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陰虛濕熱。
陰虛濕熱證,是既有陰液虧虛,又有濕熱内阻的一種證候,常見于一些慢性頑固性疾病,如前列腺炎,泌尿系統疾病等,屬于本虛标實證。從治療方面看,兩者看起來相互對立;但是從緻病方面看,兩者卻經常共見。
陰虛濕熱會有哪些症狀表現?
陰虛症狀:五心煩熱,口幹口燥口苦口膩,咽幹或燥,眼睛幹澀,皮膚幹燥,腰膝酸軟,低熱盜汗,手足心熱,午後顴紅,大便幹結或粘膩,小便淋漓澀痛等。
濕熱症狀:頭昏沉,肢體困重,皮膚油膩,大便粘膩,足部濕氣重,舌質紅,苔黃膩或舌苔糙,或者剝脫苔,脈細滑數等。
陰虛濕熱證為什麼這麼難治?
緻病過程複雜:
濕熱日久不除,熱傷陰液,則陰虛更甚。
陰虛容易生内熱,本身濕熱内蘊,加上陰虛之内熱,則濕熱更重。
治療棘手:
陰虛需滋陰,滋陰若過于滋膩,則容易助濕。
濕熱需要祛濕清熱,祛濕藥過于清利剛燥,則容易傷陰。
正如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說到: “欲滋其陰而脾胃易泥,欲健其脾而真陰愈耗,涼潤溫補,皆不對症,治療頗為棘手。”
所以,如果把握不好陰虛與濕熱的平衡關系,治療起來就比較棘手,且容易導緻疾病纏綿難愈。
要找到治療陰虛濕熱的方法,首先要明白陰虛濕熱是如何形成?
陰虛濕熱證的形成大緻可概括為以下三種情況:一、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等食物,長期攝入過多,且平時缺乏運動,損傷脾胃的運化功能,食物中的水谷精微,釀成濕邪,濕邪郁久化熱,熱久傷陰,最終形成陰虛濕熱證。
二、情志内傷:長期壓力過大,五志過極化火傷陰,形成陰虛證。加上平時飲食方面不注意,助濕生熱,久之形成陰虛濕熱證。
三、精血虧虛:放縱傷精,或素體陰精不足,緻陰虛火旺,再因飲食不節,或久服滋膩、苦寒清利之品,脾胃損傷,濕困脾胃,最終形成成陰虛濕熱證。
陰虛濕熱應該如何治療?
濕熱陰虛證屬于本虛标實。
本虛者,腎陰虛是根本。
标實者,脾虛濕熱是标。
所以陰虛濕熱的治療,應當圍繞脾胃濕熱與腎陰虧虛。
中醫認為:“治病必求于本。”故當以壯水養陰為主,清熱利濕為輔,補陰藥雖然容易助濕,但補陰有滋陰與養陰之别。
滋陰者,比較滋補、滋膩,如阿膠、熟地黃等,容易助濕。
養陰者,多甘淡微寒,不甚滋膩,如石斛、玉竹等。
但是,養陰藥與祛濕藥若相伍得當, 其實可相輔相成。
如中醫大家張景嶽認為治療濕熱陰虛證者:“隻宜壯水,真水既行,則濕邪自無所容。”
可見,對于陰虛濕熱證者,養陰治本是關鍵。
用什麼方加減治療比較合适?臨床上,我常用甘露飲加減治療陰虛濕熱病證。
甘露飲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熟地,生地,天冬,麥冬,石斛,枇杷葉,枳殼,茵陳,甘草,黃芩共十味藥。
本方有養陰清熱,宣肺利濕之功。
關于甘露飲的主治
原文是這樣記載的:
“牙宣口氣,齒龈腫爛,時出膿血,目赤腫痛,不任涼藥,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雖然原文論述甘露飲是治療陰虛濕熱引起的口咽疾病的方子,但是我一般将本方作為治療陰虛濕熱證的基礎方、代表方。
濕熱兼陰虛者,其治法與單純的濕熱不同。
若用剛燥喜升之風藥以勝濕,則陰虛更甚,且易緻虛火上炎。
若用淡滲利水之藥以滲濕,則使陰液從小便流失。
若純用滋陰,又容易助痰濕壅滞脾胃。
隻有剛柔相濟,潤燥均衡,才能夠解開陰虛與濕熱之間的矛盾關系。
而甘露飲則正是一首剛柔并濟,潤燥相宜的方子。
本方可劃分了三組藥對。
(一)養陰潤肺養胃: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石斛。
陳修園在《時方歌括 》中指出:“足陽明胃為燥土,喜潤而惡燥,喜降而惡升。”
故用甘涼的二地、二冬、石斛以潤肺胃腎陰、清熱生津,合而用之能滋陰降火,清中兼補。
熟地黃:甘,微溫。歸肝、腎經。
有補血滋陰、生精填髓之功。
如《和劑局方》中的補血基礎方四物湯,用熟地黃補血。
《小兒藥證直訣》中的六味地黃丸,用熟地黃補肝腎之陰。
《醫方集解》中的七寶美髯丹,用熟地換補腎精。
