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治療腹瀉的有效方法

治療腹瀉的有效方法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08 19:34:21

治療腹瀉的有效方法?此文首發于中關村在線母嬰頻道,轉載請注明出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治療腹瀉的有效方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治療腹瀉的有效方法(治療腹瀉的最佳方案)1

治療腹瀉的有效方法

此文首發于中關村在線母嬰頻道,轉載請注明出處

寶寶拉肚子,醫生肯定會讓吃蒙脫石散和益生菌這兩種藥,但是寶寶還這麼小,也會經常拉肚子,時不時就吃益生菌和蒙脫石散,這兩種藥真的有必要吃嗎?

先說說,蒙脫石散吧。世界衛生組織是這樣說的:“這類藥常用來治療患兒腹瀉是因為其吸附細菌毒物和其它緻瀉性毒物并使其活性減弱、聲稱能‘保護’腸粘膜等。然而沒有一種藥在常規治療患兒急性腹瀉時被證明有實際價值。”所以蒙脫石散是沒必要使用的。

再說說,益生菌。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沒有批準益生菌的任何健康聲稱。就是說,益生菌在美國根本不能當做藥物來治療任何疾病,隻能作為膳食補充劑或在酸奶等乳制品中提供。

但并不是所有益生菌都是“益生”的,比如腸球菌就可能具有毒性的特點,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不要把腸球菌作為人類使用的益生菌。像媽咪愛的“枯草杆菌二聯活菌顆粒”中,就包含了屎腸球菌。

由此可見,媽媽在給孩子使用益生菌的情況下要格外注意,腹瀉是可以不用益生菌來治療的;如果你要使用的話,應該先咨詢靠譜的醫生,哪種益生菌是适合你或孩子的。至于含屎腸球菌的益生菌産品,就不要考慮了。

可以看出,無論是蒙脫石散還是益生菌,都不是治療腹瀉最佳選擇方案。那應該怎麼去治療腹瀉呢?首先要了解腹瀉引起的原因,媽媽要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寶寶拉肚子6種可能

腹瀉可能1:生理性腹瀉

生下沒幾天就開始腹瀉,每天大便薄薄的,呈黃色或黃綠色,少則2-3次,多則4-5次,時間長達幾個月,甚至半年。但寶寶長得很好,也不見瘦。這種症狀在醫學上稱“嬰兒生理性腹瀉”,多見于6個月以下純母乳喂養的寶寶。

預防

媽媽要少吃蝦蟹類食物及各種生冷食物。

護理

如果不能及時給寶寶換尿布和清洗臀部,還可能引起紅臀,甚至局部感染,因此,尿布隻要濕了就得換同,每次給寶寶換尿布時,還應先清洗臀部,必要是抹護臀霜,以保護局部皮膚。

随着年齡的增長,嬰兒生理性腹瀉會不治自愈,因此不必用藥。

腹瀉可能2:喂養不當

過早過多地以粥類與粉糊喂養小兒,碳水化合物過多能引起發酵,産生消化紊亂。未按時添加輔助食品,于斷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變食物成分,因不能适應而産生消化紊亂發生腹瀉。

預防

1、4個月以上寶寶,可從少量米粉開始,逐漸添加輔食,從2勺開始,直到寶寶腸胃适應,大便正常,才可逐漸加量。

2、添加的輔食品種一種一種加,适應一種後,再加另外一種。

3、肉食類食物不可一次食用過多,以免造成嬰幼兒胃腸道負擔過重,以緻食物在胃腸内消化吸收障礙而出現腹瀉。

護理

腹瀉時暫時停止輔食添加,腹瀉好轉後再逐漸添加。

看護人要了解寶寶的食用量,不可一次性喂寶寶太多食物,尤其是肉食。

腹瀉可能3:乳糖不耐受

乳制品中的糖類主要是乳糖,其消化是靠乳糖消化酵素,缺少這種酵素就無法消化乳糖。有些寶寶斷奶後,不再吃奶和奶制品,由于長期“廢用”,乳糖酶活性便随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最終成為乳糖酶缺乏。或者由于寶寶腹瀉,損傷了腸粘膜細胞,使之分泌乳糖酶的能力下降,這就是平時所說的“繼發性乳糖不耐受”。如果飲用乳類便可産生腹瀉、腹脹等症狀,總稱為乳糖不耐症。

