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孩子性格内向該不該逼她社交

孩子性格内向該不該逼她社交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16:21:51

前段時間,朋友跟我聊起一個讓她非常煩惱的話題。她家有個女兒,性格特别外向,一天到晚跑出去玩兒。一到飯點給孩子打電話,就發現孩子竟然在第一次認識的小朋友家裡吃飯。

誠然,在外向世界裡,外向孩子特别容易結交到朋友。我們看一個人社交人緣好不好,通常是以“他是不是有很多朋友?他在群體裡是不是總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他是不是特别能說會道?”這些标準去判斷。因此就會認為,自家孩子如果在陌生人面前不說話,或者一說話就臉紅結巴,就斷定孩子太内向害羞,擔心孩子以後交不到朋友。

孩子性格内向該不該逼她社交(孩子不愛社交不等于不會社交)1

内向的孩子真的不擅長社交嗎?馬蒂·奧爾森·蘭尼博士在《内向孩子的潛在優勢》已經告訴我們答案:内向孩子不一定不擅長社交。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如果他們身處熟悉、舒适的環境中,他們就不會害羞、安靜或者孤僻。反之,如果身處在陌生環境,他們就會變得不愛說話。

今天,我将從三個方面來聊聊,為什麼父母覺得害羞會影響孩子社交;社交困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如何幫助孩子走出社交困境,杜絕成長中的不利傷害。

01為什麼父母覺得害羞會影響社交?害羞是情緒裡的一種表現嗎?

科學家們觀察到,無論是出生在中國還是外國,哪怕隻是剛出生2天的嬰兒,都具備最基本的表達微笑、痛苦等情緒生理反應。比如餓了會以哭來表示不開心、不滿意等。這些基本的情緒生理反應,正是構建孩子以後産生複雜情緒的基礎,其中就包括害羞情緒。

而關于孩子害羞情緒的問題,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這隻是一種人類的正常情緒。情緒心理學研究中,情緒進化論認為:情緒是可以遺傳的,它是人類進化中為了适應自然、維持生存所延續出來的一種心智能力。如果把害羞情緒看成是孩子不會社交的罪魁禍首,實在是有所偏誤。

孩子性格内向該不該逼她社交(孩子不愛社交不等于不會社交)2

其實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都會出現這樣的社交困境。比如,第一次上台演講、第一次被誇獎或是批評等等。哪怕是演講界的高手,也會出現緊張、害羞的情緒。那麼,一般在什麼情況下,父母們會判斷孩子害羞呢?

獲得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的理查·拉薩魯斯認為,情緒的判斷過程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判斷這件事對我們的重要性,第二步判斷它是好還是壞。

舉個例子,當我們遇到熟人或陌生人時,首先會判斷打招呼這件事很重要,因為這關乎着我們的禮儀教養。可如果孩子沒有打招呼,那父母們就會判斷孩子沒有禮貌,進而為了化解尴尬,就會向對方解釋說,孩子太内向、太害羞了。于是,内向孩子也會認為,害羞是一種不好的情緒,進而在日後的人際交往過程中,常常為此望而卻步。

更加讓人擔憂的是,由于害怕而導緻孩子一見人就不由自主地感到緊張、焦慮,恐懼,可以想象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如果某天遇到校園欺淩時,要麼默默承受傷痛不敢呼救,要麼就是想不開産生輕生念頭。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是我們極其不願意看到的。

孩子性格内向該不該逼她社交(孩子不愛社交不等于不會社交)3

02社交困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父母要引起重視

誠然,社交是人類生活在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父母一定要意識到,陷入社交困境的孩子更容易成為欺淩者的首選對象,具體表現為:

1、缺乏家庭的關愛,尤其是母愛

20世紀5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哈利·哈洛做了一個殘忍的實驗,他把一群初生的小猴從母猴身邊帶走,将它們和兩個玩偶放在一起,一個用鐵絲綁成的猴子有充足的牛奶,另一個是布做的猴子,但沒有食物。

小猴們喝完“鐵絲媽媽”的牛奶後,都會迅速回到“布偶媽媽”身上。這些從小被剝奪了母親、脫離族群的小猴,由于長期的關押,即使回到了群體裡,依然無法融入同類生活,社交能力嚴重缺乏。實驗升級後,它們中有的被強迫懷孕,大部分母猴在遇到幼猴哭鬧找媽媽時,竟然會暴躁的攻擊幼猴,有的甚至咬死幼猴。

