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塞罕壩的曆史真實故事

塞罕壩的曆史真實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06:11:22

文/馬慶雲

電影《那時風華》正在院線上映。該片主線故事講的是塞罕壩人的造林之事。越是這種一句話可以概括的劇情,創作起來的難度越大,越要講求劇情的切入點問題。這部與惡劣的自然環境進行抗争的電影,更類似十一檔期的《攀登者》,都呈現出了主角們從被質疑到被肯定的過程。而塞罕壩人的青春故事,更有緻敬馮小剛電影《芳華》的味道,藝術性非常強烈。

塞罕壩的曆史真實故事(那時風華被贊塞罕壩人的芳華)1


《攀登者》的切入點是,世界登山組織并不承認我們的第一次珠峰登頂,因此需要第二次重新登頂,證明給所有人看。而電影《那時風華》也是一個“證明給所有人看”的過程。第三代塞罕壩女孩已經走出國門,利用塞罕壩的植樹造林技術造福非洲荒漠,而這個時候,她需要通過自己的作為和陳述去向聯合國環境大會證明塞罕壩的植樹造林是真實的,那些質疑是錯誤的。

切入點非常明确,電影的叙事推動力則是非常充沛的。第三代塞罕壩姑娘的視角切入當年的植樹造林回憶當中,從第一代人講起,到第二代人的承接,乃至于最終第三代人的重要使命等等。《那時風華》的故事完整度非常之高,叙事緊湊有力。而這部電影,編劇又極善于講故事,一個主旋律的電影呈現的并不乏味,甚至于跌宕起伏得很。

尤其雙線叙事的運用,讓這部電影更具備叙事節奏感。第一條線索,是第一代塞罕壩突擊小分隊的造林工作與生活。第二條線索,則是第三塞罕壩姑娘在非洲與聯合國的作為。兩條線索并行不悖,最終用故事總攻的方式呈現了塞罕壩的榮譽時刻,獲得聯合國地球衛士的稱号。

塞罕壩的曆史真實故事(那時風華被贊塞罕壩人的芳華)2


這部電影當中,尤其以第一條叙事線最為有趣,而且具備強烈的藝術價值觀感。《那時風華》最值得點贊的地方就在于,不僅僅旨在歌頌,更重在将人物真正還原到曆史時期當中去。這就是劇本創作當中的“挂人物”原則,也隻有人物活在真實的曆史狀态當中,影迷才能相信角色是真實的,故事更是真實的。

對于《那時風華》的挂人物,最為典型的,就是讓人物與時代獲得直接有效的聯系。比如,在這部電影當中,第一代塞罕壩人面對的食物匮乏問題,就非常有趣。電影橋段當中,一瓶煉乳被互相送來送去,最終轉了一個大圈子。這個“小情節”不僅呈現了時代的基本特點,更是讓人物和人物之間的情感關系獲得了一次“食物”論證。一瓶煉乳,一下子又有了時代,又有了人物關系和人物情感。顯然,編劇在創作手法上是非常高明的。

再比如,對廠長等角色的批評活動,也讓這個故事帶着非常有力的時代特征。《那時風華》并未回避曆史時期出現的一些問題,相反,讓這些問題及其事件重現在電影劇情當中,真實感自然瞬間到來。尤其是李香香這一角色的刻畫,可謂是整部電影當中非常飽滿的。電影人物最怕高大全,有缺點才會有飽滿的人物性格。李香香這一角色,無論是感情線,還是故事線,都呈現了一代人的生存狀态。最終李香香重回塞罕壩進行投資,也是救贖式的劇情内容。

塞罕壩的曆史真實故事(那時風華被贊塞罕壩人的芳華)3


除了用真實感“挂人物”之外,《那時風華》更是具備藝術表達上的追求。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女護林員塞罕壩大森林裡修複電話線,遭遇腹中胎兒臨盆的突然事件。一般的叙事表達,則會呈現臨盆的緊張感,呈現女主角的孤單無助等等,這些呈現,都是現實主義的。而《那時風華》顯然已經不滿足于現實主義的呈現方式,它選擇了浪漫主義的方式,讓這位突然臨盆的母親在大森林裡翩翩起舞。

可以說這是《那時風華》真正高明的地方。電影當然可以選擇四平八穩的叙事,去呈現臨盆的突然與緊急,去呈現母體的死亡等等。但是,這種悲情已經過分傷害了電影情緒,用舞蹈藝術的浪漫主義去對沖這種死亡的悲情感,也隻有馮小剛的《芳華》曾經做出過。所以說,在這種藝術升華死亡的創作方式上,《那時風華》正是塞罕壩人的《芳華》。

塞罕壩的曆史真實故事(那時風華被贊塞罕壩人的芳華)4


整部電影,也一直在呈現一種旺盛的生命力。某些對抗自然的影視劇作品,容易出現苦情的問題。而這部《那時風華》一面承接了中國傳統電影的“革命樂觀主義”的态度,一面将人的“情和性”進行藝術化處理,讓人物成為真實的有着旺盛生命力的人物。革命的樂觀主義顯然不需要過多論證,《那時風華》當中第一代塞罕壩人的植樹造林運動,都是在這種樂觀主義當中展開的。那個年代的人們,有着樂觀主義的精氣神。

而在藝術化處理“情和性”的問題上,這部電影也是可圈可點的。《那時風華》并不避諱第一代塞罕壩人的情感生活,更是對這些生活有濃墨重彩的演繹。尤其是女主角直接喊出,送你一雙鞋,算是定情信物,事兒過去之後,咱倆就結婚。這種飒爽風格,真的是普通電影當中沒有的。這種飒爽,正是旺盛生命力的一種。

塞罕壩的曆史真實故事(那時風華被贊塞罕壩人的芳華)5


乃至于電影當中更是出現了另一組男女主角在塞罕壩從觀火台撤退到房子裡邊避雷,兩人終于幹柴烈火。導演拍攝非常克制,沒有用所謂的床戲去找噱頭。相反,這種情之所至,正是角色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寫實。這種人物的旺盛生命力,正是與塞罕壩的大森林旺盛生長呈現互文關系的。人與樹,最終一體。

最終,電影将三代塞罕壩人有效粘結在一起。第三代塞罕壩姑娘的非洲造林活動,得到外婆的資金援助,這處巧妙,讓塞罕壩精神不再局限到一地一處,而是成為整個地球的一部分。《那時風華》的叙事格局,很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