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手腳有四種異常

手腳有四種異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5 18:58:20

手腳有四種異常?保護我們的“生命線”,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手腳有四種異常?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手腳有四種異常(手腳生命線出現這些症狀)1

手腳有四種異常

保護我們的“生命線”

撰文 張黎 張文高

編輯 保健君

您知道嗎,人體的手和腳上都有一些“生命線”,通過觀察這些“生命線”,可以判斷身體是否健康,如果這些“生命線”出現了問題,那您可就要提高警惕了,這很可能是一些疾病表現出來的症狀。

簡單測試“生命線”有無受損

通過一些簡單的測試,可以看出手腳上的“生命線”有沒有受到損害。

先說說手部的測試

用整個手掌沾上顔料印在一張白紙上,可以得到自己的掌印。觀察掌印,就可以看出自己手部肌肉體積是否出現了變化。拇指下部手掌突起的地方稱為大魚際,小指下部手掌突起的地方稱為小魚際,大魚際和小魚際之間的部位叫作手内肌。

掌印中如果大魚際、小魚際或手内肌有缺失,就說明手部的肌肉有萎縮現象。

再來說說腳部的測試

腳部測試需要在家人的輔助下完成。被測試者坐在椅子上,兩腿伸直擡離地面,測試者用一隻手托住被測試者的雙腳,另一隻手放在腳底,讓其用力向前蹬腳;然後用雙手扶住被測試者的雙腳背,讓其用力向上勾腳背。測試者可感受被測試者做這個動作的力量是否有減弱。

這個先向前蹬再向上勾腳的動作看似簡單,卻需要調動足部和腿部幾乎所有的肌肉力量來完成。如果這個動作的力量有所減弱,提示下肢肌肉可能出現了問題。

如果手腳這兩個測試出現問題,就說明手腳上的“生命線”可能受到了損害。

什麼是人體“生命線”?

那麼人體手腳上的“生命線”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這些“生命線”就是支配人體手和腳的重要的周圍神經,一側手和腳各有3條神經,全身共有12條這樣的“生命線”。

人體的神經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包括大腦和脊髓,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走行于肢體的神經。周圍神經有三大功能;第一大功能是感覺功能,第二大功能是運動功能;第三大功能是營養功能。

感覺和運動功能許多讀者可能都非常清楚,可說到周圍神經還有營養功能,您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其實這是周圍神經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就如動脈可以為腳部的皮膚、肌肉等提供氧氣和營養供應,使人體的腳部變得溫暖、皮膚紅潤有光澤一樣,周圍神經也有這些功能。

手部的“生命線”

支配手部的3條“生命線”,正中間的一條稱為正中神經,肘後走向小指一側的一條稱為尺神經,通過前臂背側進入手背的一條稱為桡神經。

腳部的“生命線”

支配腳部的3條“生命線”,第一條從小腿通過内踝下方到達腳底,支配整個腳底的感覺,叫作胫後神經;第二條是從小腿前方下行,通過腳背到達腳趾,叫作腓深神經;第三條是從小腿外側下行到達腳背,支配整個腳背的感覺,叫作腓總神經。

腓總神經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可以讓腳背勾起,如果勾腳背的力量變弱,走路時擡腿動作會比較費力,那麼患者走路時就會出現高擡腿的步态。腓總神經受損後不但會導緻感覺異常,還會出現行走困難。

如果這些周圍神經同時受到損傷,那就說明身體肯定出現了嚴重的狀況。這種狀況在未來可能導緻手的廢用,腳的潰瘍、截肢等嚴重後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我們将這些周圍神經稱為“生命線”。

導緻“生命線”受損的

嚴重疾病是什麼?

可導緻多條周圍神經同時受損的疾病很多,但是有一種疾病非常常見,在我國就有1億多患者,而且這種疾病的患者中,有30%都伴有手腳“生命線”受到損害,這種疾病就是糖尿病。

而糖尿病導緻的“生命線”受損,被稱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

“生命線”為什麼會受到損害呢?

神經在人體内有自己的神經通道,就像列車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在周圍神經的通過線路上有6個關鍵點,上肢的肘部、手腕正中和前臂外側是“生命線”通過的關鍵點,下肢的膝蓋外側腓骨小頭下方、腳背和内踝下方是“生命線”通過的神經通道的關鍵點,這6個關鍵點叫作解剖生理狹窄。當神經通過這6個解剖生理狹窄時,就如同列車穿過隧道。

構成神經通道的組織包括肌腱、韌帶等結締組織,糖尿病患者的這些結締組織裡面的彈力纖維減少,導緻神經通道的彈力下降,彈力下降後,神經通道會回縮、變窄。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的代謝異常、血液供應障礙,會使周圍神經腫脹變粗。

神經通道變窄,神經又變粗,勢必會使我們的周圍神經在6個關鍵點受到嚴重的壓迫,導緻神經的運動、感覺和營養功能出現障礙。

“生命線”受損的症狀有哪些?