這個實驗充分證明,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否擁有健全心理與社交能力,極大程度上來自于母嬰關系。同時也說明了一點,隻有父母給的愛越是充足,孩子的生命之泉才能長流。

孩子性格内向該不該逼她社交(孩子不愛社交不等于不會社交)4

2、性格孤僻,不喜歡交朋友

2019年熱映的《少年的你》,周冬雨飾演的陳念,在面對警察詢問胡小碟在學校有什麼朋友時,陳念回答說:在這裡不需要交朋友。

當陳念走回教室,看到座位上的一灘深紅色液體,沒有一個同學告訴她是從哪來的。這讓她回憶起胡小碟生前也遇到過相同的事情。胡小碟喝完人生的最後一瓶牛奶後,對陳念說:“她們一直在欺負我,你們為什麼不做點什麼。”

如果當初陳念選擇和胡小碟成為朋友,那麼胡小碟被欺淩時,她就會勇敢站出來一起反抗,結局也許就會改變。

3、家庭和學校隻關注成績,不重視成績以外的技能

《少年的你》有這樣一個鏡頭,所有學生高考完後,整棟學校裡到處灑滿了被撕的書籍。這種現象表示,學生們終于把内心的痛苦和壓力,毫無顧忌地釋放出來了,并且他們認為,讀書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為什麼孩子會覺得讀書是痛苦的一件事?這種痛苦的感覺究竟來自哪裡?

孩子性格内向該不該逼她社交(孩子不愛社交不等于不會社交)5

從客觀唯心主義理論來看,存在即合理。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現實中,父母期盼着孩子為他們創造家族榮耀。他們判斷一家學校好不好,看的就是名校錄取率高不高。學校為了滿足社會需求,同樣會把成績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可孩子進入社會後,競争的技能真的隻是成績優異嗎?他們遇到矛盾沖突時,成績好能解決問題嗎?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數,而是看受教育者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越來越大還是越來越小。如果愛教育者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越來越大,說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則相反。

作為父母,我們都知道不能永遠守護在孩子左右。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培養他們在未來的世界中,能學會好好照顧自己,妥善處理人際關系。

03從三個方面入手,幫助内向孩子走出社交困境,杜絕欺淩傷害

由于内向性格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校園欺淩,作為父母,幫助内向孩子走出社交困境,杜絕校園欺淩才是重中之重。

“中國保護未成年人十大傑出公民”稱号獲得者佟麗華律師說:校園欺淩本質上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處理人際關系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學生必須面對的成長問題。學校、老師和家長及時介入是必要的,但學校、老師和家長又必須為學生的成長留出必要的空間,如何處理人際關系以及解決矛盾紛争是人生的必修課,每個孩子都無法回避。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絕大多數的一般校園欺淩問題最好由學生來解決,而不是都向老師和家長報告。

由此可見,社交裡的人際關系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必修技能。而孩子在學校裡的社交,大部分隻能由孩子自己第一時間去解決。這讓我想起龍應台說過的一句話:有些路,隻能一個人走。每個孩子都需要經曆成長,有些路,的确隻能由孩子自己走完。

那麼,父母們該如何盡早地幫助内向孩子擺脫社交困境,讓孩子遠離傷害、健康成長呢?

孩子性格内向該不該逼她社交(孩子不愛社交不等于不會社交)6

1、向孩子傳遞正确的愛,尊重對待孩子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打不罵不侮辱孩子。

有一次,我去接孩子放學,聽到兩位家長的談話。學生爸爸說,孩子就得打,棍棒底下出孝子;學生媽媽也非常認同,她認為自家孩子太調皮,不打不聽話。

我想起《弟子規》中的一句話:父母責,須順承。作為學習古聖先賢為人處世的典範,這是一本教育孩子如何為人處理、遵紀守法、規範做人的經典啟蒙讀物。可是,這本讀物真的适合現代社會嗎?書中的每一句話,都應該奉行照做嗎?不見得!

