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優勢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優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8:56:38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優勢(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錨定)1

今年,按規劃是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和科創中心形成基本框架之年。大江東工作室發現,關于國際航運中心的基本建成,最近有了一個标志性的印證:7月11日,在2020年中國航海日論壇上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顯示,上海首次跻身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前三強,僅次于新加坡和倫敦。以上海為代表的亞太地區航運中心,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勢頭,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加速“東移”。

從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今年初調研洋山港時的表達,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還有更高追求:深化推動航運制度創新,不斷放大政策集成效應,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航運發展軟環境。要主動靠前、積極作為,推動形成合理分工、相互協作、各揚所長的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為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全球開放合作中的整體競争力作出更大貢獻。

港為城用、城以港興,上海城市發展與航運帶來的全球化密不可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将從“基本建成”邁入“全面建成”的曆史新階段,已呼之欲出。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優勢(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錨定)2

會場外,第16個中國航海日活動在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舉行。上午9時許,上海港所有船舶挂滿旗并持續鳴笛1分鐘,悠遠的汽笛聲響徹黃浦江上空。啟動儀式後,明星艦船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号以及 “海巡01”輪、“東海救204”輪、“海巡166”輪停靠國客碼頭,供市民免費參觀,聽專業人員講解艦船曆史和船舶知識,傳播航海文化。黃浦江上,15艘帆船繞标巡遊,以表演賽形式弘揚拼搏進取的航海精神……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優勢(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錨定)3

2020年中國航海日活動,黃浦江上舉行帆船展示活動。王雨青攝

一手牽長江、另一手牽世界,航運樞紐功能國際領先

首次跻身全球三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實力從何而來?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集裝箱運輸逐步成為國際航運市場主要運輸方式,船舶大型化、經營聯盟化、運輸幹線網絡化漸成趨勢,給國際航運市場和世界港口布局帶來重大影響。同時,東北亞地區港口之間圍繞國際集裝箱樞紐港的競争十分激烈。

從黃浦江沿岸12個裝卸作業區,到長江口的外高橋港區,再到東海上的洋山深水港區,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主體——上海港完成了由河港向海港的“三級跳”。

為解決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核心問題之一,上海研究建設吃水15米以上的集裝箱深水樞紐港。經過6年比較論證,2002年6月,洋山深水港區一期開工;2005年12月建成投産。從此,上海港擁有了7萬噸至10萬噸級的集裝箱泊位。緊随其後,洋山深水港區二、三、四期工程相繼建成并運行。而彙聚衆多先進科技的四期工程,是目前全球正在運營的規模最大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成為中國工程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外高橋集裝箱碼頭建設和洋山深水港區選址論證‘三管齊下’,是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有力支撐。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為上海港發展赢得關鍵的10年戰略機遇期。”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張林表示。

“假如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不上馬,外高橋港區就會因為缺乏深水航道得不到有效發展,上海港在本世紀初就不可能以1000萬标箱的水平跻身全球大港;假如洋山深水港項目不上馬,那上海港隻能止步于2000萬标箱水平。”張林深為慶幸當年的“三管齊下”。

随着長江12.5米深水航道向上遊延伸,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為龍頭,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分工協作、優勢互補的長江港口體系逐步形成。南京以下“河港變海港”,長江中上遊江海聯運能力大幅提升,長江黃金水道煥發新活力。

2017年,上海港成為全球首個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000萬标箱的港口,2019年達4330.3萬标箱,連續10年蟬聯世界集裝箱吞吐量第一。一手牽長江,一手牽世界,上海港集裝箱班輪航線直達全球近300個港口。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優勢(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錨定)4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2号航站樓。

空港也比翼雙飛。上海國際航空樞紐港成為我國客運量最大的航空樞紐,全球排名第四;貨運量全球領先,浦東機場貨郵吞吐量位列全球第三。2019年,上海機場通航全球50個國家,通航點總數達314個。兩機場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2019年,兩機場旅客吞吐量首超1.2億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405.7萬噸。智慧服務、自助服務設施更加普及,貨運電子運單快速推廣,旅客出行體驗和物流效率進一步提升。

“無人碼頭”不知疲倦連續作業,打造全球智慧港口新标杆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有一張走向世界的響亮名片——全球正運行的數十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彙聚衆多先進科技的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區四期碼頭,堪稱“集大成之作”。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控制系統總集成,中國企業都發揮着核心作用。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優勢(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錨定)5

洋山四期碼頭全景。

今年前兩月,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作業量不降反升。疫情之下,自動化碼頭作業優勢明顯。整個集裝箱從船舶到堆場再到集卡均為無人化作業。相較傳統碼頭,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整個集裝箱裝卸工藝無人化、智能化,避免了工人、内集卡車輛不足,也減少交叉感染風險,碼頭作業能力基本未受影響。不知疲倦的“無人碼頭”,晝夜作業,完美跑完第一棒,高效完成特殊時期的各項裝卸任務。

