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古書?昨天10時,上海昆劇團小生演員胡維露來到排練廳,老藝術家嶽美缇給她“開小竈”,打磨《牡丹亭》第30折“歡撓”“柳夢梅一上場就作了一首詩,贊美杜麗娘多情,也表白自己的忠誠,不做始亂終棄的僞君子”嶽美缇一邊分析角色心理,一邊示範眼神、動作,這樣的“補課”将持續到11月,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牡丹亭古書?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昨天10時,上海昆劇團小生演員胡維露來到排練廳,老藝術家嶽美缇給她“開小竈”,打磨《牡丹亭》第30折“歡撓”。“柳夢梅一上場就作了一首詩,贊美杜麗娘多情,也表白自己的忠誠,不做始亂終棄的僞君子。”嶽美缇一邊分析角色心理,一邊示範眼神、動作,這樣的“補課”将持續到11月。
11月下旬,上海昆劇團55折全本《牡丹亭》将在演藝大世界進行世界首演,這是湯顯祖《牡丹亭》傳世400多年後,昆曲《牡丹亭》以最完整樣貌呈現于舞台。“過去劇團排演兩小時精華版《牡丹亭》,擔心觀衆中途離場,現在我們有自信推出55折全本《牡丹亭》,全長8小時,像故宮裡修文物般一折折精修,讓觀衆目不轉睛。老藝術家們盡心帶着學生們傳承,導演精心帶着年輕人創新。上昆有這樣的能力與氣魄,全新演繹經典。”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說。
還原原著豐富内容
從浪漫愛情故事擴展為明代社會風情畫,還原湯顯祖原著中有關明朝社會、戰争、民俗等内容
導演郭小男為55折全本《牡丹亭》寫下長達35頁的導演闡釋。
第一天排戲,他用一下午給胡維露細摳“言懷”一折,“整整三個小時,大家沒有坐過凳子,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反複加工。”杜麗娘扮演者羅晨雪說,“按照導演要求,反複閱讀《牡丹亭》原著,張靜娴老師為我把關。每次排練都是痛并快樂着,導演和老師像打球般不停抛出新要求,我要接住,‘抛’出精彩回球。”
1999年,上海昆劇團曾經推出35折《牡丹亭》,連演三晚,創造全國第一。當時由蔡正仁、嶽美缇、張靜娴等9位藝術家帶領昆三班年輕人,共三組主演輪流登場。演員們每天早上7時出門,晚上10時回家,平均每個造型動作都有3種以上設計,“驚夢”一段兩分鐘唱腔有超過10種方案。
23年過去了,全新的55折全本《牡丹亭》由昆四班、昆五班演員挑大梁,精益求精一如既往。羅晨雪、胡維露領銜,兩天連演三場,“觀衆常見的各種版本《牡丹亭》,多結束于杜麗娘起死回生,删除‘還魂’後的内容,我們完整呈現《牡丹亭》全貌,從浪漫愛情故事擴展為明代社會生活風情畫。”
排演55折全本《牡丹亭》,胡維露看到柳夢梅另一面,“杜麗娘起死回生後,柳夢梅去淮陽打探嶽父消息,沒想到一路波折,嶽父不理解他,認為他是盜墓賊。‘驚夢’中風流倜傥的白馬王子變得接地氣,面對困境,他有自嘲般的‘自命不凡’,也有執着的韌勁,像活生生的年輕人。”
1999年,郭小男把35折《牡丹亭》比作昆劇《人鬼情未了》,“全劇以牡丹花為意象,時時給人夢幻般的美感。‘回生’一折增加電動升降台,杜麗娘從墳墓裡升上來,穿過梅叢,回到人間。舞台越過樂池,延伸到觀衆席裡;樂池兩側也搭建小台,拓展演出空間。”
2022年,55折全本《牡丹亭》還原湯顯祖原著中有關明朝社會、戰争、民俗等内容。“角色們的情感抒發,如柳夢梅的科舉訴求、杜寶維系道統以及金殿上身份判決等,反映了更廣闊的社會背景。在湯氏哲學意韻的引領下,小到指間,大到戰場,全本《牡丹亭》展開他所構建的理想、生命和人生畫卷。”郭小男說。
好戲不怕耗時長
可根據觀衆需求度身演出,既可以在劇場連演三天三夜,也可以在園林、圖書館、博物館每天演一折,演出方式千變萬化