比如“父母責,須順承”這一句,其意是孩子做錯事,父母責備的時候,要虛心地接受。我女兒小的時候,她如果尿褲子,我就會打她屁股,并且大聲呵斥她。可這真的是她做錯事嗎?從科學角度看,她隻是大腦發育還未成熟而已。且不說孩子做的這件事是否真的做錯,光是用“責備”二字,就已經看出父母完全是用一種權威姿态去批評、去指責孩子,更别提暴力教育了。

把三個兒子全都送入斯坦福大學的陳美齡,在她的書中說道:撫養孩子的一大前提,是絕不能對孩子使用暴力。其中包括身體上的暴力、精神上的暴力、還有語言上的暴力。暴力會激起更多暴力,産生一系列不好的連鎖反應。

孩子性格内向該不該逼她社交(孩子不愛社交不等于不會社交)7

細緻觀察可以發現,多數有暴力傾向的父母,原生家庭裡一定是有人對他們也使用過暴力。我們都是如此愛着孩子,所以我們必須得區分開什麼是正确的愛。

愛,應是平等尊重的對待孩子,清楚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生他養他都是父母自己的選擇,孩子并不欠父母什麼。特别是年幼的内向孩子,他們本身就不擅于表達自己。父母們要做的,應是給予他們更多的耐心和關愛,允許他們情緒上的表達,為以後的社交打好基礎。

對于孩子來說,家庭是邁入社交生活的雛形。如果内向孩子在家中學會如何與人友好相處,那他進入學校後,也會明白什麼樣的朋友值得交、什麼樣的朋友不值得交。

2、在孩子低年級階段,父母多參加學校活動

這一點非常适合處于低年齡段孩子的父母,因為這個階段學校需要父母出力的機會比較多。比如小學階段,每個班級都會有家委會。進入家委會有兩個作用,一是可以更多的跟老師多溝通;二是幫助班主任老師分擔 一些班務。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潛在原因,當遇上一些所謂的機會,如果家委會的孩子正好與其他競争者旗鼓相當,那麼家委會的孩子得到這個推薦機會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孩子性格内向該不該逼她社交(孩子不愛社交不等于不會社交)8

不過,如果家長們為了這個不确定的機會而犧牲自己的時間,倒可不必加入。但如果你家孩子是内向孩子,我認為應該申請加入。

有兩點好處:

  • 比其他家長多點機會了解老師的性格

在學校求學,跟孩子接觸最多的成人,是老師。你有沒有發現,孩子喜歡哪一科的老師,那他的那科成績也會很好。北京史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卓立提到,讓孩子愛上學和愛學習是兩碼事。對于一年級孩子來說,學習上的成就感還沒有那麼快建立。因此呢,喜歡老師、在同學中受歡迎或者有親密小夥伴,是愛上學的動力來源。

但要注意的是,父母讓孩子喜歡老師,得有事實作為依據,不能平白無故的編造出一些優點去誇贊。父母必須要确保的一點,就是讓孩子信任家長、信任老師。在學校的時候,老師需要處理學校工作;下班的時候,老師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

孩子性格内向該不該逼她社交(孩子不愛社交不等于不會社交)9

對于我們來說,其實了解老師的機會,是少之又少。如果加入家委會就不一樣了,你會有更多機會見到老師,也能有更多機會和老師溝通。然後,盡可能地找到老師身上的優點。這樣做的目的,有助于平時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有事實地誇贊老師的優點,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喜歡老師。當内向孩子喜歡老師、信任老師後,某一天在學校遇到矛盾沖突,也就能及時尋求老師的幫助了。

  • 讓班裡的孩子認識你是誰誰誰的家長

同樣的,對于低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欺淩的概念并不了然。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他們還沒形成欺淩的認知階段,就讓他們看到,誰誰誰的父母非常關心自家孩子以及尊重孩子的同班同學。

孩子的洞察力超乎我們的想象,他們可以從成人的面部表情裡,就能讀到任何情緒。如果你家孩子是内向性格,不擅長主動去交朋友,你可以借助這個機會,向孩子的同班同學表達善意,讓他們覺得誰誰誰的家長說話非常有禮貌,非常尊重他們。那他們自然就會主動地去找你家孩子玩兒,等到年齡段升高,内向孩子一定找到了親密夥伴。讓内向孩子不落單,也是切斷孩子被欺負的一種途徑。

孩子性格内向該不該逼她社交(孩子不愛社交不等于不會社交)10

3、不要隻關注成績,多提高孩子的綜合實力

除了父母不打不罵不侮辱孩子外,我認為提高孩子的綜合實力也很重要,甚至可以說比學習成績還要重要。具體包括以下三個:

  • 遇到危險時,能做到冷靜處理

人是群居動物,不管是在學校還是長大後進入社會,社交技能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溝通技巧。一個溝通技巧好的孩子,比一個隻知道埋頭苦讀的學霸,更容易得到長久友誼。不止如此,好的溝通技巧甚至還能在遇到危險時,救自己一命。

《非暴力溝通》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老師所在的學校治安情況不太好,為了保證女老師的安全,學校提醒她們放學後立即離校。有一天,這位女老師為了幫助一位學生,放學後留了下來。學生離開後,女老師收拾東西準備回家,突然發現有個陌生男人站在門口。這個男人用顫抖的聲音命令她脫衣服。

這位女老師開始全神貫注體會男人當時的感受。她用了三句話,讓陌生男子隻搶了錢包,最後沒有傷害到她的身體。

第一句是:你似乎有些不安,安全對你特别重要,是嗎?

