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跳跳媽媽談教育
高中知識相對來說比較複雜,很多學生小學初中學習非常好,到了高中跟不上學習進度,一部分原因是思維模式不适合高中學習,另一部分原因是他隻适合文科或理科學習。
文科生理科生現狀:
衆所周知,文科和理科學習内容是完全不一樣的,理科更多是公式、數字、實驗,而文科大多是主觀題,更需要理解性思維和共情力,兩個不互通的學習領域,人才特性也不同。
目前大多省市還是高二開學分班,隻不過不是完全分班,另外一些科目也需要進行學業水平測試,在主要學習内容進行分離,高考考題也是分開而來的,考後文理學生報考的學校和專業也完全不同。
從過去幾年文理分開考的高考來看,文科生更難拿到高分,但是文科生的錄取分數線反而更高,這讓很多文科生表示不理解,明明自己很努力,但是在總成績上就是考不過理科生,而且容易的高分的理科生,本科錄取分數線反而更低,這太不公平了。
為什麼文科考“高分”比理科難反而錄取分數線卻比理科高?
原因一:文科考高分難,考低分也難
理科題目大多是圍繞着一個知識點進行,如果對這個知識點并不了解,是無法解出一道題的,而文科除了特定的背誦知識點外,還有大量的主觀理解性題目,也就是說即使沒有背下來這個知識點,也能獲得一定的分數,尤其是政治和語文這兩個科目,主觀性題目占一大半。
所以理科生學明白所有知識點,就能拿到高分,甚至滿分都有可能,因為答案都是唯一的,但如果不會一個知識點,幾乎不可能得到分,而文科就算會了知識點,主觀題也得不到滿分,就算不會知識點也能考理解回答得到幾分。
總的來說就是理科容易考高分,也容易考低分,文科不容易考高分,也不容易考低分。
原因二:讀文科的人多,社文科類高校少
文科需要背誦的知識點比較多,考題比較活,但是不需要需要較強的思維,所以很多高中生在文理分科生非常自信選擇文科,從各大高中文理科學生人數上看,選文科的人是遠遠多于理科人數的。
但是跟文科生相比,文科類高校卻相比理科學校少,招錄的人數也有限,為控制招錄比例,也隻能是提高分數線了,這也是為什麼每年高考文科分數線總比理科高的原因。
原因三:社會對理科生的需求量更大
随着互聯網是時代的來臨,計算機工程、軟件工程、信息代碼等成為大熱門專業,報考的人也越來越多,這也說明了社會需要這類人才,而這些剛需性專業都屬于理科類。
文科生可以報考的專業有限,社會對文科生招錄業有限,所以從分數線上限制招錄人數也是必然事件。
主題剖析:
有人會問,現在這種現狀對“文科生”公平嗎?筆者想說這本就沒有公不公平,文科生跟自己領域的人相比,你成為少數高分者,那你就可以進入好學校,報考一個熱門專業,景來有一個好工作。
如果你非要跟整體去比,那也是你去适應社會,而不是要社會來适應,順應社會發展是每個現代人要做的。
文科生怎樣學習成為少數“高分者”?
1、找到适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其實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想要得高分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很多學生喜歡埋頭苦學,這是非常錯的的一種學習方式,有時候腦中的知識太亂太雜,你再埋頭苦學,是不奏效的,尤其是文科生,一個勁死記硬背是不出成果的,不如理解性記憶。
2、把握住能得高分科目
文科中的英語、數學、地理等科目都是能拿高分的科目,也是能與其他同學拉開距離的科目,想要成為金字塔頂尖上的學生,一定要把握住這幾科,把知識學到精,保證每科成績在130分以上,那高考分數不會太低。
3、寫一手好字
雖然高考判卷老師明确說過,“字”的好壞不是給分标準,但如果你的字非常難看,連看清楚都費勁,那麼一些主觀意願題,判卷老師也不會給太高分。
所以說“寫一首好字”也是文科生拿高分的一個小技巧。
總結:
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隻要你夠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高考前夕多刷題,找到考試節奏,就能考高分。
你覺得“得高分難,錄取分數線高”對文科生公平嗎?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