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獲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圖片來源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戀小暖
1
最近,有一件事引發全上海人民抓狂:垃圾分類!
7月1日起上海開始執行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如不按照規定條例執行垃分類,可能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個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200元; 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則可罰5萬元。
如果你生活在上海,卻不懂得進行垃圾分類,那麼分分鐘被罰款。
幹垃圾、濕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不怕你垃圾多,就怕你不夠耐心。
看看這麼細的分類,沒有耐心的人,真的會急得跳腳。每天還要接受垃圾分類志願者叔叔阿姨們靈魂的拷問:你是什麼垃圾?!
圖片來源網絡
大人們不僅自己學,還要拉着孩子學,自家的孩子,可不能輸在垃圾分類上!
垃圾分類要從娃娃抓起,孩子的可塑性強,要盡早讓垃圾分類融入孩子們的骨子裡,成為一種本能。
教育孩子進行垃圾分類,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我們人類自己。
2
為什麼一定要開始進行垃圾分類,因為地球承載能力越來越弱了,很多垃圾的降解,需要幾十年幾百年甚至是幾百萬年的時間。
人類不僅制造垃圾越來越多,有心懷不軌的人,甚至會偷偷地把垃圾往海裡倒。
曾有人在珠海高欄海域倒入垃圾563.99餘噸,從而使得水域嚴重受到污染。
海洋裡的生物,遭遇了一場重大災難。
漁網打撈上來的不是魚,而是一個個垃圾。
圖片來源網絡
還有數不過來的垃圾,被埋到地底下,破壞土壤,污染地下水。
當然,有的垃圾被焚燒了,這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環保的處理方法,但是這個前提是: 必須做好垃圾分類。
中國的很多焚燒廠,在焚燒垃圾時,往往是沒有提前做好分類的。
垃圾焚燒場不能真正發揮出它環保的作用,反而成了最大的污染源。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人類再不好好處理這些垃圾,那麼這些垃圾将會狠狠反噬人類,人類最後也會自食其果。
很多孩子的童年,是和垃圾、污染源一起度過的。
有的孩子沒有幹淨的泳池,隻能将就地在被污染的水域裡遊泳。
圖片來源網絡
有的孩子隻能苦中作樂,無奈地和垃圾為友。
看看這一幕,多麼讓人感到心痛啊!
圖片來源網絡
有的孩子的搖籃,是觸目驚心的垃圾堆。
圖片來源網絡
有的孩子,垃圾是他們的玩具。
不法商家們,甚至把垃圾加工成玩具,全然不顧那些病菌,隻一味地被利益熏了心。
圖片來源網絡
上一代人制造的垃圾,為什麼要讓孩子來承受這樣的惡果?
如果每個人都能從小被教育好進行垃圾分類,那麼相信全民環保成時尚,指日可待。
垃圾分類很快就會被推行到更多的城市,與其消極地逃避,不如主動地接受,為了孩子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有人已經做出了很好的示範。
這是還沒變成垃圾的食物:
圖片來源網絡
這是吃完食物後的垃圾分類:
圖片來源網絡
事無巨細,該網友把吃完後的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濕垃圾、幹垃圾的标準一一分好,引來大家的啧啧稱奇。
無數人紛紛向該網友看齊。
為人父母要做好榜樣的力量,在垃圾分類中培養自己的耐心,同時讓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做個環保小達人。
3
以前的語文課本裡,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喂—出來》。
該文章的主要故事情節是這樣的:
台風過後地面上出現一個深不可測的洞,有人往裡面喊了一句: "喂—出來",并扔了一塊石頭,洞沒有任何反應。
商人嗅到了商機,把洞的專利權買了下來,并成立了“填洞公司”。
這個洞,是專門用來盛放各種垃圾的:
動物的屍體、城市裡的廢物和污水、危險物品等垃圾,都被運到這個洞裡來。
多虧了那個洞,城市漸漸變得幹淨起來,然而有一天一位工人卻突然聽到一聲"喂—出來",還看到了一塊飛出來的石頭。
但他并沒有危機意識,反而贊歎城市變得越來越美了。
這個小說,當時給我的震撼很大。
作者寫到工人的贊歎後就戛然而止,但最後結果不言而喻,一場大災難避無可避。
這讓人不僅想起了這樣一句話:出來要的總是要還的。
種下什麼因,就會得什麼果。
為了從觀點上徹底加強你和孩子對垃圾分類的重視,建議在平時的親子時光,可以和孩子一起多閱讀一些關于保護環境的文章,讓保護環境的種子從小就播種在孩子心中。
4
最近因為垃圾分類,日本也上了熱搜。
日本的垃圾分類,簡直可以用“變态”來形容,但他們對此早已雲淡風輕,習慣得仿佛與生俱來一樣。
從1980年以來,他們就開始進行垃圾分類了,并且做到了全世界最好。
他們的嚴苛程度,簡直無人能及。
在日本,垃圾分類手冊是标配,27頁的手冊上,就寫着多達518項條款。
圖片來源網絡
在學校,孩子們必須要把牛奶喝得幹幹淨淨,然後把牛奶盒洗幹、晾幹,然後剪開,坐等工作人員回收。
在街上,你幾乎看不到垃圾桶,但整條街道,卻幹淨如洗,沒有多餘的垃圾。
原來,日本人把垃圾都帶回家分類去了,就是這份融入到骨子裡的自覺,成全了一條整潔的街道。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有垃圾桶,大部分也是呈透明的,這是為了避免遊客們扔錯垃圾。
圖片來源網絡
對于垃圾分類,有人不勝其煩,也有人酸溜溜地送想學日本垃圾分類的中國人這四個字:崇洋媚外!
不少人一時接受不了垃圾分類的細密,也開始謾罵起主動向日本學習的中國人。
但學無止境,垃圾處理也一樣。
也許實施的過程中有點難,但為了我們和孩子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一切付出都值得。
保護環境無國界,誰做得好,就該向對方學習。如果不懂得分類,就自己查閱一下資料,如果還是不懂,可以虛心向别人請教。
在平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日本的垃圾分類方法,把垃圾分類編成兒歌的形式,讓孩子更加容易記住。
平時可以多買一些垃圾分類的繪本,讓孩子自主學習,學完後讓孩子參與到垃圾分類的社會實踐中來。
還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垃圾分類的宣傳語、創意宣傳海報、垃圾分類調查等等,鼓勵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環境的隊伍中來。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垃圾分類當做一種自動性行為,朝着零垃圾的目标出發!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内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