曆時3年,洋山四期2017年12月10日開港試生産。作為自動化碼頭新标杆和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載體,标志着我國港口行業在運營模式和技術應用上實現了裡程碑式跨越,助推上海港鞏固世界強港地位、加速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為了釋放新産能,當時上港集團有兩種發展途徑,一種是先建傳統碼頭,5-10年後再進行自動化改造,另一種是直接建自動化碼頭,逐步積累适合自身發展的管理經驗。”嚴俊說,上港集團将科技創新視為重要核心競争力,發展全自動化碼頭成為必然選擇。

“洋山四期采用世界首創61噸雙20英尺吊具的自動化軌道吊,與傳統41噸軌道吊相比,效率高、循環能耗低,還可以在陸側交互區實現自動化着箱,減少遠程操作人員。”振華重工副總裁張健介紹。洋山四期的锂電池驅動AGV采用前沿技術,除了無人駕駛、自動導航、路徑優化、主動避障,還支持自我故障診斷、自我電量監控。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優勢(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錨定)6

洋山四期自動導引車作業場景。

自動化碼頭有序高效運作,更需要軟件系統全面配合。上港集團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化碼頭智能生産管理控制系統(TOS)和振華重工自主研發的設備控制系統(ECS),構成洋山四期碼頭的“大腦”與“神經”。

“随着運營規模提升,碼頭調度系統複雜程度呈幾何指數增加。”嚴俊說,采用自主開發模式是個巨大挑戰。一些國外軟件供應商對參與洋山四期表現出很強的積極性,但考慮到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重要性,以及未來碼頭自動化改造對系統開發的兼容性、便利性,上港集團決心掌握自動化碼頭運作系統的核心技術。

以“智慧、綠色、科技、效率”四個現代化港口建設關鍵詞為主線,上海港口産業發展逐步形成産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近年來,僅上港集團就相繼承擔省部級以上重大項目14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百餘項。集卡預約平台、受理中心平台、長江支線服務平台及全面實現集裝箱業務無紙化操作……科技創新,讓上海港智慧港口建設走在行業前列。

集聚産業要素,航運“巨艦”錨定上海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航運“軟實力”也取得重要突破,供應鍊節點地位與高端航運服務功能加速融合。2019年,上海的海事律所合夥人數量達629人,位居全球第四,接近一半的世界百強集裝箱公司選擇在上海設分支機構,上海航運保險業務規模首次超越老牌保險中心香港。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在“航運”。依托有170多年港航産業發展史的北外灘,在虹口區注冊的航運企業從2007年的1600餘家增長到2019年年底的4700餘家;以陸家嘴地區為重點,浦東新區注冊航運企業數近8000家。

2016年2月,由中國遠洋和中國海運重組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遠海運集團)在上海宣告成立,擁有船隊綜合運力、幹散貨自有船隊運力、油輪運力、雜貨特種船隊運力4項“世界第一”,提高了我國國際航運競争力,鞏固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這艘‘巨艦’揚帆啟航了。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為集團發展壯大搭建了廣闊平台,為我們破浪前行提供巨大推動力。”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表示,集團的集裝箱運輸、能源運輸、航運金融、裝備制造、港口等專業公司總部相繼落戶上海。

得益于經濟、金融、貿易等大環境優化提升,上海正吸引越來越多全球百強航運企業和國際航運組織,海事法律與仲裁、航運融資與保險、海事教育與研發、航運咨詢與信息等服務能級進一步提高。

我國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國家級航運交易所——上海航運交易所,自1996年應運而生後,首創“一門式”通關服務平台,搭建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首發國際集裝箱運價指數,填補國際空白,并逐步打造21大類涵蓋各主要運輸市場及船員薪酬、“一帶一路”、船舶價格等主要指标在内的“上海航運指數(SHSI)”品牌……20多年來,上海航運交易所書寫了中國航運業的諸多“第一”。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優勢(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錨定)7

在北外灘白玉蘭廣場舉辦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

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改革推進下,與航運服務相關的多種業務準入門檻大幅降低。上海現代航運服務業百花齊放,更繁榮更高端。

2019年上海船舶險和貨運險業務總量達43.7億元,在全國占比23.5%,已成為國内航運保險市場中心,國際市場份額也名列前茅。

在上海,航運融資服務逐步深化,自貿試驗區建設為航運金融租賃提供發展契機。多家在滬注冊的金融租賃公司已獲得在境内保稅地區設立項目公司開展融資租賃業務的資格。截至2019年年底,自貿試驗區保稅區域累計設立融資租賃母公司1400餘家,SPV(特殊目的實體)項目公司近400家。

在船舶檢驗方面,目前全球主要船級社中,14家機構在滬設立區域總部。“随着上海外向型經濟發展、貿易量增加以及航運産業集聚,我們在上海與很多航運公司、船廠、金融機構建立起合作夥伴關系。”DNV GL船級社高級副總裁兼海事部大中國區總經理科萊,對上海的機會信心十足。

翻開《向海而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親曆者說》一書,閱讀這座追求卓越的城市,為聯通世界、海納百川在不懈努力。書中,原上海市市長楊雄認為,綜合來看,應該理直氣壯地宣布:上海已經是國際航運中心了!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來自《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