所以,熟地黃主要用于治療血虛症,肝腎陰虛症,腎精虧虛症。
《備要》雲:熟地,滋腎水,補真陰,填骨髓,生精血。
《撮要》雲:功專生精填髓。
生地黃,甘,苦,寒,歸心、肝、胃、腎經。
有清熱涼血,止血,養陰生津之功。
它和熟地黃不同點在于,生地黃以入營血分,養營陰、營血,清營血分熱為主,熟地黃則以滋補腎陰、腎精為主。
如王碩雲∶男子多陰虛,宜熟地;女子多血熱,宜生地。
所以,甘露飲中用生熟地,一取熟地養腎陰腎精之效,二取生地清營血分熱之功 ,兩者也常相須為用。
麥門冬:甘、微苦,微寒。歸肺、心、胃經。
《崇原》:質性滋潤,淩冬青翠,蓋禀少陰冬水之精,上與陽明胃土相合。
麥冬甘寒可養陰,苦寒可清熱,故既可養陰,又可清熱。常用于治療心肺胃陰虛而有虛熱者。
如《醫門法律》中的清燥救肺湯,用麥冬養肺陰、潤肺燥。
《溫病條辯》中的益胃湯,用麥冬養胃陰、清胃熱。
有潤肺養陰,益胃生津,清心除煩之功。
《攝生秘剖》中的天王補心丹,用麥冬養心陰、清虛煩。
而天冬與麥冬的性、味、歸經、功效、主治比較類似。
共同點在于:
性味都是甘、苦、寒。
都能歸肺、胃經。
都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的功效。
都可以治療肺胃陰虛有熱證。
不同點在于:
天冬的甘潤苦寒之性比麥冬更強。
天冬能歸腎經,而麥冬能歸心經。
功效方面呢,因為天冬可以歸腎經,故多了滋腎降腎中虛火的功效。而麥冬可以歸心經,故有養心陰、清虛煩的功效。
主治方面,天冬還能治療腎陰虛證。
臨床上,天冬、麥冬常相須為用,共奏養陰生津清熱之功。
甘露飲用天冬、麥冬,也正是取其養心肺胃腎之陰、清心肺胃腎之熱之功,解決陰虛濕熱證中陰虛的根本矛盾。
生熟地、麥天冬,四藥兩組,均為一補一清、補中寓清的巧妙搭配,主要針對“陰虛濕熱”中的“陰虛與熱”的根本病機。
石斛,甘,微寒。歸胃、腎經。
功可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與天冬類似,不同之處在于石斛為養胃陰要藥。
所以,本方用石斛主要是養胃陰,防止補陰、祛濕藥礙脾胃,再者,可以加強以上兩組滋陰清熱藥的功效,一舉兩得。
若單純濕熱之證,用苦寒的黃連、黃柏尚可理解,但濕熱陰虛證,用之則反易苦燥傷陰,加重陰虛之證。所以僅用一味黃芩以折之,一味茵陳以滲之 。
(二)清利濕熱:黃芩,茵陳。黃芩,苦寒。歸肺、胃、膽、大腸、膀胱經。
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之功。
主要用于濕熱證。
如《溫病條辯》中的黃芩滑石湯,則用黃芩治濕熱蘊結中焦之證。
如《通俗傷寒論》中的蒿芩清膽湯,用黃芩治療濕熱郁阻少陽膽經證。
再如《傷寒論》中的葛根芩連湯,用黃芩治療各種腸胃濕熱證。
甘露飲中用黃芩,也是取其燥濕清熱之功,黃芩苦寒之力不如黃連,黃芩歸經較廣,清濕熱的範圍較黃柏黃連也更廣,黃柏則主要用于清下焦的濕熱,所以本方用黃芩較為适宜。
而茵陳之功則以通利為主,将濕熱通過小便排出體外,即《内經》所謂:開鬼門,潔淨府。況且茵陳氣味芳香,芳香之藥可以化濕。
如張仲景《傷寒論》中的茵陳蒿湯,則用茵陳清熱利濕退黃。
所以,甘露飲中用黃芩苦寒燥濕清熱以直折,用茵陳芳香化濕清熱以滲利,共祛陽明胃之濕熱,相輔相成,以治其标。
由于濕熱、火熱容易上行,且濕熱之邪侵襲機體,首先影響中焦脾胃的健運,導緻胃氣不降,常涉及上焦肺失宣降故以枳殼、枇杷葉抑而降之。
(三)宣肺理氣,氣化則濕化:枇杷葉,枳殼。枇杷葉,苦,微寒。歸肺、胃經。
有清講肺胃之氣之功。
對于肺胃因熱而氣機上逆者較為适宜。
枳殼則以理氣寬中,消脹除痞為主。
兩者搭配,宣暢肺胃氣機。
即所謂的:“氣化濕亦化”之理。
甘草用之,調和諸藥為使,也可解濕熱之毒,養脾胃之虛。
綜觀本方,有滋陰、清熱、行氣、利濕之功,方中甘寒養陰與苦寒清熱藥相伍,利濕而不傷陰,祛邪邪而不傷正,實為滋陰清熱之妙方。
總結一下:陰虛濕熱證在臨床上比較常見,滋陰容易助濕,燥濕容易傷陰,治療起來相對棘手,把握好陰虛與濕熱之間的平衡關系,是治療本病的關鍵,甘露飲組方精妙,是治療濕熱陰虛的基礎方、常用方,臨床應用時應根據具體病情加減運用,不可盲目套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