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更曉
前段時間,熱播劇《清平樂》中徽柔出嫁,一席珍珠妝驚豔衆人。
其中耳邊那串雪白的珍珠裝飾和流蘇耳墜,修飾其姣好的容貌,更添一份華貴與魅力!
著名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曾寫到:“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詩中的“珰”就是耳環,“明月珰”指的大抵便是如此。
《清平樂劇照》
中華民族是個愛美的民族,在其幾千年的發展曆史上,從來不乏精美繁複的飾品。前面我們曾分享了古人在發飾、服飾上的發展與變化,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中國耳飾的故事。
在漫長的曆史演變中,随着禮制思想約束、民族文化差異與社會風氣的影響,耳飾在每個時期的形态和佩戴方式、習俗也各有不同。
穿耳最早是一種懲罰和警戒中國女性戴耳飾的曆史由來已久,據說,中國女性佩戴耳飾的曆史,至今已有二千多年。耳飾作為女性最常用的首飾之一,其在曆史上的興衰起伏是所有首飾中最大的。
但說起來你也許不信,在中國古代,耳環在早期誕生之際,其實并不是起美化耳朵作用的。
從原始社會開始,祖先們就開始佩戴耳飾。此時,耳環是一種護身符或避邪物一般的存在,隻有部落裡通天達地的巫師才有資格佩戴。
有些原始部落也将耳環當做是“卑賤者”的标記。在明代《留青日劄》一書中也明确有相關記載:
“女子穿耳,帶以耳環,蓋自古有之,乃賤者之事。”
因為原始部落經常發生戰争,有了戰争就一定會有戰俘。他們将各方抓來的戰俘,不論男女老幼都收做奴隸,還給他們穿上标志性的耳環,當做奴隸的标記。一旦戴上耳環,就必須聽命于主人,一生不得私自取下。就連他們生下的孩子,也要被穿耳戴上耳環,繼續成為小奴隸。
後來,一些戴環的人遷移至中原,改變了戴耳環的含義,人們以戴環标水見狀和美麗,在一段時間内掀起了戴耳環的風俗。
但曆史步入先秦後,随着禮學的發展,需要穿耳佩戴的耳飾在漢族地區就變得極為罕見,因為古人十分注重保持身體的全形,“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穿耳更是萬萬不能的,因此耳飾的發展在漢族地區很快跌入谷底。
在這期間,古人又發明了一類特殊的耳飾。漢族人發明了一類特殊的耳飾,稱為"填"。填類似于咱們現代的假耳環,不用穿耳洞,而是系于簪首,懸挂于耳旁。
漢晉時期,人們還專門在宮女的耳上懸挂上耳珠,以提醒她們生活檢點,行動謹慎。此時耳環束縛禮教的作用,大于裝飾。而這種狀況從先秦一直延續至盛唐。
穿耳之飾在中國漢族中真正風行的時代始于南宋,由于禮教思想的擡頭,婦女穿耳之風,空前流行;不說一般的婦女,就連皇後、嫔妃也不例外。很快,穿耳就像纏足一樣,成為男女有别的重要特征。
耳飾的分類耳玦就是一種有缺口的環形玉。
早在新石器時期,中國就已興起崇玉文化,玉塊也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耳飾,出土實物遍及中國南北。
其中,在内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窪的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塊耳飾,距今約有8200—7400年曆史。
不過,作為一種較為原始的耳飾,耳玦直到現在也沒人清楚它的具體戴法。有人說戴耳玦時可将缺口夾住耳朵,也有人說需用細繩子系挂在耳眼上。也有人說古人生前戴環、死後戴玦...
