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個平台的鑒定功能剛上線開始,它就一直在受到質疑;從鑒定師資質的審核問題到如今“知名鑒定師與假貨販子相勾連”的質疑聲不絕于耳。
事實也是如此,在一個不完善的鑒定體系中,消費者就像是待宰的羔羊,鑒定師說什麼就是什麼。
導緻人們往往在花費了市場價的幾倍甚至數十倍之後,買到的隻是一個“口頭上”的正品保證,那到底是不是真的隻有天知道。
與其說花費重金買了一雙正品,倒不如說隻是買一個鑒定師口中的“鑒定通過”
這也就引出來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花重金買真鞋到底值不值?
價格貴 混亂鑒定導緻市場内的正品和 fake 混合 一部分穿假鞋裝真鞋的人,怎麼看對于買真鞋的人都是太過于不公平。
那為什麼依舊有人甘願冒着被騙的風險,過着吃土的日子,難道是他們傻嗎?
不少人其實早就在心中給了答案,中立一點的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但是無論如何這都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可以說:穿 fake,但是用着正版的 office;也可以說用着假的 office,但是都穿正品。
愛好不同可以理解,但是盜版本身就是一種不尊重;這點不管用在哪一個領域都成立。
隻不過在球鞋或是其他潮流單品成為貨币的今天,這個問題被無限的放大。
在今天,單單論球鞋的假貨,就已經成為了一個數值幾十億的産業;無數的假貨湧入市場。
造就了鑒定行業的興起,也給心懷鬼胎的人一條發大财的野路子,在這個趨勢下不知道造就了多少個百萬富翁。
很多人更表示:之前賣真鞋,一個月剛賺夠吃飯的錢;現在賣假鞋,月入 N 萬完全不成問題。
于是不少人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錢,開始轉行;但是可笑的是他們往往還有一個理由:我賣假貨,是為了買正品。
雖然對這種行為不鼓勵,但是比起那些口口聲聲說喜歡,卻還買 fake 充正的人來說強不少。
前者好歹是為了自己的愛好或者是虛榮心付出了代價;後者隻會打打嘴炮,鼓吹一下性價比。
“性價比”在潮流市場上本身就是個笑話。你看看現在這些被炒賣單品的質量,我可以不謙虛的說,各位姥姥手縫的大棉褲,不論是在用料或做工上,都能甩它們好幾條街。
要不然秀優越一般地說一句:我原來穿真鞋,但是真沒 fake 舒服,而且 fake 質量好,性價比高。
這就是傳說中的 fake 舔狗,在他們眼裡永遠不會理解高價買品牌的人的行為,如果聽到市場上流入大量以假亂真的單品時,怕是最高興的就是他們。
然而恕我直言,我見過穿 FAKE 的人,也曾好奇地踩過一腳他們所謂“亂真”版本的 YEEZY,外觀如何不做評價,但腳感根本就是天壤之别。
換一個思路,如果連阿迪的黑科技 BOOST 技術都被假鞋工廠攻破了,那為啥不直接當正品出售?
其實在微博上搜索#買假鞋#就會彈出不少相關的帖子——
足以可見在假鞋這個問題上,一直都是潮流圈或鞋圈人士的敏感地帶;而争論的結果也就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永遠讨論不出結果。
但是我還是比較支持這位哥們的話:
不過再補充一點:為了開心沒毛病,但是别打着喜歡的口号。
要不然怎麼對得起那些吃土大半年的兄弟?結果一看隔壁一人穿了個 fake,能好受嗎?
更崩潰的是,那些心裡沒有X數的FAKE選手居然堂而皇之的遊說正品玩家,穿假怎麼了?照樣撩得到妞。
反正在我看來,5k 的白椰子不一定比2k 的白椰子好看;但是2k 的白椰子一定比200的好看。
盡管價格已經成為了相當一部分人審美的标準,但最起碼建立在都是正品的基礎上,一旦跨越這個界限,既是對自己愛好的不尊重也是對其他人興趣的玷污。
我心裡其實一直有一個鄙視鍊(前提是都把這些視作興趣):
秀優越>不懂裝懂>以價格為審美标準>盲目跟風>買假貨
說買正品的人虛榮也好,裝逼也罷,不過難道花了錢還不能享受一下裝逼的樂趣了嗎?
現在我們看到各個平台都在出事,從真假混賣,到鑒定師問題,但是扪心自問一下,誰才是真正站出來曝光這些不道德行為的人?
你指望是一群穿 fake 的人譴責他們嗎,不會的,他們隻會搖旗叫好,既然大衆認同的鑒定平台都無法給出正确的判定,那麼假貨和真貨的區别又是什麼呢?
隻有被坑過的人才會對此深惡痛絕。你可以說他們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也可以說他們是為了流量選擇曝光;
但是不管初衷怎樣。他們的行為都在推動整個行業朝更健康的方向發展;說到底,還是熱愛讓這個圈子變得更好。
如果你喜歡,一定會盼着這個環境越變越好,而不是站在旁邊抱怨:為什麼這麼貴。
貴,可以努力賺錢,也可以遠觀而非近玩。畢竟潮流的市場,在某種程度上,用價格劃出了三六九等。
這麼看來,高價好歹可以把一部分 faker 淘汰下去,就沖這一點;堅持正品永遠是最好的選擇。
可無論如何,請你永遠堅定一點,那就是隻要你身着正品,300塊錢的 champion 和3000塊的 SUP,從本質上,從來沒有丁點兒差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