另外,還有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指從嬰兒出生即無乳糖酶。無論飲用母乳、牛乳均可導緻明顯的腹瀉。

預防

1、配合谷物同吃

乳糖不耐受的寶寶空腹喝奶會有較重症狀,但和其它食物同時吃,乳糖濃度可能在特定環境中得到“稀釋”。胃腸中的乳糜作用可提高乳糖吸收率。如喝奶前吃些餅幹、面包會減少排氣和不舒服感覺。

2、少量多次

即使乳糖酶缺乏的寶寶,也可耐受少量乳類(30-50毫升),不會出現不耐受的症狀。所以,媽媽給寶寶哺乳,也可采取少量多次食用的方法,一次食用量不超過50毫升為宜。每天多喝幾次,仍可達到建議的奶量。而且久而久之,寶寶腸道中的乳糖酶也會逐漸增多(醫學上稱為“酶的誘導作用”),寶寶即可減輕乳糖不耐受的反應,或避免乳糖不耐受症狀的出現。

3.喝酸奶

酸奶是加入一定量的乳酸杆菌經發酵後生成的,發酵過程使得原奶中20%-30%的乳糖分解,蛋白質和脂肪也分解成為小的組分,使其更易消化吸收,所以喝酸奶可避免不适症狀的發生。

護理

因乳糖不耐受而引起的腹瀉,一般不嚴重,隻要不再吃乳制品,一天後就可好轉。

先天性的可選用特制的無乳糖配方奶粉。

腹瀉可能4:秋季腹瀉

寶寶秋季發生的腹瀉,一般為輪狀病毒引起,每年10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輪狀病毒腹瀉發病高峰。輪狀病毒在幹燥、寒冷季節容易爆發。由于6個月-2歲的嬰幼兒局部免疫力和腸道消化系統發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輪狀病毒而發生腹瀉。

預防

1、不要帶寶寶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去,避免接觸患腹瀉的孩子。

2、寶寶使用的玩具、能夠觸摸到的家具,都要勤用清水沖洗;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

3、喂寶寶吃奶或吃飯前,一定要用肥皂及流動的水洗手。

4、冷熱要适度,預防感冒,使寶寶能夠抵禦輪狀病毒的侵襲。

5、不要讓寶寶接觸有感染病毒可能的東西。

6、口服輪狀病毒疫苗。

護理

1、最重要的是保證液體的攝入,如果寶寶沒有嘔吐,爸媽要耐心地頻頻喂口服補液,就象靜脈點滴那樣,一點一點地喂。隻要把住脫水這一關,寶寶病情就不會加重。

2、治療秋季腹瀉,抗菌素是無效的,相反,還可能造成小兒腸道正常菌群失調,加重腹瀉症狀。

3.可繼續進食和母乳喂養,6個月以内人工喂養的寶寶用米湯稀釋牛乳,2-3天後改為正常飲食;6個月以上寶寶可食用粥、面條或軟飯,加些蔬菜,還可以吃新鮮水果、果汁以補充鉀。總之要鼓勵進食,喂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直至腹瀉停止後2周。

4、處于輔食添加期的寶寶,可暫時停部分輔食,如肉、蛋等,待腹瀉減輕再開始食用。停輔食時間不要超過3天。保證寶寶所需熱量和營養同樣重要。

5、體溫超過38℃,使用退熱藥,要按藥物的說明書服用,注意服用量及時間間隔。

輪狀病毒腹瀉是自限性的,病程一般5-10天,多數患兒如果護理得當,愈後不會有問題。如果不伴有嘔吐等嚴重症狀,在家治療也可以。

腹瀉可能5:細菌性痢疾

當各種細菌興風作浪時,細菌性痢疾發病率就會提高。通常表現為,寶寶在腹痛的同時,還會發燒達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數增多,呈膿血便,腹瀉前常有陣發性腹痛,肚子裡“咕噜”聲增多。由于腹瀉次數多,體内電解質失調,寶寶脫水嚴重,皮膚彈性差,全身無力。