雖然,不清楚戴法,但之所以判定玉玦為耳飾,主要是因為在新石器時代的其他墓葬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玉玦。其存放的位置多是在遺骸耳部。同時期發現的人偶像耳部也有穿孔,以此才佐證了玉玦作為耳飾的功能。
除了耳玦,有錢又愛美的古人在有限的條件下還創造了另一種耳飾——耳珰。耳珰的外形,有點類似于濃縮版漢堡包,兩頭圓鼓,中間細窄,它的出現要比玉玦出現晚1500年左右。
當然,我十分理解新石器時代,還沒有成熟的金屬冶煉技術,所以我們所發現的耳飾多是天然玉石等材料所做,形狀和樣式上都較為簡單。
原諒庸俗如我,實在看不懂耳珰的美。
随着時間的推移,金屬冶煉技術逐漸出現,人類文明進入了青銅時代,人們開始制作使用金屬飾品。
可有趣的是,此時受封建文化影響,耳飾在中原卻逐漸從人們的生活中淡出,進入發展的低谷。
《莊子·内篇·德充符》雲:“為天子之諸禦,不爪翦,不穿耳;取妻者止于外,不得複使。”
反而是周邊民族掀起了對耳飾狂熱的追求。因此,夏商周時期的耳飾佩戴者主要是少數民族,而且男女都會佩戴。
這個時候,耳環的材質主要是金銅,但部分貴族喜歡用金子打造耳墜,再以綠松石點綴,既好看又彰顯身份。
前面有介紹,漢朝時期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是不允許穿耳的,但是這樣美美的飾品,古人怎麼甘心放棄呢?
既然不能打耳洞,那咱弄個“現代耳夾”就好了,于是簪珥在漢朝誕生了。
簪我們懂,就是發簪,插在頭上用的。珥上面也講過,就是耳飾,垂在耳朵邊。簪珥,就很好理解了,是将這兩種物體結合。
人們就把珥連接在了簪上,然後将發簪插在耳朵後面的頭發裡,耳飾自然垂落在耳朵後面,就算是裝飾耳朵了。這種首飾甚至被寫在了東漢的輿服制度中,成為官方認可的,内命婦、外命婦必備的首飾。
《後漢書 輿服志》中就有提到諸後妃夫人皆有簪珥,且“諸簪珥皆同制,但擿有等級也”,按此說來,簪珥應該是漢代相當普遍的首飾,在漢代的古畫中,也經常能夠見到。
唐朝雖是曆史上公認開放的朝代,發飾、服飾等飾品空前發展。但在穿耳這個事情上,唐朝還是沿襲了保守原則,在流傳後世的古畫中,均未曾戴耳飾。
南宋時期,耳飾成為主流,得到了蓬勃發展。
尤其以開頭講到的珍珠耳環為稀有。這主要是由于宋朝十分看重珍珠,而且當時制度規定,珍珠是大内禁物,隻準宮内妃嫔使用,尋常百姓是不能用的。
可是越禁止民間使用,民間越覺得是提高自己身份的好東西。所以一些有錢人家的女性僭用珠排環。
除了珍珠,宋代的耳飾還多以金為主,這主要得益于宋朝開放的政治和空前繁榮的經濟制度。
元代和明代沿襲了宋朝的穿耳風俗,但在樣式上則不滿足于單一的金或珍珠材質,絲綢之路的打通,更是為我國引進了西域的各種寶石,因此,各種鑲嵌名貴寶石造型華貴的耳飾蓬勃發展。
到了清朝,滿族建立政權,将一耳三鉗的耳飾風俗傳入漢族,清朝在明朝的基礎上融合了滿族的風格,女子要在耳朵上打三個洞,戴滿三隻耳環。
所以,那些以為打了3個耳洞就可以自以為彰顯個性的小年輕,看清楚咯,這都是祖宗玩剩下的。
總結
小小的耳飾,也有如此坎坷的發展史。看似是耳飾的發展史,其實反映的是每個朝代的制作工藝、經濟水平和社會風氣,耳飾的進步,也是當時時代的進步。
另一方面,古代耳飾精緻唯美的造型,與現代的唯美也絲毫沒有違和,足可見古人超前的工藝成就與審美。
-完-
上文所有圖片除水印說明,全部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删除。
謝謝你看完!喜歡曆史的朋友,可以多多關注【巴巴曆史】,支持下作者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