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年》:“齊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猶馳而造焉。公曰:‘唯據與我和夫!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
和人不同
公元前522年的一天,齊景公打獵回來,在遄台(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小王莊南)休息,晏嬰在身邊陪同。
這時,大夫梁丘據也驅車前來。梁丘據是齊景公的寵臣,很善于逢迎齊景公。
景公說:“隻有梁丘據與我最和諧呀,不管我說什麼,都服從。他從來沒有提過不同的意見。”
晏子回答說:“梁丘據與國君您說一樣的話,隻能是與您‘同’而已,哪裡稱得上‘和’呢?”
齊景公說:“難道‘同’與‘和’還有區别嗎?”
晏子說:“是的。打個比方,‘和’,就像用水、火、醋、醬、梅等各種不同的調料來烹調魚、肉。廚師把這些不同的調料加以調和,使其味道适中。味道太淡就加佐料,味道太濃就加水沖淡。這樣,做出來的才是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君臣之間也是如此。國君您行事,自己認為正确的,而其中難免還有不合适的部分,臣下們就需要指出那些不合适的部分而加以糾正。國君所認為不正确的,而其中還會有合适的部分,臣下們就需要指出合适的部分而加以保留。這樣,您的決策才會更加完善,收效才會更大。”
晏子又說:“和與同的關系,就像音樂,不同的聲音組合在一起,才形成了和諧的音樂,假若隻發出一種聲音,那就不是音樂了。現在,梁丘據和您“一個聲音”,是“同”而非“和”。
晏子和齊景公談論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和”是和諧、和睦的意思。“同”是相同、苟同的意思。比喻隻和諧相處,不盲目苟同。
“唯唯否否”形容膽小怕事,隻是一味地順從符合。
每天一個成語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