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隻有在基礎知識掌握牢固的情況下,積累的課外知識越來越多,孩子的成績就會越好!
随着近年的教育改革,語文學習變得越來越重要,對語文考察的範圍也是越來越廣,也越來越注重對傳統文化的考察。
古代經典詩文作為語文考試中必考的一個知識,這類題不僅是逢考必有,而且分值是越來越多,它不僅僅是出現在一個填空題中,最為關鍵的是還出現在我們的文言文和閱讀理解上。所以,要想孩子在語文這門學科上取得一個高分,那麼,就得掌握好經典詩文這部分的一個内容。
1.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宋代 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滿江紅
宋代 嶽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潇潇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阙。
3.揚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裡。盡荠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4.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代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阙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5.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宋代 辛棄疾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
漢家組練十萬,列監聳高樓。
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
風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
倦遊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
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
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六年級上學期誦讀論語
1、在陣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愠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2、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4、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5、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6、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7、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8、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9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10、子曰:"有教無類。"
六年級上學期誦讀孟子
1、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孟子·盡心上》
2、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才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盡心上》
3、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4、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5、孟子曰:"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
6、孟子曰:"人恒過,然後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後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bi)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王。然後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
——《孟子·告子下》
7、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8、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遊于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孟子·盡心上》
9、孟子曰:"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 ——《孟子·離婁下》
10、孟子曰:"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
——《孟子·萬章下》
六年級上學期誦讀曆代散文選六年級上
(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
——《大學·經第一章》
(二)
鑿壁借光經①匡衡(héng),字稚圭(guī),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邑(yí)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
主人感歎,資給以書,遂(suì)成大學。
(三)
誡子書
(三國·蜀)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慆(tāo)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悲歎穹廬,将複何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