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嶽璋 見習記者 金雪 濟南報道
戴記魯繡旗袍店内全景圖
方寸尺絹、半卷絲線,飽經時間磨砺的匠人巧手引絲上下翻飛,将山河湖海、愛恨情仇、儒釋道學之美诠釋在布帛之上,流傳下中國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刺繡。極具山東本土特色的“魯繡”自經曆過五代人的傳承後,在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戴軍手上演繹出兼具中國古典藝術氣息、山東本土風情特色和現代時尚藝術情調的新式齊魯風味。5月17日,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位于印象濟南·泉世界,傾聽“隐于市”的魯繡匠人戴軍講述他與魯繡結下的30年情緣故事。
清末民初開始的五代傳承,30年魯繡之路道阻且艱
中國最古老的手工藝術之一——刺繡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虞舜之時,在漫長的時間綿延中,該項技藝被樸素卻極具智慧的中國勞動人民所提升、發展。自漢朝以來,刺繡漸漸演變成在中國美術史上獨占一席的絕藝。而作為刺繡工藝重要組成部分的“魯繡”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史稱“齊纨”或是“魯缟”,有着"冠帶衣履天下"之稱。在匠人們以抽、勒、鎖、雕等技藝的加工下,魯繡常示人以色彩淡雅、構圖優美、虛實适宜、形象逼真的形象。
“我家從清末民初時期開始就從事刺繡工作,至今已經傳承五代。”回憶起這份傳承的由來,戴軍眉頭舒展,長吐一口氣說,從他記事起,家裡人就從事這一份工作,對于那時候他收入微薄的農村家庭來說,幫人繡花是一項重要的經濟來源,刺繡幾乎貫穿了他的童年。為了補貼家用,15歲的他放棄了學業轉而跟着家人學起了刺繡手藝。這一繡,就繡了30年,繡出了他的整個青少年時期。
戴軍正在制作魯繡作品
在這30年刺繡生涯中,“孤獨”從他最大的“敵人”變成了朝夕相伴的“摯友”。戴軍告訴記者,從事刺繡行當,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那份終日沉靜的繡房和冰冷無言的布帛針線。過程中,還必須要保持全神貫注,将每一刺都刺在合适的位置,而這樣的工作,通常一幹就是一整天。日月流轉,他也漸漸适應了這份隻有“指尖與自己交流”的生活,30年來,他已經為顧客量身定制了2000餘件旗袍或中式服裝。
一針一線對得起顧客信任,陳新兼濟繡出别樣魯韻
30年,一萬零九百多個日夜,2000餘件服裝,乍一看來這個數字似乎有着雲泥差别,可這2000多件服裝的每一個針腳都傾注了戴軍對客戶負責的态度和對魯繡的熱愛。
“真正的魯繡是不可以機械化生産的,必須一針一線手工繡出來。”戴軍告訴記者,就像沒有兩片樹葉完全相同一樣,每一件繡品也不會完全相同。魯繡就像書法家揮毫的大字、畫家潑墨的山水一樣,針對不同的圖案、不同的布料、不同的材質,或平繡、或盤金、或套線……以求更好地達到“花随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的目的,而每一幅繡品背後都飽含着匠人在創作時的心境與經驗,這些是冰冷的機械化生産所不能達到的。
目前,戴軍所創作的繡品受到了廣泛的歡迎,而他也入選了槐蔭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戴軍設計的旗袍
作為傳承人的戴軍,并沒有如“門派老師父”一樣的固執守舊,相反,經曆過非遺傳承“寒冬”的他在傳承下祖輩手藝的同時,多元化開拓産品種類,由單純的服裝制作,逐步融入現代元素,依托魯繡創作出一系列包括團扇、筆記本等的文創産品,并結合時新元素,創造出更符合青年大衆審美的作品,以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目光。“這些物件雖小但意義大,承載着傳統文化内涵。也希望通過這些作品,讓年輕人了解和熱愛魯繡和傳統文化。”戴軍說。
創新制作的文創新品
多策應對非遺傳承問題,交流互鑒推廣齊魯文化
多元化開拓創作元素,吸引年輕人的目光,究其根本原因,除了更好地宣傳齊魯文化,推廣“魯繡”工藝外,戴軍還有一個小小的“私心”,那就是吸引到真心喜歡這門藝術的人,将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店鋪全景圖
非遺文化被譽為“人類的生命記憶”“活态文化基因”,但近兩年文旅行業不景氣,全國廟會、集市等大量減少,非遺展演展示無法開展,傳承人生存和傳承狀況受到影響。同時,在信息、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驅策着年輕人前進的步伐,正因如此,能夠靜下來,花費數日甚至幾周完成一件繡品的人少之又少,加之新潮文化洶湧的沖擊,讓傳承“魯繡”工藝難上加難。為此,戴軍抛開傳承的“門戶之見”,廣開中門邀請同好者相互學習交流,通過交流互鑒的方式,分享自家所長,吸取别家經驗。同時,戴軍告訴記者,他在店内設置了興趣角,隻要有遊客對魯繡感興趣,他都會親自教授,讓遊客能親身體驗魯繡中蘊含的魅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