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盜竊”純屬虛構。
作者:于 冰
“全英最值得信賴的品牌”,這是英國郵局在官網的自述。
·英國郵局标識
從2000年至2014年,英國郵局因懷疑736位代理商在賬戶管理系統“動手腳”,私吞公款,以盜竊、欺詐和做假賬等罪名将他們送進監獄。然而,真相最終被發現,所謂“盜竊”純屬虛構,真正的“竊賊”是郵局采用的管理系統軟件存在漏洞。這起案件被稱為英國最嚴重的錯案之一。
20多年過去了,被冤枉者的兩鬓長滿白發,人生中多了妻離子散、傾家蕩産的遭遇,但他們仍不放棄,要為自己讨個說法。
·被冤枉的代理商(右)其家人。
“罪人”
菲爾·考恩和妻子菲奧娜是愛丁堡的居民,原本經營小型加油站和五金店,在2001年當上郵局代理商。
英國郵局有360多年曆史,是英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上世紀60年代其分支機構大約有2.5萬個。
進入新世紀,在信息技術的沖擊下,郵政業務量驟減,連年虧損。為節約成本,郵局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讓普通民衆做代理商,但他們不屬于郵局的正式雇員。民衆可通過郵局代理商領取養老金等。
·超市裡的英國郵局櫃台。
2004年1月,考恩在操作郵局提供的賬戶管理系統時發現,自己代理的養老金賬戶數額有誤,總是少錢。
1個月後,缺口已達3萬英鎊(當時1英鎊約合15元人民币)。本着負責的态度,考恩将此事報告給了郵局總部。
幾天後,三名身穿西服、打着領帶的男子找到考恩。他們是總部派來的調查人員。
一進門,這些人就氣勢洶洶地質問:“那些錢去哪裡了?你用它們做了什麼?”他們将保險箱裡的錢、庫存商品和設備通通帶走。臨走前,調查人員告訴考恩,他被取消代理商資格,所開設的代理網點必須關門。
考恩說:“這些人一開始就認定是我拿了錢,甚至根本不問我賬戶管理系統錯誤的事情。”讓他惱火的是,調查人員還懷疑菲奧娜是同謀。
考恩後來從其他代理商口中得知,他們的配偶也被調查。這已成為調查人員的套路。
·菲奧娜。
很快,針對考恩的指控被撤,但菲奧娜依然被指控做假賬。鄰居得知此事後,不再光顧考恩家的加油站和五金店,他家的窗戶常被人砸壞,還有人朝菲奧娜吐口水。多重打擊之下,菲奧娜患上了抑郁症。
考慮到妻子的病情,考恩賤賣生意,搬到了其他城市,可菲奧娜的病情越來越嚴重。
2009年1月,她因酗酒,再加上服用過量抗抑郁藥和感冒藥,在睡夢中死去。考恩認為,雖然郵局的指控不是造成菲奧娜去世的直接原因,但此事讓她一直心情郁悶,才導緻了後來的悲劇。
珍妮特·斯金納與考恩有着同樣的遭遇。
斯金納是一位單身母親,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她把開設郵局代理網點視為最合适的謀生手段。
·斯金納。
2006年,因代理的賬戶裡少了5.9萬英鎊養老金,她被起訴僞造賬戶,企圖私吞那筆錢。律師建議斯金納先承認做假賬,以換取法官對她從輕發落,争取判緩刑。
斯金納認為,自己從來沒有僞造賬戶,也不存在私吞資金的事情,但她不想進監獄,猶豫中聽了律師的建議,選擇認罪。
2007年2月,法官裁定斯金納私吞養老金,因數額過大不考慮緩刑,她被判處9個月監禁。
當法官宣布斯金納“有罪”後,她意識到人生被徹底改變了。入獄第一晚,獄警可憐她的遭遇,允許她和孩子通電話,可孩子們不願喊她“媽媽”。
服刑10周後,法院考慮到斯金納是單身母親,準許她假釋出獄。但斯金納的噩夢還在繼續,郵局向她索賠1.15萬英鎊。她隻好賣掉房子,交完賠償金後手裡的錢所剩無幾。
·斯金納。
喊冤
斯金納以為,自己要背負“罪人”的名聲一輩子,“我必須學會忍受一切,回顧過去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但有人不想認命。
阿蘭·貝茨是“正義聯盟”的組織者,也是問題軟件的受害者。
·貝茨。
2000年年底,貝茨發現自己管理的養老金賬戶有問題。“幾周内就少了大約6000英鎊。”他多次緻電郵局,表示自己從未私吞養老金。郵局直接通知貝茨,其代理商資格被撤,代理網點被關。他必須還清少掉的6000英鎊,還要交賠償金,不然将被起訴。
可這次,郵局碰到釘子了。
貝茨認為,錢不是自己拿的,還要扛下所有的責任,這不公平。他開始給大大小小的媒體寫信,講述自己的遭遇。
