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是江蘇人一年中吃江鮮的好時機。
01.刀魚
“肩窄乍驚雷,腮紅新出水”
刀魚為初春時令名菜,肉質細嫩、肉味鮮美、肥而不膩。
刀魚通體銀白,表面的魚鱗如白銀一樣閃閃發亮,其肉質細膩肥嫩,因而一直被視為“春馔妙物”。
如今,我們可以吃到人工養殖的刀魚,或油炸、或清蒸、或紅燒,整個春天,都忘不了這一道鮮美之味。
在江蘇,隻有吃過刀魚馄饨,才算不辜負了這個春天。
02.河豚
“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一朝得食河豚肉, 終生不戀天下魚 。”
“拼死吃河豚”古已有之,好在得益于現代烹饪手法的規範,以及人工養殖河豚毒素的降低,如今食客們再也不用冒着風險去嘗鮮了。
吃河豚,一要吃皮,肥厚滑嫩的皮向内裹起,蘸着濃湯大口嚼下,滿口彈滑馥郁;二要吃肉,雪花魚片未熟先香,入口有似魚又似肉的沉醉。
03.鮰魚
“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
鮰魚,又叫江團、石首魚等,其特别之處即肉質細膩味美,鮮嫩不腥,堪稱淡水食用魚中的上品。
大多數無鱗魚的膽固醇含量較高,而鮰魚卻極低。鮰魚有春鮰、秋鮰之分,一般以春季鮰魚味道最佳。
鮰魚最正宗最原味的烹饪方法就是清蒸白汁,其原味能夠得到較好的保存。
作為江蘇人春季菜單裡必不可少的一樣,也早有“不吃鮰魚,不知魚味”一說。
04.鳜魚
“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
“昨夜江南春雨足,桃花瘦了鳜魚肥。”
桃花盛開的春天,河水上漲,鳜魚正肥。
該魚刺少肉多,營養豐富,因而不僅被稱為“春令時鮮”,還擁有“魚中佳品”的美譽。
在桃花盛開的季節,江南人家會将清蒸鳜魚、松鼠鳜魚等端上餐桌。
這口鮮,大為解饞!
05.塘鳢魚
“漫野甜香黃菜花,三春一品虎頭鲨”
著名烹饪學者聶鳳喬先生這首七絕詩中所提到的“虎頭鲨”,便是蘇州人所熟知的塘鳢魚。
袁枚在《随園食單》曾寫到塘鳢魚“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可腌芥作湯、作羹,尤鮮。”
塘鳢魚三月中下旬上市,雖然個頭小,但肉質細嫩。最家常的做法是塘鳢魚炖蛋,魚肉柔軟而光滑,蒸蛋吸收了魚的鮮嫩,入口即消,食之,可謂極其鮮美怡人。
06.螺蛳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清明螺,賽肥鵝”,說的就是清明節前的螺蛳肉質肥美泥腥氣小,最是鮮嫩,無論營養還是口感都處于巅峰。
“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一碗濃油赤醬的醬爆螺是江蘇人春季餐桌上的必備美食。
清明節前的螺蛳,色青、殼薄、粒大、肉肥,爆炒螺蛳、韭菜炒螺肉……無論是街頭拍檔還是家常餐桌,處處都可見螺蛳的身影。
江蘇人都是吃螺蛳的高手,輕輕一嘬,螺肉應聲入口,唇齒間鮮辣四溢。咂一口小酒,在春風中直喝到微醺。
吃一口鮮味,就吃下了一整個春天!百花齊放,春風暖人,美景繁華,更有美食撩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