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每到深夜,互聯網大廠的工位上還是一片燈火通明,自從“996是福報”觀點提出後,不少公司都開始了996的工作制度。但是,随着最近官方明确指出996工作制屬于嚴重違法後,越來越多的企業取消了996工作制。996的時代,真的結束了嗎?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與你分享。
「996的時代,結束了」
「996,為什麼會失敗?」
這是前幾天兩篇熱傳文章的标題。
由頭是,人社部、最高法聯合發布了十起超時加班勞動人事争議典型案例,明确指出「996」工作制屬于嚴重違法。
發布的内容不重要,發布的節點很微妙。一時間,解讀一大堆。
996的時代,真的結束了嗎?
目前還沒有。
但稱996為福報的時代,肯定結束了。
01
996首次進入公衆視線,是在2016年9月初。
「首個高調吃螃蟹」的互聯網企業,叫58同城。
5年後标榜「58同城,确實是來自:我們一起發,共同富裕」「主業也确實是為人民服務」的58同城CEO姚總,當時要求起全員996來,可是一點都沒有手軟。
随後的情況,演示了什麼叫「破窗效應」和「電影院效應」。
雞湯裡說:人一旦嘗到了甜頭,就會開始無止境地索求,至死方休。
互聯網公司的Boss們也是。一旦嘗到了996的甜頭,就會無止境地索求。
反正負外部性是轉嫁給員工和社會。
這幾年來,在互聯網行業,996已蔚然成風。
以至于,時至今日,公衆對互聯網行業的社會印象,除了「工資高」「發展快」外,就是「996」「007」「大小周」「脫發」等勾繪出的所謂「加班文化」場景了。
有個片段值得回顧:
2019年1月底,有贊在公司年會上,給員工送上了另類「驚喜」——「996工作制」。
當時吐嘈聲不少,有贊CEO白鴉在朋友圈回應道,「幾年後回頭看,這次絕對是好事」。
他還是「客氣」了。都不用「過幾年回頭看」,我們就知道,這對老闆絕對是好事。
而疑似「有贊」高管的人也幫腔:
「等你們坐上白鴉的位置,也是這樣做996的,換位思考。當老闆不容易的,其實,要是可以,我都恨不得是247模式——7天24小時。」
「等你們坐上白鴉的位置」,算是解題關鍵。
這讓我想起小品《快樂其實很簡單》裡的橋段:
霸總闫妮對洗車工孫濤訴苦,說她壓力大,沒人理解,說到動情處,差點要哭。
結果孫濤來了一句,「你責任大,那誰得到的最多?」
02
對996的首次大規模讨論,興于2019年3月底。
當時,在程序員慣用的GitHub上,打着「工作996,生病ICU」口号的「996ICU」項目傳開。代碼之間,記錄了程序員群體「庶民的反抗」。
這掀起了一波讨論熱潮。
其時的局面是:讨論很熱,卻并未撼動996的根基。
當年4月11日,人民日報針對這話題,發表了評論《強制加班不應成為企業文化》。
但這難阻「福報論」在翌日的問世。
4月14日,人民日報又發了評論《崇尚奮鬥,不等于強制996》,說:
苦幹是奮鬥,巧幹也是奮鬥;延長工時是奮鬥,提高效率也是奮鬥。因此,不能給反對996的員工貼上「混日子」「不奮鬥」的道德标簽。
但這無礙「工作上要996,生活上要669,六天六次關鍵要‘9’(久)」段子的流出。
更有互聯網大佬在次年宣布,公司将開啟「硬核奮鬥模式」,稱「開啟硬核奮鬥模式不是一句空話。大風大浪裡要團結一緻努力前行,才能不變成一片随浪打碎的破木片。」
這表明,坊間的反對聲、媒體的喊話跟大廠的做法,仍處于兩個頻道上。
一方說996違法,高強度加班是壓榨,一方拿「奮鬥論」作辯解。
真正的改變,主要發生在今年。
先是年初,針對那起引發全網熱議的大廠23歲女員工猝死事件,央視新聞評論道:「不能讓奮鬥變了味」。
接着今年6月份開始,騰訊光子工作室、快手、字節跳動、BOSS直聘等相繼取消「大小周」。
再後來就是人社部、最高法頗具針對性的案例發布了。
這事适合跟「反壟斷」「共同富裕」的背景配合服用。
03問題來了:為什麼996風行多年了,直到2019年3月才得到普遍關注,到現在才有松動迹象?
996傷身,難道之前的人們就不知道反抗?
