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的蘋果手表的 watchOS 有更新時,作為用戶最感興趣的,就是去看看又上線了哪些新表盤。
所以當 watchOS 7 上線的時候,我也在第一時間把所有新表盤都試了一遍:藝術家、正計時、計時碼表專業、GMT、拟我表情、字體排印,美觀和實用并存。
也讓我不由得好奇,這些表盤似曾相識,蘋果制作表盤的靈感都來自哪呢?
在講述表盤故事之前,得先說說傳統手表的基礎構成,其分為若幹部分:表帶(Bands)、表耳(Lugs)、表冠(Crown)、表面(Face)、表圈(Bezel)、表針(Hands)和時符(Markers)。
這幾個部分構成了一塊表的基本元素,越高端的表部件越多,但再怎麼複雜,都離不開以上大框架。
Apple Watch 就是在這基礎上,不斷變換樣式,滿足不同人群對智能手表的外貌追求。
故事從 watchOS 7 新加入的幾個表盤說起。
計時碼表專業這名字很是拗口,其實可以拆成兩部分,計時碼表(Chronograph) 專業,雖說是新加入的表盤,但計時碼表早就存在與 Apple Watch 的表盤選項列表中,新的專業版,新增了一個視距儀的功能,而且表面樣式也有所改變。
世界上第一塊計時碼表,是由法國制表匠人 Louis Moinet 于 1815 年發明制作的,用來觀測一些精确到秒的活動,但那時還沒有奧林匹克運動會呢,這種可以精确計算時間流逝的設備能用在哪些場景下呢?
答案是賽馬,所以計時碼表也可稱作計時馬表。
彼時的歐洲貴族,像極了毛利小五郎,對賽馬這項運動極其熱衷,計時碼表的出現,雖然對提升賽事觀賞性沒有多大幫助,但卻引入了數據量化的概念,并讓後世的其他運動共享了計時碼表所帶來的便利性。
後人在這塊計時碼表的基礎上不斷改良,包括百年靈推出了第一塊可以同時計算多位參賽者的時間的計時碼表;浪琴推出了第一塊腕上計時碼表機芯。
有意思的是,不管是數碼表、機械表還是石英表,都有具有計時碼表功能的産品,其中往往是最廉價的數碼表擁有最精準的計時效果。
用着計時碼表專業表盤的 Apple Watch 便是其中一員。
不過在講計時碼表專業表盤之前,先看一眼計時碼表表盤,乍一看,怎麼有三個表盤?
外圈顯示正常的北京時間(當然是按我所在時區而言),那上下兩個小圈又是什麼?
為了方便解釋,我先把最大的外表圈叫 A 圈,位于中軸上面的圈叫 B 圈,下面的叫 C 圈,既然是計時碼表,那麼它的最終目的就是用來計時,按下右上角的碼表圖标,開始計時,A 圈最細的那根表針開始轉動,其作用便是讀秒,B 圈的表針緩緩移動,刻度單位是分鐘,從更宏觀的視角查看計時的長短,而 C 圈而是顯示當前現實時間的秒數,配合 A 圈的時針和分針使用。
在表盤設置中可以選擇 A 圈的刻度标識方式,分為 60、30、6 和 3 秒,分别對應不同的計時場景。
60 秒秒針就跑一圈,适合中長跑場景下使用,而 6 秒跑一圈的則更适合組間時長短的活動,如沖刺跑、波比跳等。
我覺得用于平闆支撐也很适合,看秒針跑圈的速度更快了,人也會産生一種時間流逝更快的錯覺,不自覺就撐過了原本自己無法抵達的時長。
計時碼表專業的創新之處在于,加入了視距儀的功能。
進入視距儀表盤後,單點啟用該功能,點下綠鍵後,紅色指針開始轉動,上面的讀數不斷縮小,後綴顯示的「單位 / 小時」,正是視距儀的靈魂所在。
視距儀的作用是将一個小時分成了 3600 等份(也就是 3600 秒),按照單一活動所使用的時間,推算一小時内該活動的可重複次數。
打個比方:我跑一公裡花了 6 分鐘,此時上面讀數顯示 10 單位 / 小時,也就說明我隻要保持這一配速,每小時能跑 10 公裡。
按照這個方法,還能推算出打字、包餃子、批量修圖等活動的效率。
譬如我用 10 秒能包好一個餃子,那麼我包餃子的效率便是 360 個 / 小時。
表圈上的時符看似非常複雜,但其實重點是讀數和中央的時間。
當我們弄明白它每一區域的作用後,這個表盤足以代替一個計時 app。
