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現在最孤獨的一首詩

現在最孤獨的一首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03:05:49

現在最孤獨的一首詩?什麼是孤獨?網上有一個高贊回答:,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現在最孤獨的一首詩?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現在最孤獨的一首詩(史上最經典的三首孤獨詩)1

現在最孤獨的一首詩

什麼是孤獨?

網上有一個高贊回答:

你睡了一下午,醒來的時候黑漆漆的,一點聲音也沒有,擡頭望了望窗外,天還沒有完全黑,四處摸了摸,在枕頭下找到了手機,打開手機屏幕一條消息都沒有。

你問我什麼是孤獨,這就是孤獨。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出行,沒有人找自己,這就是孤獨吧!

人生于世,總會有巨大的孤獨感襲來,就像《紅樓夢》中的一句名言:誰能陪誰一輩子呢?

“孤獨”是人一生無法避開的情緒。皇帝會孤獨,聖人會寂寞,詩人也會常常感到孤獨。

史上最美的三首孤獨詩,如果你能讀懂,就再也不會害怕孤獨。

甯可高傲的孤獨,也不違心的将就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安徽宣城。

李白來過宣城很多次,他曾登上謝朓樓,送别族叔,寫下“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豪邁詩句。

761年,李白再一次來到宣城,他已經60歲了。

沒有了往日的呼朋喚友,沒有了之前熱鬧非凡,他一個人來到了敬亭山。

鳥兒飛走了,飛得高高的,不再回來。雲彩飄走了,不理他,自在而悠閑。

他似被萬物無視,世間空空如也,被世界遺棄的感覺是可怕的。

如果沉溺在被遺棄的感覺中,會讓人産生絕望 。

但李白沒有絕望,在鳥兒之外,在雲彩飄走之後,他發現一動不動的敬亭山,默默相對,陪伴着自己。

他久久地凝望着敬亭山,孤獨感在慢慢消失。

有心的人,總能在孤獨中,發現一片屬于自己的風景。李白發現了,張岱也發現了。那一年冬天,下着雪,西湖被籠罩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張岱是孤獨的,無人伴他出遊。他一個人撐着船到湖心亭去看雪,偌大的西湖,宛如一隻蝼蟻。卻沒想到,在湖心亭中,早已有了兩個人,喝着熱酒,聊着天,甚為開心。見到張岱,更是驚喜。總是在不經意間,碰到知己,解了孤獨。

孤獨時,靜靜待着,學會欣賞風景。如李白一樣,對着青山,如張岱一樣,孤獨賞雪。碰到知意的朋友,就開懷,沒有碰到懂你的人,甯願孤獨。

人越長大,越喜歡一個人獨處。取悅别人,不如修行自己,甯可高傲的孤獨,也不違心的将就。

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

竹裡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太多人都害怕一個人待着,可王維卻喜歡獨處。

晚年的王維,隐居在辋川,他不問世事,很喜歡一個人出遊。

他說: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他常常一個人出去玩,走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那美麗的風景,隻有他一人欣賞。

辋川有一處勝景,叫竹裡館,房屋周圍遍布竹林。

這一天,王維帶着琴來到這裡。

他坐在竹林中,一邊彈琴,一邊歌唱,沒有聽衆,也無人知曉,隻有明月出來,悄悄照着他。

沒有聽衆,無人鼓掌,那又有什麼關系呢?

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

人生需要适時的孤獨,在孤獨中找到最真實的自己,回歸精神的富有,回歸靈魂的本真。

王維一定是在孤獨中找到了自己。

享受孤獨,而不是忍受孤獨,這才算真正的成熟。

周國平說:如果你有豐富的内心生活,你在獨處時會感到充實,會覺得孤獨是一種享受。

北宋詩人林逋也是一個享受孤獨的人。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林逋的名句。

他是一個隐士,一生有三個愛好:詩、梅花、鶴。

他隐居在西湖的孤山,不做官,不喜熱鬧,不愛社交。

二十年沒有踏足過臨安,整日隻與梅花、仙鶴為伴,生活知足而惬意。

當你愛上獨處,孤獨也就不再可怕。

不需要生疏的去迎合,也不用患得患失着擔心。比起廉價的合群,真的不如一個人的自在。

孤獨,是出衆的必經之路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的孤獨與李白有過之無不及。

805年,因為永貞革新的失敗,柳宗元、劉禹錫等八個人被貶到邊遠州郡為司馬。

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

永州真不是好地方,偏僻多蛇,搬來永州五年,家裡發生了四次火災。

回不去的京城,完不成的理想,孤獨與苦悶折磨着他。雖為孤獨的漁翁,依然固執地釣着寒江雪。

孤獨在繼續,生活也要繼續。

永州的山水治愈了柳宗元,他頻繁出遊,用筆寫下永州的美好。

在永州十年,柳宗元從未放棄過自己。

他遊曆山水,結交士子,鑽研哲學、政治、經濟和曆史,《柳河東全集》的540多篇詩文中有317篇創作于永州。

孤獨讓他變得出衆。

獨自是最好的自我增值期,那些無人問津的時光,恰恰造就了最好的你。

無人問津的時光,也造就了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熙甯四年,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勸谏宋神宗無果,退居洛陽,不問政事。沒有朋友打擾,他把所有的精力用在編撰《資治通鑒》上面,一修就是十五年。而後,當《資治通鑒》問世後,所有孤獨的時光,有了最好的注解。

與其将時間浪費在漫無目的的狂歡中,不如在孤獨中叩問,不斷求索,那些無人問津的時光,因為成長而閃閃發光。

越長大越明白,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态,才是生活的主旋律。當你咬牙挺過各種生活的痛苦,當你堅持走過一段孤獨的時光,你會發現,孤獨并沒有那麼可怕,有時候,孤獨甚至變成一種美好的享受。活得孤獨是常态,享受孤獨才是姿态。人生無處不修行,能在孤獨中心靜如水,才能在紛擾裡紅塵裡安然無恙。與你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