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海邊度假,你會想到什麼?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也許還有一瓶防曬霜。近期,深圳夏日炎炎,又遇三伏天,不少市民到海邊遊玩,為避免皮膚曬傷曬黑,或許都會塗抹防曬産品。近日,深晚記者關注到,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不久前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人們日常所用的防曬霜中含有的氧苯酮可以轉化為光毒素,對珊瑚造成緻命影響。防曬霜對珊瑚真的有危害嗎?7月23日,深晚記者采訪多名專家獲悉,市民塗的防曬霜或是珊瑚“殺手”。
▲廖寶林在深圳海底種植珊瑚。
防曬霜中的防曬劑分為無機和有機兩大類
珊瑚多姿多态,外表絢爛美麗,是海底世界不可媲美的生物。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珊瑚保育中心主任廖寶林從事珊瑚礁生态修複多年,他向深晚記者介紹,防曬霜中的防曬劑分為無機防曬劑和有機防曬劑。最常用的兩種無機防曬劑是納米二氧化钛TiO₂ (nTiO₂) 和納米氧化鋅ZnO( nZnO),最常用的有機防曬劑主要有7類,包括二苯甲酮類、二苯甲酰基甲烷類、樟腦衍生物類、氰基丙烯酸類、對氨基苯甲酸類、肉桂酸類和苯并三唑類。無機防曬劑的化學成份高度穩定,在海洋中很難被分解或轉化,而有機防曬劑可以通過直接光解、自敏化光解和間接光解等多種途徑發生轉化。
▲廖寶林在海底拍攝珊瑚礁。
“一種防曬劑可同時發生多種光化學反應,一旦進入海洋,便受到海流、波浪、高鹽度等各種理化因素的影響,發生複雜的遷移、轉化,其存在形式、分布狀況及毒性效應不斷改變。”廖寶林說,無機防曬劑的毒性機制包括氧化損傷、物理傷害、離子釋放等;有機防曬霜則表現出氧化損傷、内分泌幹擾、神經毒性和生物累積等負面效應。
廖寶林分析,兩類防曬劑不盡相同的毒性機制表明,其對海洋生物具有不同威脅。珊瑚對海洋環境和水質要求非常高,其體内的共生蟲黃藻是一種非常敏感的生物,極其微量的防曬劑都有可能導緻蟲黃藻的死亡,從而造成珊瑚白化死亡。
▲深圳海底美麗的珊瑚礁。
極其微量的防曬劑也可能造成珊瑚白化死亡
究竟多少劑量的防曬劑會對珊瑚造成危害呢?廖寶林向深晚記者表示,目前還很少有研究證明,多少劑量的防曬劑會對珊瑚造成顯著危害。不過,目前有科研團隊在多個海域進行的實驗表明,即使是非常少量的防曬霜,也會在 18 到 48 小時内引發大量珊瑚黏液滲出,并使珊瑚在 96 小時内完全白化。
長期關注深圳環保事業的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化學教師劉蕾則向深晚記者介紹,早在2017年2月3日,《自然》期刊報道了國外一項提案:除去具有醫療廚房的情況外,禁止在夏威夷銷售含有羟苯甲酮和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的防曬霜,因為含有這兩種成分的防曬霜或許是珊瑚礁殺手。
▲深圳海底的珊瑚群落。
劉蕾說,羟苯甲酮是一種微黃色結晶粉末,是一種常用的紫外線吸收劑,常被用于防曬護膚品中。羟苯甲酮雖然可以吸收紫外線,但是也很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有研究指出,長期使用羟苯甲酮會影響到人體的免疫力、生殖能力等。
劉蕾還提及,上述提案還基于2015年的一項研究結果。這篇論文由非營利科研組織Haereticus環境實驗室執行董事克雷格·唐斯牽頭,發表在《環境污染與毒理學》上。研究結果表明,低濃度的羟苯甲酮就可對珊瑚帶來緻命的傷害,僅相當于6.5個标準遊泳池中的一滴水的濃度的羟苯甲酮含量,都會對珊瑚帶來傷害。
▲珊瑚白化死亡,令人觸目驚心。
另一組數據也顯示,低劑量的防曬劑也可能造成珊瑚白化死亡。劉蕾說,意大利科學家Roberto Danovaro的研究小組曾在2008年通過實驗研究指出,粗估估計,每年約有4000至6000噸的防曬乳從海邊戲水的民衆身上淘洗到海水裡。這些防曬乳裡面含有的成分(通常也是廣泛使用的成分),包括羟苯甲酸丁酯、桂皮酸鹽、二苯甲酮及甲基亞苄亞基樟腦等四種化合物,即便在低劑量的情況下,也會刺激珊瑚的共生藻體内的病毒攻擊共生藻,間接使珊瑚白化甚至死亡,而共生藻死亡後的病毒被釋入海水後,會導緻周邊海水病毒濃度增加,提高了其他珊瑚體内共生藻的感染率。
▲廖寶林在深圳海底進行珊瑚礁生态修複。
專家提醒做防曬保護的同時,不要忽略環境保護
在日常生活中,究竟如何防曬才是最佳?珊瑚又該如何保護?廖寶林所帶領的珊瑚礁生态修複團隊在深圳種植超過6萬株珊瑚,他向深晚記者介紹,深圳東部海域水質條件優良,能夠常年保持在一類海水水質标準,珊瑚群落生态良好,石珊瑚覆蓋率約30%。但因為近岸水域泥沙等懸浮物濃度高,海水能見度不高,對珊瑚的生長依然存在一定的威脅。
▲廖寶林團隊在海底進行珊瑚礁生态修複。
在廖寶林看來,不僅遊客在海邊使用防曬霜會對珊瑚造成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市民使用的防曬霜也或經過下水道最後流向海洋。“因防曬劑的化學成份非常穩定,即使是污水經過處理,也難以将這些防曬劑降解,最後會流向大海。”廖寶林說,作為一名潛水員,他基本不塗防曬霜。為了防止皮膚曬傷,建議市民在海邊曬後,可以适當塗一些修複的蘆荟膠,多補充水分等。
▲珊瑚白化死亡,令人觸目驚心。
劉蕾則建議,市民使用非納米二氧化钛、氧化鋅等礦物防曬産品。在日常生活中,市民做好防曬工作時,也應注意環境保護,選擇遮陽的衣物、戴上太陽帽等才是防紫外線最管用的方式。
深圳晚報記者 吳潔 實習生 黃秀嘉/文 廖寶林/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