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财務報表客觀的數字,主觀的人。會計從來都不是客觀的記載,他是人創造出來的工具,所以記賬出來的财務數據,從來沒有客觀一說。每一個數據的存在都有一個基本前提,在這個基本前提下再計算出數字,這就是會計。這個基本前提我們稱他們為:會計六大要素、四大假設、會計計量、會計政策、會計估計......
今天我們以“榮盛地産”2020年的一紙公告,财務賬面總資産立馬增加3個億。
“榮盛地産”一紙公告,财務賬面資産增加3個億?
2020年12月8日,#榮盛#地産公司發布公告:
2020 年 12 月 7 日,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四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會計政策變更的議案》,決定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 3 号—投資性房地産》、《企業會計準則第 28 号—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的相關規定,對公司會計政策的部分内容進行變更。
2021年4月,該公司發布2020年公司年報,根據年報,我們來看一下淨資産變動情況:
年報顯示,公司資産合計增加3.04億,其中其他流動資産增加2.59億,投資性房地産增加0.45億元,公司負債增加0.76億,賬面淨資産增加2.28億。
啥???發個公告這些數字就能變???這是玩魔術麼?
财務報表的天生bug---會計政策變更發個公告,公司資産增加3個億,這不是玩魔術,是真實數據,合理、合法、合規。
不懂的是我們自己?不是企業怎麼了?
如果你看不懂,看不透,産生虧損。那隻能說,我們隻是在為自己的認知買單而已。
(1)投資性房地産會計政策調整前
我們以“榮盛地産”的其中一項“投資性房地産”調整為例,在調整之前,公司投資性房地産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采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産進行後續計量,按其預計使用壽命及淨殘值率對建築物和土地使用權計提折舊或攤銷。
這段文绉绉的是意思是啥呢?
我們知道,會計計量屬性中有一個計量屬性叫“曆史成本原則”,什麼意思呢?就是會計在計量的時候,是以當時資産價格記賬的,這叫曆史成本原則。
以“榮盛地産”的投資性房地産(就是購買的房子用來出租的叫投資性房地産)為例,按照曆史成本原則,公司賬面上的投資性房地産價值是按照當初買房的時候的價值入賬的,而且随着一年一年過去,房子還要折舊。
根據榮盛地産的公告,公司房屋及土地使用權的折舊方式如下:
根據公司資料,2020年年初,按照曆史成本計價的原則,公司投資性房地産曆史購買價10.39億,每年公司折舊,累計折舊了1.57億,賬面價值隻有8.93億元。
但是事實上,中國的房子是一直在漲價的,二手房現在的價值比剛買的時候要高很多。但是财務記賬的時候,卻一直用原來的價值在賬面反映。
所以說因為有“曆史成本”計量的原則,導緻公司賬面的資産有時候無法真實反映實際的資産狀況。
(2)投資性房地産會計政策調整後
有人說,既然“曆史成本”計量原則無法真實反映實際資産狀況,那是不是可以按照其他計量的規則?
是的,可以。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投資性房地産可以采用“公允價值”計量。但是這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這是考慮到有些資産很難取得“公允價值”,而且,公允價值也有一個缺陷,就是這樣的價值到底如何去判斷?
就像現在的房地産市場已經很市場化了,但是拿到市場上也是各有不同,我們取得的市場價值真的是真實能夠變現的市場價值嗎?
但是由于房地産市場确實已經很市場化了,一般會有一個基準價,變現也會在基準價上下浮動,能得到一個大概差不多的價值。所以,企業會計準則中對投資性房地産允許采用“公允價值”計量。
于是榮盛地産公司2020年12月發布一紙公告,說我的“投資性房地産”原來采用“曆史成本”計量的,現在我變了,我要采用“公允價值”計量。于是會計一頓操作,根據公告,把賬面“投資性房地産”的價值調整到和市場價值差不多的價值。
于是就有了審計報告公布的,将2020年1月1日投資性房地産賬面價值由原來的8.93億元調增到9.39億元,賬面資産調增了0.46億元。
這樣的調整,有錯嗎?完全正确。
是的,就是發一公告,會計在電腦上敲一敲,資産就會增加0.46億元,而且是正确的調整。
總結
前面我說過,财務報表的數字是死的,看起來很客觀,但是财務報表是人做出來,所以他是主觀的。
如果要深究,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會計這一學科本來就是建立在主觀性的基礎上,是人為建造的模型。而這個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設基礎上,離開了這些假設,那麼我們看到的報表就會變成另一個模樣。
因為報表是這些假設為基礎建立的模型,所以也就給了很多人可以操作的空間。
法律規定企業在變更這些假設時有告知的義務,但是他沒有替大家解讀的義務。
所有閱讀财務報表的人,一定要閱讀報表的編制基礎,如果你要用财務數據和其他公司數據做比較,請記得編制基礎一定要調整一緻才具有可比性的。
我們可以不懂做賬,但是我們要有财務思維,否則所有的失誤都是繳納的“認知稅”。
“ 一文講一個故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CPA深度财稅分享站
還可以免費獲得肖星老師的《一本書讀懂财報》電子版哦。有需要的私信我。
歡迎大家關注系列文章:
鍊接:
1、以 萬科 為例,揭秘财務報表的天生bug(缺陷)?
2、以“東阿阿膠”之“驢”,揭秘财務報表的天生bug(缺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