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腳下對面還有一座方塔園,雖然是後續重建,依然有曆史風範
我一個外地人竟然莫名地喜歡上了江蘇“二線”城市常熟,說常熟并不出名,是源于江蘇很多城市都比常熟有名,與其一水之隔的蘇州是不是甩了常熟十萬八千裡地?站在虞山之頂顯示的位置也是蘇州,你說常熟是不是蘇州的“旗下兄弟店!”也就是說,常熟即蘇州,這是官宣。
但是,在常熟人内心定位的常熟,就是獨立的常熟而已,你是你的蘇州,跟我常熟個人生活關系不大。
我喜歡常熟,還是源于這個城市的安逸,用四川話說就是“巴适!”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有着成都慢生活的品質,又不失江南獨有的鐘靈剔透,婉兒文雅的個性,說精緻常熟一點不過。對于美學的駕馭,這座城市更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曾經的黃公望在這裡出生,後來誕生的《富春山居圖》是不是因為常熟的美學基因而成不得而知,但是,虞山做襯,立體飽滿,長江水韻,更有望虞河、常浒河、尚湖等江南水鄉的托管,不管是新區還是老城,常熟有着獨特的江南城市美學魅力。
常熟被譽為“江南福地!”何為“福地?”無非就是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簡稱虞,素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裡青山半入城”之稱,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常熟”,常熟地處江南水鄉。
常熟不僅是江南級的還是國家級的曆史文化名城。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
常熟的曆史要從夏、商時期開始,常熟地域為古揚州屬地。商末(前11世紀)周太王古公父之子泰伯、仲雍讓國南來,建勾吳古國。武王滅纣後(前841年),封仲雍曾孫周章為吳王,立吳國。常熟地域時為吳國北境。歲月從不辜負一座城,如今的常熟更是華麗綻放,新舊功能轉換之後,新建通蘇嘉甬鐵路的開通,讓常熟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常熟集水運碼頭、商貿物流的聚集地,所以,常熟的經濟發展理念自古就有。因為城裡緊靠虞河,水運自古以來非常的通達。建國後常熟,在全國輕工業紡織行業率先走出了一大步,提到常熟,許多人耳熟能詳的還是那裡的紡織與自己的生活相關。再看看常熟的位置東北瀕長江,東南鄰太倉,南接昆山市、蘇州市相城區,西連江陰市、無錫市錫山區,西北與張家港市接壤。其在江蘇的地理位置顯赫而重要。
在江南城市擁有一座山,是何等的奢侈,但是,常熟獨擁一座虞山,這在江南水鄉地理位置實屬罕見,屬于寶藏地所在。
翻開曆史,我國古代建築城池大多以周王城圖為藍本,古代建築城池考慮最多的還是山和水,古人崇尚自然,對自然有敬畏之心。有山有水自然适合人宜居。
古代築城,涉及的知識是非常廣的,首先是方位學、水運學、地理學,其次是規劃學、氣候學、風向學,最後還涉及經濟政治學、軍事學,在所有城池建築相關的知識領域,對于地理學的運用是極緻的,古人非常注重城池選址時于山之間的關系。
古人建築城池,“依山傍水”是一大原則,倘若周邊沒有崇山峻嶺,城池似乎是沒有靈魂的。常熟的靈魂就是虞山。
虞山如今已經是國家級别的森林公園。位于沙家浜畔、陽澄湖邊。東南端伸入熟市,西南方與尚湖相依。文脈史迹極為豐富。虞山東嶺,有商周遜國的仲雍墓及南方夫子言子墓;西嶺,有商相巫鹹墓、春秋石室、龍門摩崖石刻;齊梁古刹——興福禅寺,坐落于北麓深山幽谷中,寺中堪稱三絕的唐詩、宋書、清刻的常建《題破山寺後禅院》石碑,千古傳頌。虞山還有元代大畫家黃公望、民族英雄瞿式耜、清朝兩代帝師翁同和、兩彈元勳王淦昌等人的墓園和文物,常熟深厚的文化積澱在這兒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而常熟就在虞山腳下。當年沈玄筆下的“十裡青山半入城”說的就是虞山連綿延續到常熟城内。這首詩的第一句“吳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經行”之琴川給我們透露了另一個關于常熟的傳說。就是常熟的别稱叫“琴川。”
常熟地方志上素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因為常熟城内古代有自南向北平行排列的河道,像古琴的七根弦,故常熟别稱“琴川”;
另一是因為春秋時代吳王夫差在常熟所築的“梧桐園”,又名“鳴琴川”,故常熟别稱為“琴川”。常熟古城格局的水系為七條運河組成的七弦河(又稱琴川河),明代有“七溪流水皆通海”的詩句;東漢邑人有焦尾琴,于是古城的街巷有“焦桐街”(桐木為制琴材料),山麓的溪泉名“焦尾溪”、“焦尾泉”等等。寫到這裡,我一個外地人寫常熟,不免會有一些知識上的瑕疵,也請當地的朋友斧正。
隻是我想去常熟置業的想法與日俱增,譬如在琴川水脈的位置,方塔園的周邊,是否可以買一套經濟實惠的二手房,早上可以去吃一碗蘇式面條,上午去方塔茶社喝一杯早茶欣賞一下方塔的風景,然後,中午回家午休?
隻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那麼,退一步說,去常熟旅遊一次可以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