李先生今年63歲,10年前患上了糖尿病,6年前他開始出現腳趾、腳背、腳底和小腿外側疼痛、麻木、發涼的症狀,有針刺樣和螞蟻爬過的感覺,因腳底疼痛而無法行走,晚上也因為疼痛而無法入睡,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的日常生活。

來就診時,李先生的右腳背已經出現了指甲蓋大小的一處潰瘍,竟然是一個多月前被蚊子叮咬後撓破的小傷口遲遲不愈合造成的。還有一點讓人印象深刻,李先生明明不到60歲,面容卻顯得蒼老憔悴,像快70歲的人。

經過診斷,李先生得的正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約有3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周圍神經病變,7.5%的患者在确診糖尿病的時候就已經存在周圍神經病變了。另外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糖尿病患者的醫療花費中,有 四分之一都用在了糖尿病周圍神經病上。 這對患者來說是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

我們建議李先生進行手術,否則他很可能面臨頑固性潰瘍甚至截肢的風險。手術後李先生恢複得很不錯,疼痛、潰瘍的問題都消失了,整個人的精神面貌也大變樣。

“生命線”受損應該如何治療?

周圍神經顯微減壓術

如果出現了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話,嚴重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在之前所說的6個解剖生理狹窄的關鍵點進行微創手術,做周圍神經減壓,可以有效預防如手足潰瘍和肌肉萎縮等症狀的加重,改善麻木、疼痛的症狀,降低截肢風險。這項手術叫作周圍神經顯微減壓術。

中醫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

周圍神經病病情比較輕的糖尿病患者,就不一定要選擇手術治療了,除了要控制好血糖,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選擇用中醫藥膳來調理治療。

這裡就給大家推薦一個 可以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 藥膳方↓↓

參精葛桃養生粥

紅參3克,黃精10克,山藥10克,葛根10克,山楂10克,桃仁6克,大棗3枚(切開),粳米100克。

将紅參、黃精、葛根、桃仁浸泡,煎煮後取汁去渣,與事先浸泡好的粳米、山楂、大棗以及山藥同入砂鍋内煮粥,每日分2次服用。

紅參大補元氣,是重要的補氣藥,黃精補氣養陰,山藥健脾滋陰,葛根清熱生津、通經活絡,山楂消食化積、行氣祛瘀、化濁降脂,大棗補氣養血、調和營衛,此方可補氣養陰、清熱生津、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糖尿病患者大都為氣陰兩虛、津液不足,所以會出現口渴、口幹等症狀,如果長期得不到正确治療,就可能會出現周圍神經病變等并發症。中醫治療時,既要治本,又要治标,治本為補氣養陰,治标為疏通經絡,标本同治,形成了這個藥膳方。

紅參是人參經過蒸制的一種飲片,性質相對比較溫和,是中醫臨床和養生保健常用的中藥材,但作為食品原料的話,每人每天食用不能超過3克,并且隻能用人工栽培的5年以内的人參。

服用養生粥注意事項

服用養生粥時要注意,需要辨證施膳,此粥适合氣陰兩虛、脈絡阻滞的患者。

如果患者陽虛畏寒,可适當增加一些溫熱補陽的藥材,如生姜、益智仁等。還要注意服用量,作為藥膳食療,用藥量不宜過大,不能像治療時的用量一樣,這樣長期食用才會比較安全,避免出現副作用。

此方中的量可供兩到三人食用,如果一個人食用的話可減至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量。胃酸過多的人可少用或不用山楂。

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所以粳米的用量需要患者根據自己一天的主食攝入量進行調整。

專家簡介

張黎,主任醫師,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協和醫學院及首都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博士後流動站指導教師,2010年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醫師年度獎獲得者。兼任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功能神外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功能神外專委會副主委、《中華神經外科雜志》編委、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外科專委會副主委、《中華腦科疾病與康複雜志》副主編。在國内率先涉足周圍神經外科領域并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張文高,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三世中醫傳承,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老年醫學專委會首任副會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五屆常務理事、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副主委、養生學與康複醫學專業委員會首三屆副主委,中國藥膳研究會副秘書長、首席專家、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培養中西醫結合臨床博士10名、碩士20餘名。目前在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京城名醫館及山東省中醫院出門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