絕大部分信件都如石沉大海,隻有一家電腦刊物的記者回複了他。他從記者那裡得知,像他一樣的郵局代理商還有很多。
2009年11月,貝茨與另外20位郵局代理商成立了“正義聯盟”,以讨回公道。短短幾年時間,已有超過550人加入。
·英國郵局。
據英國官方後來公布的數據顯示,共有736位郵局代理商被法院認定“有罪”。也就是說,大部分被法院錯判的郵局代理商都加入了“抱團喊冤”的行列。
“正義聯盟”開始了與郵局無休止的拉鋸戰。他們提出了3點要求:對事件真相進行獨立的調查,郵局對被冤枉者進行賠償,法院撤銷對被冤枉者的有罪判決。
“正義聯盟”還向全英郵局經理聯合會尋求幫助,希望這個行業公會為自己主持公道。畢竟,郵局代理商也屬于“郵局經理”。可貝茨很快就查到,這個公會的大部分資金來自郵局撥款。向這個公會求助,看來隻是徒勞。
·貝茨。
訴訟
2016年4月,“正義聯盟”的555位郵局代理商向法院遞交了訴狀,起訴郵局。
一方堅持自己沒有私吞資金,另一方則認為是有人在賬戶裡動了手腳,究竟誰講的是事實?
據代理商們反映,他們曾向郵局反映過養老金賬戶管理系統有問題,可郵局堅持認為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考恩說,郵局官員的臉上挂着職業微笑,告訴他“這是不可能的,系統沒有問題”。
郵局用的賬戶管理系統叫“地平線”,在1999年花10億英鎊采購,開發方是英國國際計算機有限公司(簡稱ICL)。
有媒體披露,郵局高層其實早就知道“地平線”系統存在漏洞。2011年,郵局高層得到通知,ICL技術人員可随意訪問該系統,更改郵局代理商管理的養老金賬戶金額。
·“地平線”操作系統。
在法庭上,“地平線”的漏洞被公開,郵局方面隻得承認這個事實。但這個“認錯”來得實在太晚。
英國媒體評論,在過去的那些年裡,傲慢的郵局高層、一心掩蓋錯誤的技術供應商、不分青紅皂白的調查人員都在掩蓋真相。如果有一位高層或是調查人員,有足夠的耐心與代理商坐在一起,嘗試操作一遍“地平線”系統,他們或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可“如果”沒有發生,736位代理商的人生就這樣被“偷走了”。
2019年12月,法院做出裁決,555位代理商勝訴。郵局最後與受害者達成協議,賠償5775萬英鎊。斯金納說,這筆錢在交完律師費和訴訟費後,再分攤到這麼多郵局代理商的頭上,每人得到的錢其實很少。2021年4月,英格蘭及威爾士上訴法院又做出裁定,撤銷了對39位郵局代理商的有罪判決。
·2021年4月,英格蘭及威爾士上訴法院撤銷了對39位郵局代理商的有罪判決,受害者及其親友為此歡呼。
在英國生活多年的媒體人曹劼告訴《環球人物》記者,此案的背景是上世紀9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互聯網進入産業化時代,英國人沒有跟上這一波潮流,信息化方面相對落後于其他發達國家。當英國郵局斥巨資引入ICL開發的系統後,過于相信機器,沒有及時調查和糾正錯誤。在大衆看來,案件的責任在郵局方,所以批評英國郵局“甯願相信機器、也不願相信人”。
曹劼還提到案件背後的一個關注點,那就是當年究竟是誰将ICL的“地平線”系統引薦給了英國郵局,背後是否存在中間商和利益集團。這些至今沒有披露。
ICL後來因技術落後等問題險被市場淘汰,最終,它被日本富士通公司以11億英鎊收購。有業内人士稱,富士通“買”的不是ICL的技術,而是它的背景——它是英國政府采購合同名單裡的一員,買下ICL,就能打開英國政府采購的大門。
·日本富士通公司。
有記者就“地平線”系統的問題緻電富士通,對方以涉及客戶機密為由不予作答。在法院開庭審理郵局代理商上訴案件時,富士通也沒有參與案件審理。
英國采購分析師柯林斯表示,英國政府并不打算為這起醜聞而與富士通切割,因為它被英國政府視為不可或缺的IT供應商。英國海關總署和稅務部門已使用富士通的系統幾十年,英國最大的政府部門——就業與養老金部也很依賴富士通。
一位英國郵局前工作人員說,英國郵局在追求聲譽和利潤的過程中,忽略了他人的自由和生命,這是理智的喪失。但大多數郵局員工至今對此事諱莫如深,不願發表意見。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淩 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