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
在中國科舉史上,胡姓一共出了5個文狀元,清朝就出了兩個——胡任輿、胡長齡。他們都是江南一帶的人,都生活在清朝前期。
古代考上狀元要遊街炫耀,場面被廣泛雕刻在建築中,表達了人們對功名的渴望。
胡任輿(?-1704),字孟行,号芝山,江甯府上元縣(今江蘇南京市)人。
胡任輿的曾祖胡德景年紀輕輕就死了,祖父胡陽生,字複之,因為父親早逝,家裡很是貧窮。後來,胡陽生經過努力打拼,家境逐漸好轉。
胡陽生為人仁善,愛做善事。時逢明末,鄉裡遇到災荒,他散财赈濟,又承包了一些土木工程,招攬窮苦百姓做工人,以此救濟他們。
胡任輿的父親胡禹翼,字螭贊,一字載川,因家境殷實而讀過很多書,學識淵博。
唯一遺憾的是,胡禹翼似乎有口吃的毛病,肚子裡裝了那麼多知識,就是說不出來。
順治2年(1645),胡禹翼考中舉人,出任太平府(府治在今安徽當塗縣)教授(相當于有一定職務的老師),後遷任唐山縣知縣。
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創始人方苞,對胡禹翼的學識極其欣賞。康熙帝舉行千叟宴時,胡禹翼也參加了,82歲那年去世。
在家學淵源的熏陶下,胡任輿自然也是滿腹詩書,學問滿滿。
康熙20年(1681),胡任輿參加鄉試,考中舉人第一,成為解元。
著名詞人、學者、浙西詞派創始人朱彜尊對他的的文才非常贊賞:“氣體高華,此人必魁天下。”意思是說,胡任輿才華很高,一定能當狀元。
朱彜尊的話,好像說早了一些。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胡任輿參加了3次會試,結果都落榜了,與進士無緣,更不要說當狀元了。
不過,胡任輿仍然好學上進,毫不氣餒,屢敗屢戰,發誓要甩掉“高考困難戶”的帽子。
康熙33年(1694),他終于迎來了證明自己的機會。
在會試中,胡任輿考了第二名;殿試時,考了第一名,成為狀元。
如果他在會試考第一名的話,他就成為科舉考試史上最厲害的“三元”(鄉試、會試、殿試都是第一名)。
胡任輿考中狀元後,進入翰林院任修撰職務,掌修國史。此後,他又出任日講起居注官,給康熙帝講課,解答康熙帝随時提出的各種疑問。
給皇帝講課,那可不是一般的活兒,知識淵博是最基本的起步條件,關鍵是口才得好。如果像父親胡禹翼那樣,胡任輿活得出來嗎?
事實上,胡任輿的口才很好,正好與父親相反。他恪盡職守,每次給康熙帝講課,他的聲音洪亮,有如金石,侃侃而談,讓康熙帝很是滿意。
康熙36年(1697)的會試,胡任輿以其高聲望擔任同考官(協同主考官或總裁閱卷的考官,相當于是初試考官)。
在日講起居注官任上多年,胡任輿幹得很出色,升遷為翰林院侍講。
康熙38年(1699),順天府鄉試爆發營私受賄案,主考官李蟠、副主考官姜宸英營私受賄,胡任輿被牽連,說他“雖無子入考,卻也從中漁利”。胡任輿被解職。
康熙43年(1704),胡任輿去世。
胡任輿的曾孫胡本淵,字靜夫,号愚溪,文章寫得有名氣,擅長書畫。
但胡本淵在科舉考試中卻走得很艱難,比胡任輿的“高考”之路還惱火。他在考上秀才40年後,才在乾隆57年(1792)考中進士,嘉慶元年(1796)考中進士。(未完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