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歐洲一定得對歐洲建築有一定的了解。但一座又一座不同時期的教堂和古堡,不僅讓人看的眼花缭亂,真的要說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特别整理一期歐洲建築,讓大家可以輕松成為歐洲建築達人。為歐洲移民的朋友做一些基礎性的了解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歐洲幾大主要建築風格:
01
古希臘建築
古希臘是歐洲文明的搖籃。當然也是歐洲建築藝術的搖籃。古希臘人崇尚人體美,所以建築符合人體比例構造。古希臘建築是以神廟為主的建築,柱式體系是其精華所在。簡單來說,柱子必須有,一根兩根還不夠,必須要排排站繞一圈。
還有一個非常有辨識度的标志就是,三角形的門楣。三角形門楣加上一排柱子,把它簡化來看就是這樣。
代表建築:
雅典衛城中的諸多神廟
02
古羅馬建築
這種建築很萬能,能滿足各種複雜的功能要求,内部空間很寬闊,古羅馬建築是對古希臘建築的延續和發展,所以古羅馬建築中希臘柱子也用的非常多,但羅馬人最厲害的,還是發明了“拱券”。
“拱券”的升級版就是“穹頂”,喪心病狂之作就是羅馬的“萬神殿“,直徑43米,稱霸穹頂界1300年。
正是這種“穹拱”屋頂,以“圓”為主的風格,成為了古羅馬建築與古希臘房屋類建築最明顯的區别。
代表建築:
塞哥維亞羅馬高渠、古羅馬萬神殿
03
拜占庭式建築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随着君士坦丁大帝的去世,分成東、西羅馬帝國。而東羅馬帝國随着東進,與東方文明的交融、碰撞,形成了與羅馬式大同小異的建築風格----拜占庭式建築。這個的裝飾物好美,有馬賽克,彩色大理石,粉畫石雕。廊是列柱長廊,很整齊,有強迫症的人肯定喜歡。門的形狀也多變,尖拱券,方形,半圓都有。建築物裡面也很漂亮,開闊,色彩豐富。
如何辨認拜占庭風格,主要是看它的頂。和羅馬式一樣,在建築上加一個大圓頂,但風格又有所不同。羅馬式直接加個半圓,而拜占庭式則是在半圓的底部略微内收,就像是一個洋蔥頭。
04
哥特式建築
到了中世紀,天主教成為了西歐唯一的宗教。天主教在西歐一家獨大之後,給建築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這個時候出現了哥特式建築,尖塔高聳,尖形拱門,窗戶很大。而且有一重點,花窗玻璃上繪有聖經故事。它總體風格特點是: 空靈、纖瘦、高聳、尖峭。
天主教建築的風格就是:高。人們想方設法地把建築建的足夠高,想和太陽肩并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們相信教堂建的越高,就越接近上帝。為了讓建築更高,建築師們将笨重的牆去掉,在外側用一條條“橫過來的石頭”扶住教堂主體,這些扶住牆的“石頭條帶”,我們叫它們“飛扶壁”。
代表建築:
巴黎聖母院
05
巴洛克式風格
文藝複興時期,人們的思維開始活躍起來,他們不滿足于方方正正的建築。想要放蕩不羁愛自由,便開始追求“動感”。巴洛克風格應運而生,巴洛克原意是“變形的珍珠”,所以,一定要“變形”就對了。這個時候的教堂不再是方方正正,而是曲面越來越多。從外觀來看,它突破了傳統建築的構圖法則和一般形式,抛棄了絕對對稱與均衡,以及圓形、方形等靜态平面形式,采用以橢圓形為基礎的S形,波浪形的平面和立面,使建築形象産生動态感。
代表建築:
聖保羅大教堂、凡爾賽宮
——END——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分享,歡迎大家每天搬小闆凳來詳細閱讀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于歐洲這些事兒吧!相信大家每天會有新的受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