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城市群與京津冀協同發展

城市群與京津冀協同發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00:30:54

城市群與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需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1

2022新京智庫春季峰會。圖/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肖隆平)5月29日,在2022新京智庫春季峰會“城市之策:京津冀對話粵港澳,世界級城市群的機遇和挑戰”主題論壇上,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市京津冀協同辦副主任劉伯正發表了主題為“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主幹構架”的主旨演講。

劉伯正表示,北京市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持續加強與天津、河北兩省市的協同聯動,推動交通、生态、産業和公共服務等領域均取得了積極成效。

探索“瘦身健體”新路子

劉伯正介紹,近年來,北京市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曆史機遇,開啟了從聚集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的重大曆史性變革,積極探索減量發展、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新路子,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城市發展也在深刻轉型。

“北京市始終堅持以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持續加強與天津、河北兩省市的協同聯動。”劉伯正說,推動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兩翼聯動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以及在推動交通、生态、産業、公共服務等領域都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例,劉伯正表示,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牛鼻子”,也是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優化提升首都功能的先導和突破口。“我們堅持嚴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結合,政府和市場兩手用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比如,在嚴控增量方面,北京市發布并修訂實施了全國首個以治理“大城市病”為目标的新增産業禁止和限制目錄,從源頭上嚴控非首都功能的增量。自實施以來,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接近2.4萬件,禁限目錄在嚴守功能底限的同時,也為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打開了更大的空間。科技、商務、文化、信息等高精尖産業新設市場主體占比從2013年的40%上升到2021年的62%。

劉伯正還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在産業對接和創新協作上不斷深化。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已經完工投産北京項目達56個;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增注冊企業累計超3000家;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加快建設;北京現代汽車滄州工廠建成投産以來累計産銷整車超63萬輛,實現一個工廠帶動一個産業基地;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産業園簽約北京醫藥企業98家,成為産業承接聚集化,園區建設專業化,異地監管協同化的範例。

此外,借助北京冬奧契機,放大冬奧牽引帶動的效應。北京正全面落實冬奧遺産戰略計劃,對冬奧每個場館都制定了賽後利用方案。大力發展普及冰雪運動,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标,協同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加強京張兩帶在冰雪裝備制造、高科技産業、農業等領域的合作。

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艱巨的長期任務,現在已經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還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和難點問題,例如,與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相比,交通一體化程度不夠高,市場機制發揮作用還不夠充分等。

劉伯正表示,都市圈是城市群的重要支撐和帶動力量,是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必經階段。北京市将按照“十四五”規劃綱要加快建設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發揮北京“一核”輻射帶動作用,以快捷高效的現代化交通體系為支撐,加快建設定位清晰、梯次布局、協調聯動的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動形成京津冀城市群主幹架構。

劉伯正介紹,北京近期對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明确了通勤圈、功能圈、産業圈三個圈層的重點任務。

下一步,“通勤圈”,北京将深化環京周邊地區密切合作,率先構建一體化的交通體系,引導北京市域産業在環京區域發展,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功能圈”,北京市将深化與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兩翼對接協作,形成錯位聯動發展的格局,唱好“京津雙城記”,推動科技創新合作園區建設和發展,推進北京空港、陸港與天津港的規劃銜接融合,用好津冀的出海通道。

“産業圈”,北京将與津冀共同改善區域的營商環境,支持重點産業承接平台建設,以創新鍊帶動産業鍊,共建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等上下遊銜接的産業鍊和供應鍊體系,完善區域産業分工協作與配套。

編輯/李潇潇

校對/趙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