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甫蜀相欣賞

杜甫蜀相欣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0 21:16:54

杜甫蜀相欣賞?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杜甫蜀相欣賞?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杜甫蜀相欣賞(杜甫詩蜀相賞析)1

杜甫蜀相欣賞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鹂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相》是詩聖杜甫詩作中的一首詠史懷古的名篇。在本詩中,作者以描寫成都武侯祠景色開題,進而撫今追昔,借景生情,通過對蜀漢丞相諸葛亮輔佐兩朝,鞠躬盡瘁,出師未捷而身先死的曆史性回顧,既寫諸葛亮的赤膽忠心和文韬武略,更惋惜的是他壯志未酬的遺憾結局,字裡行間蘊含着濃厚的睹物思人的悲壯情懷,引得後來人對英雄事業未竟而身死産生無限傷感之情。全詩結構自然緊湊,感情曲折哀婉。首颔聯記行寫景,頸尾聯叙事懷人。全篇由景及人,從瞻仰到回顧進而發出感歎,層層深入,悲怆激越,描景細膩,情感悲切,閱讀之後對人心靈産生巨大的震撼,不愧是詠史懷古詩篇中的絕唱。

公元七五九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杜甫已經四十八歲了,作為一個胸有抱負,才華蓋世的詩人,杜甫空有“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卻一再陷入郁郁不得志的境地無法自拔。在安史之亂中,中原兵戈不息,生靈塗炭,詩人也不得不被迫輾轉于颠沛流離的生活中。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結束了為時四年的寓居秦州的流浪生活,輾轉抵達成都,在劍南節度使嚴武的資助下,在浣花溪畔自築草堂一所,暫時得以安頓下來。到達成都的第二年(公元七六O年,唐肅宗上元元年)春天,他到成都近郊拜谒了武侯祠,詩人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篇。 《蜀相》首聯兩句是一問一答的形式。“丞相祠堂何處尋”,一個“尋”字,即透露出了作者初到成都,對地理環境還不是很熟悉,又表明此行是專程有備而來,表達了詩人對先賢的強烈景仰和渴慕之情;首聯第二句,用“錦官城外柏森森”作答,這是詩人看到武侯祠的外景,既指出了祠堂的位置,對第一句進行呼應,又通過 “柏森森”的描述,營造了出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首聯起勢奪人,用了記叙兼白描的手法,體現了作者詩文中沉郁頓挫的風格。 “颔聯”兩句對武侯祠廟周圍景物進行了細化描寫。“碧草映階綠”、“ 黃鵬隔葉鳴”仿佛是兩個定格的視覺和聽覺呈現,一是叙述“春色”的美好,二是渲染“好音”之動聽。春色固然動人,但早已經是物是人非,詩人用“自春色”和“空好音”,婉轉地表達了他傷感的心緒,如此人間春色,武侯祠卻寂寥清冷,隻有詩人形單影隻。在“颔聯”裡,詩人的描寫景中含情,動靜結合,自然地流露出詩人盼望早日平定叛亂共享太平的家國情懷。 “頸聯”兩句,詩人直抒胸臆,以凝煉化的語言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建功立業的曆程。劉備三顧茅廬邀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先是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後又輔佐後主劉禅,六出祁山,希望恢複漢室江山,詩中的“兩朝開濟”說的就是這些内容。通過詩人飽含敬仰之情的描述,讀者可以清楚地明晰諸葛亮這位“千古賢相”一生的事業,感受到他巨大的人格魅力。這一聯對仗工整,明白曉暢,辭藻雖不華麗,行文卻壯闊高遠,從詩句中可以解讀出詩人對諸葛武侯的欽佩仰慕之情。 本詩寫到頸聯,雖有情境描述,還難以體現出它驚人的藝術效果。尾聯中“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兩句才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據《三國志》史料記載,諸葛亮因操勞過度,于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在五丈原軍中病逝,這時,距離他北伐曹魏匡扶漢室江山的目标還遙遙無期。詩人在當時嘗盡了戰亂帶來的痛苦,政治抱負又一直得不到實現,從這個角度看,詩人與諸葛亮有同病相憐之感。所以,詩人在本句中傾注了大量心血,尾聯落筆力透紙背,感情悲壯激越,令人讀之怆然。千百年來,引起無數失意英雄和事業未竟者的共鳴,可見其蘊含着無窮的魅力。

作為杜甫詩作最著名的篇章之一,《蜀相》對壯志未酬者進行了傾情的頌揚。《莊子·盜跖》中說:“不以成敗論英雄。”《蜀相》一詩囊括古今,情感真摯,語言精準發力而又氣度非凡。如果把《蜀相》一詩作為莊子這句話的注腳,杜甫是絕無僅有并當之無愧的。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