預防

1、洗手很重要

做飯前應該先洗手;在接觸肉和蛋類後也應該馬上洗手;不要留過長的指甲,不要直接戴着戒指或手表洗手。

2、飯菜要盡量現做現吃

避免吃剩飯剩菜。新鮮的飯菜營養豐富,剩飯菜在營養價值上已經是大打折扣。而且越是營養豐富的飯菜,細菌越是容易繁殖,如果加熱不夠,就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媽媽不要試圖用鼻子和眼睛來判斷食物是否變質,食物是否受到細菌的污染僅憑顔色和氣味是很難判斷出來的。所以即使隻有一點“擔心”、“奇怪”的感覺都要下決心把它扔掉。

3、高溫消毒

寶寶的奶瓶、碗、勺等餐具先用專用洗滌劑仔細地清洗,然後用流水将泡沫完全沖淨後,煮沸或用專用的消毒鍋、微波爐等進行消毒。最後還要仔細擦幹。如果還留有水,就會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一定要擦幹徹底殺滅細菌。

護理

1、不要因寶寶腹瀉就不讓他吃東西,而是要給寶寶吃易消化的軟食,如面條湯、米粥等。

2、讓寶寶多喝水或口服補液鹽,補充體内丢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失水厲害的要進行輸液治療。

腹瀉可能6:腹部受涼

有些寶寶睡覺時,會踢被子,或者白天玩鬧時,腹部露在外面,這樣就很容易使腹部受涼。一旦腹部着涼,就會使腸管平滑肌受刺激,收縮加強,腸道蠕動也随之加快,正在進行着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在腸内通過加快,這不僅影響營養物質在體内的消化和吸收,還可造成排便次數的增多,且大便常呈稀爛狀,因而出現了腹瀉。

預防

1、不要給寶寶穿“露臍裝”,内衣不可過小,最好上衣能塞入褲子内,保證肚子不會受涼。

2、平時讓寶寶穿着睡衣入睡。

3、半夜醒來時看看寶寶是否蓋好被子。

護理

保持腹部溫暖,可多穿一件衣服,或用熱水袋壓在腹部。

拉肚子應該怎樣治療呢?

1、腹瀉時保護好小屁屁

由于寶寶腹瀉時排便次數增加了許多,所以會不斷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瀉時排出的糞便對皮膚刺激較大,通常腹瀉的寶寶都會出現屁屁疼。因此,寶寶每次排便後都要用溫水清洗小屁屁,擦幹後塗抹一些護臀膏。

2、注意觀察記錄

護理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并記錄大便次數、性狀、顔色及量的變化,為醫生制定治療計劃提供依據。還要注意觀察病情,如果寶寶在家治療護理期間病情不見好轉,出現水樣便次數頻繁、口渴明顯、雙眼凹陷、尿量明顯減少等脫水表現及高熱等症狀,應帶寶寶到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3.世衛組織說:“腹瀉患兒的治療要點是口服補液治療、繼續喂養和僅限于出血性腹瀉、霍亂重症病例、非腸道感染重症病例的抗生素療法。”“僅僅通過簡單的口服補液的方法就能夠安全和有效地治療90%以上各種病因和各年齡患者的急性腹瀉。”目前補液的最佳選擇是使用口服補液鹽(ORS)溶液,口服補液鹽Ⅲ是目前的最新版本。補液鹽Ⅲ按标簽說明的水量沖服即可。但如果買不到補液鹽Ⅲ,隻買到補液鹽Ⅱ或Ⅰ的話,就要按标簽說明的要求再稀釋1.5倍後再使用,比如标簽說1包補液鹽用500毫升水沖,就應該使用750毫升水來沖。另外在腹瀉期間和之後,要繼續給予孩子平時常吃的食物,不要減少或稀釋食物,以防營養不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