GMT 表盤(格林威治表盤)1903 年,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這一交通工具很快就成為上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以往從一個城市去到另一個城市,往往需要數天時間,但在飛機誕生之後,路途花費的時間被縮減至幾個小時。
出行方式的演變,讓天下的生意變得不再難做,越來越多商務人士選擇了這種快速便利的出行方式,但短時間内跨越衆多時區,往往容易讓人晃了神。
▲ 圖片來源:arun.is
于是 GMT 手表應運而生,其中更為人所熟知的,是勞力士的 GMT Master 系列,它可以顯示兩個時區的時間。
▲ 圖為勞力士 Oyster Perpetual GMT MasterII
出差時,看一眼就能同時弄清兩地時間。
Apple Watch 的 GMT 表盤很明顯便是借鑒了勞力士 GMT Master 的設計風格。
表面有兩個表圈,内圈顯示的是當前地區的時間,點一下屏幕,進入第二時區的選擇界面,旋轉表冠以選擇不同時區的城市。
當我點選了紐約市之後,此時外圈顯示的便是第二時區的時間,紅色指針指的是小時,長的分針共同顯示兩個時間的分鐘。外圈紅色部分意味着白天時間,藍色指黑夜時間。
所以如圖中所示,我所處地區當前時間是晚上 9 點 09 分,此時紐約則是早上 8 點 09 分。而橙色數字是指日期。
正中的第二時區地區名,在中文系統語言下,至多隻能顯示兩個字的城市名,若換成墨西哥城,就隻能顯示它的英文縮寫 MC(Mexico City)。
正計時表盤跟前面的計時碼表一樣,正計時表盤也是一個用于計時的表盤,但它的用法簡單得多,而且相當直觀。
它的原型大概是寶珀 Fifty Fathoms 系列,後者作為第一款現代潛水腕表于 1953 被正式推出,它通過旋轉刻度表圈的方式,實現在傳統腕表上從 0 開始以分鐘為單位計數。
Apple Watch 當然也借用了這一理念。
點按表盤,紅色倒三角标記自動移至分針處,按下「開始」後,三角标記依舊停留在剛才分針位置,此時隻要觀察分針移動的刻度,便可快速判斷計時後所度過的時間,單位為分。
而 Apple Watch 多虧了自身數碼表的屬性,中央還能顯示顆粒度更細緻的時間,計時精确到毫秒之間。
藝術家表盤這是本期内容中,講述的最後一個 watchOS 7 新表盤,不同于前三個表盤,這個表盤功能非常簡單,隻能顯示當前時間。
不過這個表盤更注重為用戶傳遞美感。
極簡的色彩剪貼組合成一張又一張畫像,人臉的眼睛被數字時間所替代,用戶隻能通過嘴唇去觀察這副表情的喜怒哀樂。
每點一次屏幕,表盤中的畫像都會通過算法自動變換,呈現出上百萬種組合。
Geoff McFetridge 作為這套表盤的設計者,他的履曆可謂是極其精彩。
其實這次表盤聯名,已是蘋果與 McFetridge 的第二次合作,之前 WWDC2017 的海報也是出自他之手。
他還完成了電影「Her」中人工智能系統的界面設計,也就是斯嘉麗所配音的那個 OS 界面。在那部電影中,他沒有沿用他所擅長的塗鴉風格化語言,而是為觀衆打造了一套輕盈且未來感十足的界面,也說明了他的藝術造詣之高,并不局限在某一個固定領域裡。
▲ 圖片來源:Her
不過在與蘋果的二次合作時,McFetridge 還是選擇了他擅長的塗鴉畫風格,配合全新的編織單圈表帶,風格更加鮮明。
小結若你追随 Apple Watch 表盤的進化之路,一直走過,便會發現如今的蘋果,對于 Apple Watch 表盤該如何設計,已經有一套較成熟的配方,可輕松做到實用性和顔值兼修。
無論是官方表盤,抑或第三方 app 的專用表盤,都比以往更加凸顯了「實用」二字的重要。
元素繁多,卻不雜亂。
表盤信息足夠豐富,以至于我在表盤中就能看盡所有我需要的信息:手表電量、健身記錄、心率、天氣 / 溫度、倒計時、環境音量等等,擡腕即可見。
以至于近些年我能明顯感覺到,我使用 Apple Watch 中 app 的頻率變得越來越低,這與 Apple Watch 自身定位有所變化不無關系。
當我寫完這篇文章後,不瞞你說,我又開始期待 watchOS 8 的表盤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