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不自賞》62集、《甄嬛傳》76集、《思美人》80集、《如懿傳》90集....現在的電視劇集數越來越多,劇情越來越拖沓,灌水越來越嚴重。反觀犯罪懸疑推理類的熱劇,近年不斷推出的精品劇,各個都十幾集,最多也才20來集,更誕生了不少爆款佳作,下面就來推薦一下!
1.《沉默的真相》 12集
親情、愛情、師生情、隊友情,以及出于對陌生人的敏感和共情,組成了《沉默的真相》深厚的情感基礎,從地鐵棄屍案引出牽扯出一樁十年前的舊案,通過高能反轉和燒腦的手法扣人心弦,故事也在幽暗中透出微光。
2.《無證之罪》 12集
是社會派推理劇,側重點不在于破解詭計,而是以深刻的寓意和批判意識取勝,從案件背後的犯罪動機切入,展開一場人性道德拷問,同時案情設置也多從現實社會問題出發,秦昊、鄧家佳、姚橹的表演也添色不少。
3.《想見你》 13集(台版)、26集(内地版)
該劇在保留台灣偶像劇的核心特色外,也拓展了台灣偶像劇的想象邊界。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演繹三角戀,并融合了犯罪懸疑元素與社會議題,既豐富劇集可看性,也具有強烈的現實屬性,最終獲得金鐘獎最佳劇集。
4.《我們與惡的距離》 10集
這部金鐘獎最佳劇集沒重走加害者的犯罪之路,而是将受害者家庭、加害者家庭、辯護的律師等聯系在一起,将新聞職業道德、原生家庭、家庭教育等諸多社會議題抛上台前,來試圖探讨人性善與惡間的距離,發人深省。
5.《法醫秦明》 20集
該劇最大程度還原了原著的紀實性和專業性,環環相扣的離奇案件、步步為營的破案過程,用緊張燒腦的劇情呈現了感官刺激。雖然走得是專業高冷的法醫風,該劇也有不少歡樂元素,焦俊豔飾演的李大寶,就很有趣。
6.《誰是被害者》 8集
本劇在連環殺人案上的布局疑點很足、尺度很大;實際上揭露了性别霸淩、媒體生态、境界權力、養老院資源不足等社會結構性議題,描述社會中無法發聲的小人物群像,表達深切社會底層關照。
7.《隐秘的角落》 12集
本劇中三個孩子更像是體察世界的一扇窗口,從中看得見占有欲支配下的母愛、沉默者的嫉妒、自卑者的偏執。在人性善惡間搖擺的情感與殺戮,使觀衆在觀劇過程中發出隐秘的警醒,大反派秦昊表演也很棒。
8.《摩天大樓》 16集
本劇通過深度開掘每個“嫌疑人”的人生,人物的命運反轉、人性的複雜,實際上也折射出女性的困境,都讓撞擊感逐層疊加。楊穎那張美麗又脆弱的面孔,以及被折磨得失去靈魂的軀殼,是那些被損害被侮辱的女性的縮影。
9.《十日遊戲》12集
本劇借助東野圭吾對“綁架遊戲”情節的巧妙設定,鋪排出一個多線交叉的好故事。多視角、多線劇情并行,充滿謊言、漩渦重重的故事,通過懸念的鋪陳、推理元素的釋放,在缜密的破案過程中逐漸揭露這一切背後的危險。
10.《天黑請閉眼》7集
本劇是台灣幾年來少見的推理劇,高中登山社的八位好友闊别十年後齊聚山中民宿預備一同挖出學生時代埋下的時空膠囊,沒想卻讓一樁昔日醜聞意外出土,角色之間的暗流感情糾葛不斷,情緒的轉折互相交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