時間已經給出了答案——
因為形勢在變。
變的是互聯網發展階段,更是外部環境。
996本質上是發展中的産物,是互聯網企業擴張式發展的衍生場景。
在高速增長期,很多互聯網企業都想靠工作時長、人海戰術獲得更大的邊際收益。
社會學者萊昂·格倫伯格就将加班文化歸咎于「更為激進的業務目标、更大的降低成本壓力、更多的技術以及這一切造成的更大壓力」。
2017年,《紐約時報》曾發表一篇題為《在矽谷,朝九晚五屬于失敗者》的報道,描述的情景可堪對照——在當時的矽谷,加班文化成了成功學販賣的内容,「為了取得成功,必須放棄一切」成了很多人的信條。
有意思的是,到了2019年4月,《紐約時報》又發了一篇另一篇評論,題目是:《減少互聯網是唯一的答案》。裡面對互聯網痛批了一番。
這跟「996ICU」出現的時點隐隐扣合。
到了現在,互聯網轉入存量發展期。發展摁下減速鍵,内卷彌漫開來。
講究「向創新要效率」的互聯網靠人力榨取增效,挨批在所難免。
對互聯網企業來說,靠996換來的真實效益已越來越低——強制加班之下,擡高了單位産出的成本,但未必能帶來對應的效益提升。員工工作效率的下降和疲态下的習慣性「摸魚」,還會造成人力資本效能的下降。
對大廠員工而言,對996的态度也在變。
996的确挺「要命」。
可大廠員工們未必反感所有的996——反感的隻是錢沒給夠的996。
而作為「造富工廠」的互聯網大廠,早些年不僅能給夠錢,還能用「财務自由」的期望作隐形缰繩去套住員工。
28歲财務自由後,「選擇在28歲的末尾退休,擁抱山間清泉與峽谷的風,去感受春秋冬夏」的前大廠程序員郭宇的經曆,讓很多人口水流了一地。
但這兩年,财務自由的夢已經被錘滅了,他們對996的容忍度也在下降。
某職場社交平台發布的《勢在人為·人才吸引力報告2020》中顯示,互聯網行業職場人的工作整體幸福感滿意度,在各行業排名中倒數第3。互聯網「打工人」要面對的問題,排在首位的就是996問題。
多個大廠取消「大小周」,也算是順其自然。
04
更重要的變化,在于外部環境。
人們不喜歡996。
近年來,996代表的所謂加班文化,早已從互聯網圈外擴到更多行業。
但996分為兩種:錢能給夠的;錢給得不夠的。
互聯網公司通常屬于前面那種,大多數行業企業屬于後面的情形。
故而,普羅大衆對996的厭惡度,遠高于程序員們。
從「互聯網民工」「社畜」的自黑、「打工人」的自嘲,到對「加班逼」的諷刺……996的招黑能力早已拉滿。
隻不過,之前的不喜歡,未必能轉換成改變的動力。
情況往往是:你罵你的,我搞我的。
現在不一樣了。
在輿論跟監管「高度聯動」的背景下,人們不滿的矛頭所向,很容易成為監管的箭頭所指。
這方面,教培、房地産、遊戲行業想必體會很深刻。
人們對996的怨氣,同樣會加速錘子的落下。
要知道,996跟高房價一樣,也是避孕藥。
換句話說,不利于生三孩。
996還會降低人們的幸福感。
這點就不用多說了。
雖然許多人未必懂「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可挾風雷而至的「民意」,會朝着看不順眼的沖撞而去。
這會倒逼互聯網行業對政策與民意的水溫更加敏感,将CSR(社會責任感)擺在更高的位置。
在此語境中,996隻會越來越刺眼。
05複雜的輿論形勢與監管情勢,隻是加速了996被「清退」的速度。
可以想象,随着互聯網的發展進入換軌期,很多東西也會進入「動态調整期」。
接下來的趨勢,可以以他山之石作參照:
@正和島 文章裡就講到:
谷歌根據最新的辦公模式是,允許20%的員工在家辦公,還推進「混合辦公」模式,即員工可以在辦公室工作3天,然後在「他們最适合的地方」工作2天。
微軟也在今年首次發布年度「工作趨勢指數」報告,這份題為「混合辦公:下一個颠覆性趨勢——我們準備好了嗎?」的報告揭示了工作「變得更加人性化」的一些特征,而且有多達73%的受訪者希望繼續擁有靈活的遠程辦公選擇。微軟CEO納德拉說,混合辦公模式将是這一代人的最大變革。
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也預測,多達一半的員工将在十年内居家辦公。
奈飛不但沒有996,還完全取消了休假制度,因為員工可以在自己認為合适的時候休假,而且休多長時間自己決定。
别說他們有工會,我們還有監管跟輿論「上下呼應」的社會作用機制呢。
「混合辦公」縱然不現實,強制996變因需加班也會成主流。
在「規範化」監管頻密落地、「反資本」「反内卷」情緒日益強烈和企業發展節奏切換等内外因素推動下,咱們的互聯網企業或許也會換上「重視員工權益」的劇本。
台詞已經寫好了,拿去不謝——
互聯網行業要以人為本。
我們要着眼于GMV(成交總額)、淨利潤等維度的增長,更要立足于「人」的發展。
06
循此推論,有些結論也可以擺出來了——
996,是互聯網用工史上的一段彎路。
那些抱着996遲遲不放的Boss們,隻會是欠李某滿老師一頓棒錘:
「這是一次從資本集團向人民群衆的回歸,這是一次以資本為中心向以人民為中心的變革。」
(Ps:此處為無立場引用。)
作者:佘宗明
本文由 @數字力場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