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據新聞晨報“021視頻”報道,近日,“女生極限通勤每天來回6.5小時”的話題引起網友關注。
據了解,家住上海金山區朱泾鎮的金小姐,在楊浦區某公司上班。
由于路程較遠,她先要騎電動自行車到公交站。坐一個半小時的公交後,再換乘地鐵。到站後再坐班車到公司所在園區上班,單程需要3小時15分鐘,每月花費800元。
當事人金小姐表示,如果開車上下班,單程在一百公裡左右,早晚高峰單程也要将近2小時,加上油費、過路費、停車費,每月花費要在5000元左右。
她稱:“也有嘗試過在公司附近租房,但這樣成本更高。”
由于通勤時間過長等原因,金小姐目前已從公司離職。
7月29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百度地圖聯合發布的《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的人口超1400萬,長距離通勤已成為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現象。
研究普遍認為長時間通勤會降低人們的幸福感。
與此同時,全國的“幸福通勤”(指5公裡以内通勤)比重呈現下降趨勢,越來越多的通勤者不得不采用機動化交通方式上下班。
如何破解“極端通勤”之苦
據中國新聞周刊此前報道,不少人會選擇看電影、追劇、浏覽社交網站、聽音樂、搭讪陌生人等方式來打發通勤時間。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鼓勵民衆選擇騎行方式出行,以助力自行車作為通勤工具。
他稱,北京平均通勤距離11.3公裡,助力自行車的标準是1小時18公裡,用輕量化的助力自行車,大多數人能用不到45分鐘的時間,輕松騎行11公裡,“低碳、綠色、環保”。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分院院長趙一新認為,“軌道交通建設和城市的建設能不能更緊密結合在一起,是解決特大城市通勤的關鍵”。
(九派新聞綜合新聞晨報“021視頻”、中國新聞周刊
(來源:九派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