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眼中的河南人?來源:河南日報網編者按,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河南人眼中的河南人?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來源:河南日報網
編者按
回眸2021,那些時間年輪裡的過往,都将在歲月中定格。這一年,無數人用努力和拼搏趕走了陰霾;用堅守與付出拼出了一片天。暴雨襲城、守望相助;全民抗疫,衆志成城。河南人的精氣神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驗中閃閃發光。通往光明與希望的路上,我們不是孤勇者,因為我們有夥伴、有愛、有信仰。2021年即将過去,給咱河南人比心,用期待的目光迎接下一個春天,我們,未來可期。
□河南日報評論員 呂志雄
“勤勞,樂觀,從容,深度善良,這才是咱娘,黃河母親!”
這是今年4月,遠在北京的一位著名導演,激動地給筆者發來的一條微信。他所講的那個人,是來自周口的張姓老太太,三十多年擺地攤賣菜馍。她所表現出來的精氣神,按導演的話是“給咱河南人長臉了”。
面對一個自媒體拍攝者,老太太表達她的人生觀:“年輕人正是發奮圖強的時候,老年人都得向他們學習。”“從早到晚老吃飽等餓,打牌打麻将那不是個事,對自己身體不好,對下一代影響也不好。”
老太太的人生觀,不正是咱河南人傳統的優秀品質嗎?從農耕文明走來,都知道一分辛勞一分收獲的道理。曾經有多少個鄉村,有多少這樣的河南人,鋤禾日當午,讓皮膚滿是太陽的色澤,黑紅黑紅;河南人從鄉村進城市,把勤勞的汗水灑在建築工地、工廠流水線上,用雙手捧出入雲高樓、彩虹大橋、飛馳汽車、飛翔無人機……勤勞,是河南人的logo,是河南人擦也擦不掉的精神氣質,并随着時代的變化,在新産業新領域熠熠光輝。
這位張老太太還坦蕩從容地講述她的道德觀:“隻要錢來得正道,沒有不容易的事;來得不正道,再容易也不容易。”當攝影者感歎她給菜馍中加那麼多菜時,她說,菜馍要“6塊錢呢,他們掙錢也不容易”。
守規矩、講誠信,推己及人的善良,這是河南人的又一種品質。這種品質從鄉村生活中提煉,又在快速城鎮化、市場化的過程中滋蔓,與現代商業精神相融合,淬煉出河南人獨有的那種大氣與從容,成為社會轉型發展過程中道德建設不可或缺的元素。
從自媒體視頻上看,2021年,像張老太太這樣的河南人,并不是一個,而是一個群體。鄭州“燴面哥”孫先生十多年如一日,賣着8元錢的燴面,還對環衛工、農民工、65歲以上的老人等人群優惠;鄭州一個餃子館連續6年到冬至停業,專門為周圍百餘名環衛工人免費送餃子;鄭州90後“炒飯哥”阿俊給偶遇困難的人提供免費餐……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包括觀念、行為方式、社會關系的現代化。這些普通的河南人身上體現出的品質,既有市場契約精神,又有互助互幫的道德情操,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内在精神力量,也是現代社會所必需的。從這個角度看,他們的行為不隻是給河南長臉,也是在推進現代化河南建設。
向這些普通但又了不起的河南人緻敬!
本文來自【河南日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