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内經·素問》裡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平時我們除了在主食裡面攝入營養之外,還需水果進行輔助營養,五果指的是:栗,棗,桃,李,杏。今天小編先從“栗”字給大家介紹。
甲骨文:甲骨文中的栗,形狀是一棵樹,樹上的果實長滿了刺。
栗樹的果實外表上包裹着一層毛刺的外殼,将外殼去掉之後才是我們我們見到栗子。
栗是原産于中國的古老果樹之一,至少有6000年的栽培曆史。
栗子受人歡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它能夠補充人類糧食的不足,所以人們也稱為栗為木本糧食。栗子可以吃,栗木可以用來祭祀,
金文:金文中的栗,樹上的果實稍有變化。
據《公羊傳》裡記載,人在父母去世後,在服喪期間用桑木做一個排位祭奠,等滿一年後人們把桑木做的神主牌位埋掉。另外在用栗木做一個牌位,供奉在神廟,人們把宗廟裡供奉的牌位都稱作栗主。這不僅是因為栗木堅實,更是人們覺得栗樹讓人敬畏。
小篆:字形發展到小篆,樹的形體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隸書:發展到隸書,上面的果實變成“西”字。
随後一直到今天,栗字一直沒有特别大的變化。
今天關于栗字的分享就結束了,對于栗從甲骨文到現在的栗子,你們有何想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點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