55折全本《牡丹亭》分兩天演出三場,由兩個晚場與一個日場組成,總時長超過8小時,是考驗今年上海演藝市場的又一塊試金石。
過去幾年,上海昆劇團《臨川四夢》、全本《長生殿》均連演四晚,創造票房佳績。《長生殿》一舉拿下150萬元票房,在業界傳為美談。
看長劇,對上海觀衆來說并不陌生。9月,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制作出品話劇6小時《紅樓夢》,分日場、晚場在滬連演三天,之後開啟為期三個月的全國巡演。觀衆評論,“一部能靜下來慢慢欣賞的好劇”“夢做完了,好像身心都甯靜了”。
賴聲川執導的8小時《如夢之夢》、5.5小時《曾經如是》都常演常新。克裡斯蒂安·陸帕導演的《狂人日記》《酗酒者莫非》多次來滬,分别為4小時和4.5小時。《狂人日記》主演梅婷說,“我喜歡這種慢,一點沒有疲憊感。”今年年底美琪大戲院,《繁花》第一季、第二季也将連續上演,總時長約6小時。
連演數天的連台本戲一直是海派戲曲特色。最早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一天講一個故事,連演數天,後來才有精煉至一晚演畢的版本。上海越劇院《甄嬛》成功再現越劇連台本戲,上本以群戲為主,由年輕演員擔綱,下本注重人物心理的深層刻畫,中生代演員挑大梁。陳少雲、史依弘等主演的上下本《狸貓換太子》,囊括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劇目、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以及文華新劇目獎等,被全國20多個劇種、40多家院團搬演,攝制成10集京劇電視連續劇。1957年,上海京劇院創排連台本戲《七俠五義》,風靡上海,連演半年。2017年,暌違舞台幾十年的連台本戲《七俠五義》上本重現滬上,2022年年底,上海京劇院計劃推出《七俠五義》下本。
經曆《臨川四夢》世界巡演、全本《長生殿》全國巡演,上海昆劇團對連演數晚的長劇積累了豐富經驗。“每個演員都想演全本《牡丹亭》,55折《牡丹亭》可以擴大演,慢慢演,能演8個小時,也能演18個小時、28小時,隻要把戲排好,我們就有了堅實家底。”谷好好透露,前輩大師俞振飛、言慧珠打造俞言版《牡丹亭》,梁谷音有過交響樂版《牡丹亭》,張洵澎主演電視連續劇《牡丹亭》,2003年,上昆把原先三晚演出的35折《牡丹亭》壓縮到4.5小時内,在下午和晚上分别演出上本和下本。“《牡丹亭》可以根據觀衆需求度身演出,有全本55折打基礎,我們可以在劇場連演三天三夜,也可以在園林、圖書館、博物館每天演一折,在展覽、學術論壇演幾折。有好戲不怕耗時長,演出方式可以千變萬化。”
《牡丹亭》“變身”探索從未停步。2020年,上海昆劇團與攜程集團聯手打造的“浦江蘭韻”昆曲演出,以《牡丹亭》為序曲,登陸黃浦江網紅遊輪“船長8号”。古韻十足的昆曲空間融夜演、夜遊、夜市于一體。近2小時夜航中,《牡丹亭·遊園驚夢》《雷峰塔·遊湖》《玉簪記·秋江》等經典折子戲利用情境、情節的設計讓觀衆參與到表演中,豐富沉浸式觀演體驗,打造上海浦江遊覽文化新IP。上海快樂船長遊船公司負責人表示,“與上海昆劇團的創新合作,延展城市經濟消費的時間與空間,給遊客帶來全新的體驗。”
從藝36年,谷好好經曆演戲從職業到事業的變化,“20世紀80年代學戲為生存,90年代戲校畢業進劇團為生活,現在排戲、演戲是生命。”成功的劇目與人才培養息息相關。每個昆曲演員心中都有一個《牡丹亭》。谷好好對正在排演全本55折《牡丹亭》的昆四班、昆五班年輕人說,“珍惜好時光,過去我和我的老師們一代講起昆曲,離不開搶救、整理,而今天你們肩負着昆曲複興、守正創新的重任。”諸葛漪
來源: 解放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