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送東陽馬生序揭示宋濂發奮苦學

送東陽馬生序揭示宋濂發奮苦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2 13:49:50

本文乃未來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宋濂生活在元末明初。其先世為金華潛溪人,後徙居浦江。他少年時代,家境貧寒,能刻苦自學,讀書很多,後來終于以文章著名于世。元末曾被召為翰林院編修,他借口父母年老,固辭不就,隐居山中,專心著述。入明後,曆任《元史》修撰總裁、國子監司業、侍講學士、翰林學士等職。

送東陽馬生序揭示宋濂發奮苦學(卒于和尚廟中的宋濂所作)1

宋濂

他頗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當時國家的典章制度和重要文獻都是由他主持撰稿的,被稱為“國家文臣之首”。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陰謀叛國罪下毒手殺了宰相胡維庸(并從此不設宰相),宋鐮之孫宋慎株連在内,被處死刑。宋濂雖是緻仕老臣,也在死罪之列;後來雖幸免一死,但他和全家大小都貶到四川茂州。他戴罪西行,第二年行至夔州(今四川奉節),寄居在一個和尚廟裡,因病不食而卒,終年七十二歲。

宋派是元末明初散文大家,以繼承儒家的封建道統為己任,著文主張“宗經”、“師古”,取法唐宋。生平著作很多,有《宋學士集》七十卷。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語言生動暢達。

送東陽馬生序揭示宋濂發奮苦學(卒于和尚廟中的宋濂所作)2

宋濂

《送東陽馬生序》是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在南京送馬生歸東陽省親時寫的,是他散文中影響最大的一篇。東陽,浙江縣名,明朝時屬于金華府。馬生,即馬君則,當時為國子監太學。序是古文的一種文體,送别時贈人之言叫序。姚鼎編《古文辭類篆》,分有贈序類。贈序與序言或叙是兩種不同的文體。

全文可分為三段:第一段(一、二自然段):寫自己青少年時代學習條件的艱苦與勤奮學習的堅強意志和刻苦精神。本段分别從四個方面寫自己當時學習條件之差,求學之不易,來突出嗜學勤讀,不怕艱難的堅強意志。一寫借書攻讀之勞。因家貧無力買書,靠借、抄書來刻苦學習。由于自己的用功和對人的誠信,得到藏書者幫助,讀了許多書。

送東陽馬生序揭示宋濂發奮苦學(卒于和尚廟中的宋濂所作)3

宋濂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突出寫不畏勞。二寫質疑請教之難。成年後無師,便到百星外去虛心求師,努力深造。着重寫自己恭謹誠笃的态度…“執經叩問”、“立侍左右”、“俯身傾耳以請”、“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俟其歡悅,則又請焉”,以突出求師之難。三寫從師求學之苦。“負曳提,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皲裂面不知”、“四肢僵勁不能動”,着重寫旅途的困頓以突出求學之苦。四寫生活條件之差。詳寫同學貴公子、闊少爺豪華的衣食裝飾,喻為“烨然若神人”,以之與自己“繼袍敝衣”的簡樸生活條件相比,突計其意志之堅,明其讀書有得,“中有足樂”。

第二段(三自然段),抵評當時的太學學生,有優越的學習條件而不知好學,勉勵他們努力學習,刻苦鑽研。

送東陽馬生序揭示宋濂發奮苦學(卒于和尚廟中的宋濂所作)4

宋濂

本段也從四個方面叙述現今太學生的良好學習條件無凍餒之患,無奔走之勞,有老師教導,首藏書可讀,同前面自己求學的艱苦情況形成鮮明對照。然後尖銳指出,“其業有不精,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第三段(四自然段):說明作“序”的原因和目的。本段着重贊揚馬生“海學”。撰長書“辭甚暢達”,論辯“言和而色夷”,讀書則“用心于學甚勞”。意在說明東陽馬生有虛心求教的态度和刻苦鑽研的精神,因此在臨别之時,把自己早年“為學之難”告訴他,勉勵他繼續深造。

本文的中心是“勸學”。“餘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一句,概括總結全文,點明了文章的宗旨。

送東陽馬生序揭示宋濂發奮苦學(卒于和尚廟中的宋濂所作)5

宋濂

作者本人現身示例,自述少年時得書之難,求師之艱,刻苦攻讀,終有所成,并通過今昔對比,勉勵馬生珍惜良時,刻苦力學,以期有成。宋濂的學習内容和學習目的雖然與我們今天不同,但是:他尊師重道,不畏艱苦,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的精神和态度還是值得效法的。

本文篇幅不長,但立意深遠,語言樸實流暢,親切感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