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着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衆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前進進!
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們總會肅然起敬,駐足凝望;每當唱起這首歌,我們始終熱血沸騰,充滿力量!中華兒女共同的心底之音。那深沉濃郁的情感,家國天下的情懷,奮發向上。
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一個人應當不斷成就新我,不斷日新向上。北宋理學家張載曾作詩表達這種每日求新的精神:“願學新心養新德,旋随新葉起新知”。
著名物理學家彭桓武亦曾題詞總結成功經驗:“集體、集體、集集體;日新、日新、日日新”。的确,一個人若能堅持向新、自我完善,學業、品德必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生的成果也将在日積月累中産生日新月異的進步。
對國家民族來講,曆史的洪流滾滾向前,“不日新者必日退”,一個民族隻有不斷革新、不斷解放思想、主動适應時代,才能在競争中日益強大。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中華文化曆來強調要革故鼎新、與時俱進,這種精神往往表現于文字,潛藏于内心,迸發于曆史的關鍵節點,形成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
《中庸》上也說,一個君子的修身和弓箭手的射箭有相似之處,“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鹄,反求諸其身”。
有什麼相似之處呢?當這個弓箭手把箭發了出去,結果卻“失諸正鹄”,就是沒有射中靶心,那麼他是不是去埋怨說今天的天氣不好,風把我的箭吹歪了?或者說我今天狀态不佳,要是平時我就能夠發揮得更好?
甚至說,不知道這個箭是哪個廠子生産的,原來是假冒僞劣産品,害得我把箭給射歪了?一個真正好的弓箭手,他不是去尋求這些客觀的原因,而是反省自己在技藝上有哪些不夠精湛的地方,有哪些可待提高的地方。一個君子的修身也是如此。
《孟子》中也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意思是說,我們做事如果沒有成功,應當馬上反過頭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孔孟所稱道的堯舜禹湯等古代的聖人,都是這樣“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楷模。
有一次,堯帝走在路上,看到兩個犯人正被押往監牢。想到自己統治下的人民犯了罪,他内心很驚慌,馬上跑過去問他們說:“你們兩個人為什麼會犯法?”這兩個人回答:“因為上天久旱不雨,我們家裡沒有東西吃,就偷了人家的東西,所以被抓了起來。”堯帝聽完,對押解犯人的士卒說:“你把他們放了,把我抓起來。”
大家都很驚訝,堯帝接着就說:“我犯了兩大過失:第一,因為我沒有德行,才使得上天久旱不雨;第二,我是一國之君,沒有把我的臣民教好,他們才會犯罪。”據傳堯帝話才說完,天空就變化了,烏雲飄過來,沒多久就下起了大雨。
商朝的湯王,在自己洗臉的盆子上面刻了一段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時時督促自己要不斷進步。
遇着大旱禱雨時,湯王又提到“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意思是說,如果我自身有罪,不要因為我的過失殃及天下百姓;天下的老百姓有罪,都是我沒做好,都該由我自己負責。
這些傳說或古訓喻示着人必須要有反躬自省的意識,因為古人有這種自我反省的意識,所以對于自己身上出現的問題覺察得清清楚楚。
而現代人和古代人相比,這種自我反省的能力就越來越差了。為什麼呢?大家注意觀察一下,人們平時在生活中,在工作中,聽到最多的是什麼呢?那就是抱怨的聲音。顯然抱怨的都是他人的責任、客觀的環境、領導的原因,很少有人說這件事自己哪兒做得不好,是自己沒有盡到責任。
在人生的旅途上,人們往往背着兩個包袱,一個包袱上寫着他人的過失,另一個包袱上寫着自己的過失。然而走人生之路的時候,人們卻往往把寫着他人過失的包袱放到胸前,而把寫着自己過失的包袱放在了背後。所以很多人無論怎麼樣看也看不到自己的過失,但是一低頭,卻很容易看到别人的過失。
既然人認識自己是最難的,而現代人又缺少這種自我反省的能力,那麼我們自己可能有一些心理上的消極因素,有一些不健康的心态,自己卻還沒有意識到。
中華文明能成為人類曆史長河中唯一沒有幹涸、沒有斷流的文明,與我們民族不懈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識、“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精神息息相關——這種求新的精神就是強大的生命力。
所以即使一時遇到波折,依然能夠渡盡劫難、重整山河、煥發新生;所以才在每一次“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依然能“前進前進前進進”,攜手奮進建設美好和諧家園,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創造美好人間。
歡迎大家品讀中華大家讀書會!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
感恩家庭幸福和諧厚德載物!
感恩萬佛之祥光照耀神天共佑!
感恩天地滋養萬物!感恩國家培養護佑!
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感恩恩師諄諄教導!
祈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