第二句是:請告訴我,是不是有别的方式可以滿足你的需要,而不用傷害我?

第三句是:聽起來,這對你很重要。同時,我希望你知道,我真的很害怕。你知道嗎?如果你願意離開這裡而不傷害我,我會極為感激!

如果這位女老師沒有學習過非暴力溝通,那她的這次經曆,一定會讓她痛苦終生。正是因為她學習過,認識到溝通技巧對社交的重要性,因此在遇到危機時,能很好的做到冷靜處理。

由此可見,當孩子有一天真的遇到欺淩時,首先他要做的一點,就是保持頭腦冷靜,然後分析對方的真實目的,進而想出對自己生命安全最為有利的解決方法。單單學習成績好,是不能保證孩子安全的。父母要做的,就是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冷靜的頭腦,學會良好的溝通技巧,也是我們幫助孩子認識社交的頭等大事。

孩子性格内向該不該逼她社交(孩子不愛社交不等于不會社交)11

  • 遇到不願意做的事,學會拒絕他人

我們都希望和别人的相處是愉快和諧的,但總有那麼幾個人會來挑戰我們的底線。作為學生,在學校裡有一種情況會經常發生,那就是有同學會找孩子抄作業,有的甚至在考試的時候,讓你家孩子的答案給他抄一下。

如果你家孩子不同意,那麼心眼小的孩子,說不定就會跟其他同學䂃你家孩子的壞話。如果你家孩子同意,說不定他的同學還會把答案抄的一模一樣。等到老師批改卷子的時候,發現答案相同,揪出原因後,給兩孩子都以零分處理,你說你家孩子冤不冤。

那可怎麼辦呢?這就需要父母教會孩子,既不失自己底線又不會讓同學有報複行為的拒絕技巧了,也就是學會說“不”!具體可分三步,舉抄卷子的例子:

第一步,要堅定明确地說不,比如讓孩子說:“不行,卷子不能讓你抄!”

第二步,講出為什麼不讓抄卷子的原因,比如:“讓你抄的話,被老師發現後,我們都會得零分的。”

第三步,告訴同學,即便選擇不讓他抄,也可以在考完試後,幫助他理解不會做的題目,看看哪裡不懂,可以給他講講解題思路。

學會拒絕很重要,對于内向孩子尤為重要。因為内向孩子總會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看作是自己造成的。一味選擇委屈自己的孩子,隻會讓欺淩者變本加厲地欺負他。

  • 遇到危機時刻,有一項技能保護自己

通過冷靜地頭腦、明确地拒絕這兩個要素,如果還是無法避免孩子受到欺淩,那麼防身技能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這是一種以身體為主的力量來源。它可以幫助孩子走得更穩、看上去更自信,那些敢于直視欺淩者眼睛的孩子,不太容易成為欺淩者的目标。

可以讓孩子參加跆拳道、空手道、武術等自我防衛的培訓班。除了這些,還可以讓内向孩子多看一些社交的書籍,比如《小學生心理學漫畫》系列。或是讓孩子多聽一些關于英雄的故事。這些都可以讓内向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勇敢。

寫在最後:

對于内向孩子來說,家庭溫暖是他們的力量之泉,也是他們的自信來源。有了父母的愛,他們就能勇敢地走向外向世界,去迎接四面八方的挑戰。

對于父母來說,給予内向孩子正确的愛,才是孩子的堅硬盾牌。有了正确的愛,父母就不會隻看成績,而是會多看看孩子的未來,會意識到他們需要的,是如何讓孩子幸福地生活在社會這個群體裡。

美國電視明星弗雷德·羅傑斯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過去的經曆,當下發生的事情和未來會出現的情況都是彼此聯系在一起的。越早的幫助内向孩子走出社交困境,越能讓他們的人生活得更加精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