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4 16:07:01

五一勞動節,南都記者以一組照片向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緻敬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1

廣州番禺洛溪,在暴雨後積水路面執勤的交警。譚偉山 攝影

360行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2

楊誠祺,高級工程師,39歲,現任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南大幹線項部執行項目總工,先後參與廣清高速、廣州地鐵3号線、14号線、成灌鐵路等9個項目工程建設。 梁炜培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3

何錫文,番禺交警輔警,2018年6月8日,在台風積水中砸車窗救人,被評為2018年度廣州市見義勇為好市民。譚偉山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4

梁執勝,文戰富,廣州天河區水上環衛保潔人員,曾經下水救人。譚偉山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5

張寶軍,理發師,40歲,天津人,在南洲花苑和老婆開了一個理發店。來廣州有18年,先是做攝影沖印工作,05年後就不做了,之後就是長達13年的理發工作,理發的工作收入比較穩定,又每天可以跟很多人聊天,非常喜歡,已經習慣了廣州的氣候和生活,兒子也出生在廣州,戶口也落下了,很難再回到天津老家生活,希望繼續做好這個夫妻理發店,兒子讀好書,以後全家都會成為新廣州人。何玉帥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6

陳欣潔,廣醫三院的醫生,46歲,從事生殖遺傳相關工作24年,感想:用心呵護每一個胚胎,助不孕病人圓夢!張志韬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7

鐘裕博,起重機司機,47歲,工齡27年。廣州港黃埔港務分公司集裝箱橋式起重機司機,離地數十米高,僅幾平方米大小的吊車駕駛室裡一上工就是整整八小時,沒有過人的體力、精力和技術幹不下來。雖然工種比較辛苦,但資曆老技術精的鐘師傅也知道,他這個工種很吃香。而踏踏實實幹了幾十年的鐘師傅卻從沒想過跳槽:因為,做人要講本份。馬強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8

王智慧,考拉飼養員。長隆從2006年首批引進的6隻考拉開始,至今共擁有60隻,實現六代同堂,成為世界除澳洲以外最大考拉海外種群。長隆考拉都取的英文名字,同一年出生的考拉名字首字母一樣。57隻考拉,我們看起來都一樣萌,而跟他們日夜相對的王智慧,已經視他們為每一位家人,總能一眼就能認出每一隻考拉,說出他的生日,介紹他的性格如何。黎湛均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9

姜迪武,話劇老師,在教導學生。南都記者張志韬攝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10

關尚持,廣州格利蒙那提琴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高級(樂器設計)工藝美術師、高級(提琴制作)技師,2017年“南粵工匠”獲得者。1972年進入廣東樂器廠從事提琴制作47年,師從國際著名提琴制作師徐弗,學習高級提琴、高級琴弓制作技藝。1982年在廣州市舉辦的提琴制作比賽中,其制作的高級琴弓一舉獲得第一名;1990年他首次跨出國門,參加在加拿大舉辦的國際提琴制作比賽,獲得此次比賽中提琴弓金獎;在1992年美國第10屆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中,其創作的中提琴作品獲得此次比賽的聲音銀獎(此次比賽金牌空缺)。譚偉山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11

海亮,沼澤樂隊主唱,23年堅持樂隊創作和巡演,不僅是腦力創作,也是體力創作。海亮說,每個行業都是一樣的,不是因為熱愛,你無法長期堅持下去。 譚偉山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12

黃東強,廣州海珠區第二金碧花園一名保安,曾經當過消防員。2018年3月小區16樓某戶發生火災,黃東強在消防員到達之前,從隔壁翻爬進起火房間,撲滅火情救出被困的四名住戶。黃東強被授予2018年度廣州見義勇為好街坊。譚偉山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13

黃郅剛,廣州公交集團司機,制止小偷行竊,從1999年發現自己是“熊貓血”後,20年義務獻血3000毫升。譚偉山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14

楊山,新農人,原來是從事房地産營銷的白領,9年前辭職到廣州長洲島居住,因為在網絡幫助當地農民賣滞銷的楊桃,而被人親切地稱為“楊桃哥”。譚偉山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15

孫立,暨南大學中醫學院教授,46歲,工齡25年了。對于工作,孫立認為:我是一名老師,同時也是一名醫生,覺得就是要愛學生愛專業,隻有愛學生愛專業,才能把課程教好,工作時也要不計得失。陳輝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16

林欣,粵穗社工 , 25歲 工作不到一年,在黃埔總工會 廣州開發區總工會單位做數據彙總工作,也經常參與組織會務。剛工作的她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而自己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馬強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17

廣州荔灣,一位老師在語文課上教學生“小魚遊啊遊”的朗讀。譚偉山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18

廣東中山,一家制衣廠流水線上的女工。譚偉山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19

軍人,2018年台風“山竹”造成陽春市河水倒灌,部隊官兵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轉移群衆。黎湛均 攝影

四季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20

春天,雲南西雙版納易武,茶農在百年老茶樹樹頂采茶。譚偉山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21

夏天,廣東茂名電白,漁民在海邊沙灘地裡掘海貝。 譚偉山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22

秋天,湖北京山,村民用特制木架子搬運木頭。 譚偉山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23

冬天,青海河南縣,牧民用木桶去河裡背水。高寒地帶的冬季比平原地區時間長一倍。 譚偉山 攝影

奔波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24

廣州珠江新城,暴雨中工作的外賣小哥。何玉帥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25

廣州番禺市橋,暴雨後,路政人員半夜在疏通排水管道。譚偉山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26

廣州西關,賣“雞公榄”的大叔,他說自己是個退休工人,賣榄既能發揮餘熱幫補家用,又能傳承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譚偉山 攝影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27

廣州火車站,除夕夜值班的客運員駱銳基。 張志韬 攝影

360行,圖片無法一一展現,向各行各業奮鬥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最後附上的一張有溫度的圖片:

向五一勞動節還在工作的人緻敬(五一向奔波在一線的勞動者緻敬)28

2018年,廣州五羊新城一小區,一個跟随媽媽在小區花園散步的3歲小女孩,為一個陌生的泥水匠搬運磚頭。 譚偉山 攝影

《溫度》分享你身邊的心動一刻。

冷暖與共

歡迎來稿

聯系電郵

編輯 譚偉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