溫度下,萎凋溫度增高,酶的活提高也會更快。
那我們再說揉撚,這個過程中,茶葉組織和細胞破碎,膜透性增加,葉片中的化學成分和酶得到充分混合,各種化學反應得以實現。
像茶多酚類是蛋白質的沉澱劑,易使許多酶失去活性或降低活性。在揉切階段,會形成大量揮發性羰基化合物質,可多酚類的酶促成氧化及其後續的聚縮合作用,而引起一系列的化學反應,這也是揉撚和發酵工序中物質變化的主流。這個由萎凋的水解作用為主導,到揉撚開始以後為氧化作用為主導的物質變化,都決定着紅茶品質特征的形成。
揉 撚
再說發酵,很多茶類都有這一工序,我們現在做的紅茶叫聚堆發酵。這一過程中,各類化學物質反應都極為活躍,一些較為複雜的化學反應也得到加速,尤其是氧化作用。
發酵過程中,由于兒茶素的氧化,一部分酶與氧化的多酚類結合成不溶性複合物質,使酶喪失催化功能,多酚基質減少酶活性便降低。發酵時的酶活性還受鮮葉萎凋的程度,溫度及發酵的溫度有關。含水量小于 68%時,發酵葉中的酶活性降低,重萎凋的葉中酶系活性高,但茶多酚濃度大,酶蛋白氧化了的茶多酚産生沉澱,活性下降。所以,隻有适度萎凋,才能保持活性。溫度過高的話,酶活性會被迅速激活增加,但維持時間較短,到了揉撚發酵過程就會顯著下降,不利于多酚類酶加速氧化。所以,發酵溫度也很重要,一般保持在 20 度左右,即可保持酶活性較高,也可以降低酶活性速度,有利于茶多酚物質的酶促氧化。
最後幹燥,發酵工序結束,酶的使命完成,這個時候應該立即終止酶的作用,為保持在良好發酵條件下形成的優良品質,就要進入幹燥程序。
要保持茶葉各項有效品質成分,幹燥前階段葉溫必須在 80 度以上,并輔助充分排濕。因此,紅茶幹燥一般分為兩次,第一次在 90~95 度熱風将茶坯烘幹至含水量 15~25 %,也稱打毛火。然後攤涼散熱,冷卻至與室溫相同,再進行第二次烘幹至含水量為 5~6%,稱打足火。
四道工序要點,你 get到了嗎?
#茶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