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質量最好的羊絨服飾,
在剛開始穿着時,
也會有輕微的起毛起球現象,
因此,國家标準規定,
隻要羊絨衫起球等級,
不超過允許的範圍就是合格産品。
羊絨服飾為什麼會起毛起球呢?
現在就來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分析。
第一,與羊絨纖維的特點有關。
首先,羊絨與羊毛相比,細度小、長度短、卷曲數少,纖維在紗線中的抱合力小,外露絨多,再加上纖維滑糯,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從織物中滑移而産生掉絨起球。而且,因為羊絨纖維表面布滿鱗片,當纖維的集合體受到無定向性外力作用時,逆鱗片受力的纖維容易向根部移動,出現定向摩擦效應,産生掉絨;同時,由于鱗片之間的棘鎖和纖維體的彈性,纖維容易相互交錯纏結起球,産生動物纖維所特有的氈縮。
其次,羊絨纖維的導電能力差,衣服在穿着時,纖維間互相磨擦,造成電荷在纖維中聚集,産生靜電現象,介電系數高的纖維帶正電荷,反之帶負電荷。如化學纖維與羊絨磨擦時,化學纖維帶負電荷,羊絨纖維帶正電荷。不相同電荷的纖維之間相互吸引,易造成織物掉絨起球,當天氣幹燥時這種現象尤為嚴重。
再次,纖維的卷曲波形愈多,在加撚時,纖維愈不易伸展,在摩擦過程中纖維容易松動滑移,在紗線表面形成毛茸。因此,纖維卷曲性愈好,愈易起球。纖維愈細,顯露在紗線表面的纖維頭端就多,纖維柔軟性也愈好,因此細纖維比粗纖維易于糾纏起球。而對于纖維長度來講,較短纖維比長纖維易于起毛起球,因遊離纖維較多,且短纖維之間的摩擦力及抱合力均較小,纖維易于滑到織物表面,也就容易産生起球現象。
另外,紗線的撚度和表面光潔程度對起球也有較大影響,撚度高的紗線,纖維間的抱合緊密,紗線在受到摩擦時,纖維從紗線内滑移相對少,起球現象減少;由于羊絨服飾是柔軟性織物,過高的撚度會使織物發硬,因此不能靠提高撚度來防止起球。紗線光潔度的影響,紗線越光潔,表面毛茸則短而少,所以光潔紗線不易起球。
第二,與織物的組織結構有關。
組織結構疏松的織物比結構緊密的織物易起毛起球,結構緊密的織物與外界物體摩擦時,不易産生毛茸,已經存在的毛茸,又由于纖維之間的摩擦阻力較大,而不易滑到織物表面來,故可減輕起毛起球現象。密度松的織物比密度緊的織物易起毛起球。表面平整的織物不易起毛起球,表面凹凸不平的織物易起毛起球。
第三,與染整工藝的影響有關。
紗線或織物經染色及整理以後,對抗起球性将産生較大影響,這與染料、助劑、染整工藝條件有關,以絞紗染色的紗線比用散毛染色或毛條染色的紗線易起球;以成衫染色的織物比紗線染色所織的織物易起球;織物經過定型,特别是經樹脂整理後,其抗起毛起球性将大大增強。
第四,與穿着條件的影響有關。
羊絨服飾在穿着過程中,由于外罩(如外衣)施加的摩擦等作用,紗線中較短的纖維的一端滑移出來,在織物表面相互纏結成球。而羊絨纖維比羊毛的纖維細而短,加上一般的羊絨衫為粗梳産品,羊絨紗中的短纖維含量較高,更容易彼此纏結。
第五,羊絨衣物的洗護方式。
羊絨服飾在穿着過程中出現髒污,給大家的建議,可以選擇手工水洗也可以選擇幹洗,當然最佳的解決方法就是幹洗了,衣物幹洗不變形不褪色手感好,因為手洗水洗容易導緻羊絨松軟變懈的情況。幹洗時必須裝入網袋或布袋子保護,禁止使用常規洗滌程序,應該采用輕柔緩和程序,讓衣物達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因此羊絨服飾在内穿時,與其配套的外衣裡子最好是光滑的,不能太粗糙、堅硬,内袋勿裝硬物等,以免局部摩擦起球;在外穿時,袖子與桌面、袖子與沙發扶手、背部與沙發等不要長時間摩擦。穿着時間不宜太長,要注意間歇、交替穿着,使其恢複彈力,以免纖維疲勞損傷。羊絨服飾出現起球現象之後,切忌用手生拉硬扯,正确的方法是在洗滌後用剪刀将絨球剪下,在經過幾次洗滌之後,随着一些松散的纖維脫落,羊絨服飾的起球現象就會逐漸消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